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姣
作為一種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習者將隱性知識顯性化,將言語信息圖像化,有助于將大量的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記憶的“組塊”,幫助學習者系統地、有條理地思考學習材料,并以圖形的方式記錄思維過程,從而達到了記得牢、易提取的效果,提高了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持久動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譯林新版英語四上Unit 8 Dolls(Story time)的重點是學習五官類單詞和描述外貌的形容詞。內容雖貼近學生生活,但要扎實掌握并不容易。本案例中教師用“思維導圖”建構文本,用線條、圖片、關鍵詞構成的“思維導圖”教學人物的面部器官、特點及描述人物面部器官的句型His/Her ... is/are ... 富有童趣,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效地促進了語言知識的內在化,使目標語表達成為自動化,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從真正的“教”課堂走向“學”課堂。
一、巧用導圖—提取要點—清晰化呈現
筆者執教的四年級Unit 8 Dolls(Story time)部分呈現了兩個玩具娃娃,其中一個女娃娃,一個男娃娃,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并引導他們看圖描述女娃娃五官的特點,并以圖、關鍵詞的形式(思維導圖)呈現。接著,讓學生自己說說對女娃娃的整體印象,并讓學生看著思維導圖向大家介紹女娃娃的外貌。通過學習兩個娃娃的外貌特點,學會用His/Her ... is ...,His/Her ... are ... 描述周圍的人。在教學中,我依次呈現了有圖、關鍵詞、關鍵句的板書,把文本轉化成了學生感興趣的結構圖,清晰地呈現了教材內容。
思維導圖和關鍵詞提示引導學生概括語篇內容,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培養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有利于克服傳統教學中常見的線性思維模式,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在使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而掌握知識遷移的方法。
二、形成策略—活用語言—結構化輸出
教師對女娃娃外貌的教學,無形中給予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學習男娃娃外貌特點的表達時,學生便有章可循,從讀文本畫五官,沿著支架——仿照女娃娃的思維導圖畫出男娃娃的思維導圖(即標注男娃娃的五官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有效整理課文信息,形象化加工課文,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最后,同桌對照思維導圖,用所學語言描述男娃娃的外貌。這樣的設計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而且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有效教學,它是以教學核心問題為主線,將整個教學看做完整的動態開放系統,實現教學內容步步深入、目標漸漸達成的教學過程,可以達到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在教學的鞏固環節,教師通過追問“Which doll do you like?Why?”讓學生用所學目標語表達。從文本復述到說說自己或朋友,在思考、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將所學內容與已有知識經驗結合起來,每個成員都有話可說,這不僅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而且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結構和層次的理解與認識,并將已經獲得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轉化成語言運用能力。
三、習得方法—發散思維—提升學習力
整節課教師綜合運用線條、圖像和關鍵詞等手段構建文本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結構化的圖式學習文本。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讓學生了解了文本的全局,整理了文本的框架,在不斷添加分支的過程中把握了細節及重難點,學習內容一目了然。在鞏固環節,學生能按圖索驥輕松回憶文本內容,完成復述任務;拓展時,思維導圖的橋梁作用有益于小組成員在互助合作中分享集體智慧,并進行話題的發散訓練,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完成了自身認知結構的重建。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工具,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利于學生重組新舊知識,整體把握文章信息,理解梳理文章結構,領悟文本的層次和邏輯關系,擺脫孤立、零散、封閉的認知習慣;另一方面,通過思維導圖繪制過程中對文本的歸納、概括、應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使知識的習得與能力的發展協調并進,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安鳳歧,梁承鋒.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陳紅娟.從一節研討課談學生語用意識的培養[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