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
摘 要: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做到熱愛教育事業(yè),用愛去教育學生。只要用心和學生溝通、交流,就能得到學生的回應,才能不負教師的神圣使命。學生遇到挫折時應給予學生鼓勵和鞭策,學生取得進步時,應給予學生贊揚和肯定。不只是擔當教授知識的角色,更要成為學生心靈的導師,生活的朋友。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其真諦也許正在于此。
關鍵詞:教育;博愛;寬容;魅力
一、教師要有一顆愛心
有一位教育家把教育比喻成水池,而“教育上的水”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教育的奧秘在于情和愛,熱愛學生的教師,學生也樂于學習他,模仿他,愿意聽他的教誨。
然而“愛生”并不容易。有時,教師一個不耐煩的眼神,甚至皺一皺眉,盡管不是刻意,都能引起學生心靈的失落和沮喪。每一位學生,不論其個性品質如何,成績如何,無一例外地渴望得到教師的愛。
愛學生,就要懂得去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師要以平等、誠摯、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特別要尊重智力發(fā)展遲緩的學生,尊重成績差的學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尊重有過錯的學生,尊重有缺陷的學生,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從尊重學生做起,重塑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學生在思想上做自己的主人。
二、教師要有一顆寬容之心
所謂“寬容”,應該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真誠的理解和長期的關懷,學生畢竟是孩子,在他們眼里的世界是未知的、好奇的,他們用那獨特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如實地反映著他的所見所感,所以需要教師用智慧和理性去解析、去探索這個獨特的精神世界,去了解學生每一個行為背后的意義,包括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與一般行為規(guī)范不太符合的行為,只有這樣才會對他們產生更多的理解和認同。
著名作家雨果說過:“世界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點,不可能所有的學生都同樣優(yōu)秀。人的生命有“先生”和“后生”之別,人在學識上有“先學”和“后學”之分,但在人格、尊嚴、經歷、情感上卻有許多相同的地方,誰沒有過成長的煩惱,誰沒有過被誤解的委屈?所以,當我們的學生懷著善意卻把好事辦成壞事的時候,抱著真誠卻給你幫了個倒忙的時候,當我們的學生積極思考卻提出個非常幼稚、一般的看法的時候,興致高昂地為班級出謀劃策卻怎么也不覺得他的點子有什么好的時候,當他們不經意間犯了錯誤,卻在臉上寫了內疚的時候……我們不妨用寬容的心態(tài)來對待他們,那我們看到的則是真誠、善良、進取、自信和勇于改過……
寬容就應該試著去理解學生的錯誤,理解學生的狂妄,理解學生的可笑,理解學生的單純。寬容就要歡迎學生質疑,歡迎學生爭辯,歡迎學生發(fā)表意見,允許學生出錯,允許學生改正,允許學生保持自己的想法。寬容就要用大愛去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和自尊心,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不開心,用愛和包容激勵學生信心十足的生活,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學生的潛能就會激發(fā),奇跡就會出現(xiàn)。
三、教師要有一雙會欣賞的眼睛
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肯定,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鼓勵與信賴。渴望被欣賞是人的一種基本精神需求。戴爾·卡耐基說過:“人性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贊賞。”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我們尤其要重視這種欣賞效應,不應該一味地指責學生的不足,要放大他們的優(yōu)點,并且發(fā)自內心的去贊賞他們。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審視學生,用博大的心胸傾聽不同的聲音。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明朗的或是輕微的、信心滿滿的或是不十分確定的聲音都要認真仔細地傾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重視,與此同時,鼓勵學生敢于質疑,相互探究,善于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賞識是一種神奇之力,它能打開懦弱者的心扉,鼓勵失敗者繼續(xù)前行,使其不斷創(chuàng)造奇跡。
四、教師更要有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師在學生的眼中具有無可懷疑的威信,教師是一切美好的化身為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每個學生,對學生而言,教師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響力。因此,教師更要用自己的品格去影響學生,用自己真誠、愛心去感染學生,用真誠和鼓勵去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上進的學習大環(huán)境。
“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師無小節(jié),節(jié)節(jié)皆楷模。”這就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教師自己做好后再去要求學生,要注意樹立有形的榜樣。青少年學生正處于模仿學習的關鍵時期,他們往往會無意識的效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因此,教師從言行到舉止,處處都應該做好帶頭的作用,從細微處去感染、教育學生。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
[1]徐小梅.用心教育,敘寫點滴精彩:學生德育教育故事拾零[J].學周刊,2015(12).
[2]陳秋輝.用心教育靜待花開:淺談班主任如何有效激活學生的自信心[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