摘 要:在審計學科中,審計現象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審計主題是審計現象的一個分類框架,也是審計學科構建框架,在實際的工作中,審計現象分為信息主題和行為主題,信息主題分為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而行為主題主要是用對各項具體行為的約束和制約。審計學科一般分為四類:一般審計學、財務信息審計學、非財務信息審計學、行為審計學和制度審計學,需要把各審計學科根據相關的理論進行分類,財務信息審計學在審計學科中屬于主要內容,其他學科還屬于基礎階段。
關鍵詞:審計學科;審計主題;審計現象;行為審計
在審計學科中,學科體系是審計學科的重要框架,學科若沒有一個適宜的體系框架來支撐,就如同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學科效率和學科體系也會隨之降低。近年來,隨著審計學科的一步步發展,趨勢已越來越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與相鄰學科比較起來,仍處于比較落后的階段,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b/影響著審計教育的發展,導致審計學科的理論和實踐工作無法順利開展,也給審計事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除了中國以來,其他國家很少的專門的審計專業,所以我國要想將審計學科做大做好,就必須構建一個合理的學科體系,將學科體系作為審計學科發展的基礎,提高審計學科的實踐能力,促進審計事業的發展。
一、審計學科體系的內涵屬性及構成
1990年,莫茨和夏拉夫認為,審計是一個獨立的學科領域,有審計的性質和職能所特有的概念群,不可能從其他學科引入。審計學學科體系是指審計學科中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科學內容,是審計實踐的科學概括。若想深入剖析審計學科的內涵以及屬性,就要客觀了解審計主題是什么,提高對審計學科的研究探索,確定審計學科的定位。石愛中認為,審計學科是一種交叉性學科,介于社會科學和管理類科學之間,在我們進行鉆研時,可以把審計學科當成一種科學知識來進行研究,表現出其豐富的理性和經驗特征,使學科更具有豐富性和邊緣性的特點,也具有不同層次、多個分支的特點。
莫茨和夏拉夫就審計學科體系如何構成指出,審計由哲學基礎、審計假設、審計概念、審計準則和實際應用五個層級構成,劃分審計理論的基礎一般是哲學,按照順序合理開展審計假設、審計準則和審計概念,以保證層次劃分具有合理性。
二、審計學科的研究對象
1.審計現象
審計學科能否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在于是否有獨立的研究對象,審計現象就是審計學科的研究對象,審計現象具有特征獨特的特點,其他現象不能對其進行涵蓋,同時也其他學科也不能將其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
審計現象有著明顯的區別于其他學科的自身特征,且是客觀存在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監督官員就對政府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準確記錄,以保證其準確合理性,并且檢查了政府財政概況,審計工作歷史悠久,經過時間的沉淀以及實踐經驗的累積,共分為三種形式,分別是政府審計、民間審計以及內部審計,這三種審計形式的進步與發展,也代表著當時審計工作的不同,突顯審計工作的發展近況,大大顯現了一個時代對于審計的看法。到了今天,三大主體審計也各有特色,并且在不同的國家都各有側重,比如內部審計,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審計現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風險管理、內部審計控制以及治理評價,而發達國家又不同于發展中國家,審計現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管理審計、財務審計以及經營審計等。審計現象種類繁多,邏輯結構不同,其差異也是相當巨大的,需要以其所在環境的具體情況為基礎,才能使內部審計體系更為合理、完善,,深化內部審計職能,使其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體系。
2.審計主題
任何一種審計,都包含有相同的元素,其主體是特定的事項,基礎是既定的標準,收集證據需要以特定事項為中心,根據某些特定的行為主題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審計主題主要的組成成分是行為主題、信息主題。通常情況下,信息主題意見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信息是不是具有真實;,其二,績效水平是否真實。行為主題和信息主題二者是一致的,包括兩個方面,其一,行為是不是具有合法性;其二,行為是不是具有合理性。審計工作是一項經濟監督系統,客觀的反應真實的經濟活動信息,不管是哪一種的審計現象,其基礎性要素都是審計主題。
