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瑩
語文課堂應該有學生深入思考,靜靜品味的時間,應該是學生投入朗讀和默默背誦的陣地,更應該是所有學生都全身心投入,愉快合作學習的場所。
一、多讀少講,讓經典文字浸潤心靈
越教越發現學生對經典文字的內化和吸收,主要是朗讀,不是聽講。朗讀不僅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而且是學生積累語言和形成語感的主要途徑。所以我的語文課上總會安排多次朗讀,從目的和方式上,做到了以讀為主,讀中體悟。
例如,教學長春版教材三年級下冊《在夏天里成長》一課時,第二自然段是圍繞著第一句話來寫的:“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不過夏天的長是飛快地長,跳躍地長,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然后分別寫了綠蔓、高粱、黃泥土、白石頭以及各種小動物長的方式。我先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第一句話,讀出“長得飛快”的感覺來,讀得好的學生給大家做示范,經歷個別讀到整體讀的過程,我們都找到了夏天里萬物“瘋長”的感覺;接著在默讀勾畫的過程中感受到各種生物長得極快而且長得方式也有所不同后,學生自己練習有感情朗讀;經過自己多次的練習后我們舉行了小組朗讀比賽,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這時就教會學生,整個自然段都是圍繞第一句話來寫,那么第一句話就是這個自然段的中心句,這樣的構段方式就叫做“總分”。然后帶領學生齊讀整個自然段,感受總分寫法的妙處;最后嘗試背誦,教師背一句話中的前半部分,學生接后半部分,在師生合作背誦這樣一種溫暖的方式中,將語言文字記入心中。
在這一段的教學中,學生經歷了讀一讀,畫一畫,背一背的過程,沒有細碎的分析,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在小組朗讀比賽的過程中,不僅激發了朗讀的熱情,更提高了朗讀能力,更積累了語言。
二、少問深思,在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我們總是認為,課堂上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會調動一些學生發言的熱情,精彩的發言也確實會讓課堂增色不少。然而過多的表面花哨,實則細碎的問題,卻剝奪了大部分學生靜思默想、主動參與的時間和權利。于是,《在夏天里成長》這節課上,我本著少提問,提有價值的問題這個原則,組織學生在一個個有效的學習活動中,學得深入,學有所得。
《在夏天里成長》這篇文章是圍繞著第一段話“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來寫的。接下來的三個自然段中也都是圍繞一個中心句來展開,只是中心句所處的位置不同。于是,整節課我只提出一個問題:找中心句。圍繞著這個問題,以活動為主,在第二自然段中讓學生畫一畫最能讓你感覺到長得快的句子,明白中心句的意義和作用;然后背一背這種在寫法上有特點的段落;接著再找一找其他自然段的中心句藏到了哪里,明白中心句可以在段首、段中,也可以在一段的結尾,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再問一問你不懂的問題,例如學生提到了最后一句話: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盡量地用力量地長。“人什么時候都可以長,為什么非要在夏天里盡量地長呢?”經過討論交流,我們知道了這里的“時候”“熱天”,指的不是季節,而是適合人學習和成長的時期,也就是青少年時期。作者利用這樣一篇文章告訴我們,要趁著青少年時期抓緊時間學習,否則將來就會學無所得或一事無成。因為給了學生提問和思考的時間,所以問題提得也特別有價值;最后抄一抄你喜歡的段落,在靜靜的書寫聲中讓學生的心靈再次沉淀下來,并積累了語言。看似沒有挑戰的問題,卻都需要學生經過默讀—思考—積累的過程;看似教師沒有刻意的組織,卻保證了所有學生都自然參與到活動中。正是因為這種自然融入,正是因為這樣看似沒有問題的活動,卻讓學生的語文素養悄然提高。朗讀能力、質疑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深入思考的能力都會在這樣一個個語文活動中得到提升。
三、直擊寫法,尋找語文課堂的“根”
當下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用課文來教語文。”也就是作為一位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關注文本寫了什么,更要關注怎么寫。然而提到寫法,對老師而言,似乎是深一腳淺一腳,找不準方向;對學生來說,又總會覺得特別枯燥。細心研讀課標后,結合《在夏天里成長》一課結構上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寫作重點確立在學習構段方法上。
上課伊始我就交代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三個自然段的構段方式特別有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發現其中的奧秘。”學習三、四段的時候,我又說:“中心句跟你們捉起了迷藏,快去默讀,把它找出來吧!”三年級的孩子,要想讓他們對寫法不望而生畏,我們就要突出趣味性,讓他們覺得這是一種有趣又富有挑戰性的活動,自然就樂于學習。
同時,總分的寫作手法,不僅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地了解文章主要內容,更是學生在寫作初始階段所要掌握的一個技巧。三年級要求寫好一段話,而這種寫作手法就會讓學生懂得如何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好,且能做到條理清晰,同時對于學生的選材和謀篇布局能力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都說語文的“根”是閱讀,那么在語文課上就是要幫助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挖掘文字之所以閃光的緣由,通過思考學會了這些緣由,愛上了這些緣由,學會運用了這些緣由,學生的語文素養自然能與日俱增。
我們常說:“讓學生學有所得,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那就讓我們懷著對語文課堂的敬畏之情,認真鉆研,精心設計,讓學習在語文課堂上真實發生。
參考文獻:
[1]祝林梅.立足語文談綜合: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初探[J].吉林教育,2010(2).
[2]孟國珍.激活語文課堂教學的“一池春水”[J].科技創新導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