審計主題和審計現象以及審計對象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通常情況下,在審計主題中發揮主體地位的是審計對象,而審計對象主要是針對對誰進行審計的問題進行研究,而審計主題關注的是“審計什么”的問題。王文彬、林鐘高(1989年)提出,審計是一個系統,主要執行經濟監督的功能,在實踐上有審計監督、管理對象和審計處理對象兩個。前者是客觀存在的經濟活動,后者是客觀存在的經濟活動信息。從實際來看,經濟活動即行為主題,經濟活動信息即信息主題。審計人員在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時行為主題都是特定的,并且需要保證行為具有合理性以及合法性。而在進行這一活動時,需要其充分了解目前經濟的發展概況,以便對經濟活動主題以及經濟活動地點進行合理科學的選擇。
作為審計主題的信息就是審計客體的陳述或者認定,一般來說,這種陳述和認定是以定量的形式來表達。信息本身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財務信息,它的典型形式是各類會計資料中的信息,另一類是非財務信息,它的典型形式是各類統計資料中的信息。以信息為主題的審計,就是對各類信息是否對既定標準一致發表意見。
總體來說,有兩類四種審計主題:信息主題,包括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行為主題,包括具體行為和制度,任何一種審計現象都可以歸結為上述四種審計主題和他們的組合。
三、審計學科分支體系內容
1.一般審計學
各類審計現象在一般審計學中是研究的重點,從理論層級來說,也可以稱作審計基礎理論,重點討論了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審計的基礎理論也因此而形成,在審計基礎理論中,審計的需求、審計的內容、審計的本質、審計的主題、審計客體、審計目標、審計方法與審計環境八個理論來組成審計基礎理論,通常情況下,一般審計學也可稱作審計學基礎或者基礎審計學,其主要的研究內容是常規原理、技術、步驟、方法以及改變等。
2.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審計學
財務信息審計在審計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財務信息作為審計主題,莫次、夏拉夫(1990年)提出,會計不是審計的一個分支,兩者是截然相反的,不能混為一談,主要分為兩個層級,分別是理論和應用。其理論層級研究方向主要是財務信息審計中出現的基礎性問題等。但是,在應用層級中,研究方向則更側重于財務信息審計的具體操作方法等。
財務信息審計作為審計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財務信息作為審計主題,根根據莫茨以及夏拉夫等的觀點,審計與會計的從屬關系存在問題,不能單純將審計看作會計的分支。審計與會計是完全相反的兩個學科,不能混為一談。審計可以分為兩個層級,分別是理論和應用,在理論層面,其主要的研究任務則集中于財務信息審的基本問題等,而在應用層級,審計的重點和核心將集中于審計的步驟、方法等。
從某些特性來看,非財務信息審計與財務信息審計是類似的,然而其審計主體也存在差異,現在的非財務信息是從原先的財務信息改變而來的。
3.行為審計學和制度審計學
行為審計學以具體行為作為審計主題,包括違規行為和次優行為,在行為審計學下,也可以分為理論、應用兩個層面來對待,在理論層級中,主要是將審計學中所涉及的主要內容進行探討,特別是對具體行為審計的研究,需要從需求、本質、主題、審計客體、審計內容等方面入手,具體到行為審計的應用層級,其研究內容不外乎是審計概念、方法、原理、操作等
制度審計學也由理論和應用兩個層級來組成,理論層級把制度審計的需求、本質、審計主體、審計客體、審計內容等作為重要研究對象,應用層級把制度審計的原理、概念、步驟、方法和技術等。
四、結語
審計學科體系的構建對審計學科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實際過程中,需要我們對實際審計主題框架以及審計學科體系進行深入的研究,把各個個審計分支之間的聯系和存在的內部獨特性作為重要的研究對象,將各學科各分支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而形成完整的獨立學科體系。審計學科體系的構建對于審計學科有著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國的審計學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但是已經發展起來的審計學目前還是處于比較基礎的階段,還需我們共同研究探索,從而把審計學這個領域大力發展起來。
參考文獻:
[1]陳楨.基于審計主題的審計學科體系創新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25):163-164.
[2]谷藝.審計機關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6.
[3]鄭石橋,鄭卓如.基于審計主題的審計學科體系創新研究[J].會計研究,2015,(09):81-87+97.
[4]肖光紅.企業內部控制基本理論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5]鄭子敬.政府行政權力審計理論與運作探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
作者簡介:宋彥君(1995.08- ),女,本科,就讀于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專業,專修ACCA,現為ACCA會員,將致力于注冊會計與審計方向的研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