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一、問題的提出
大自然是豐富的,隱藏著無數的寶藏,它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是一副看不完的畫,親近大自然,本來是人的本性。如今在城市里成長的孩子越來越遠離藍天、陽光、花草、動物等大自然因素,這是中國城市中一種十分普遍的現代生存狀態。在鋼筋混凝土構筑的高樓以及防盜門里,在家長過分呵護和溺愛下,在電視、音響、電子游戲、電腦所制造出來的“狹小空間”中,孩子逐漸喪失了親近大自然的本性。這猶如在動物園中長大的野生動物一樣,失去了自然生態條件,就勢必會失去許多野性和本能。
二、對幼兒園開展戶外教學活動的新認識
1.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引導幼兒關注家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教育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在開展活動前,我們鼓勵幼兒收集有關家鄉各風景區及古、今的建筑物圖片、畫冊并展示出來,讓幼兒觀看、互相交流,激發幼兒了解家鄉現代風景區的欲望。再分發調查表,由幼兒和家長共同填寫,使教師能夠了解幼兒最想去的風景區是哪里?知道家鄉哪些較有特色的建筑?從調查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對家鄉的了解有多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做到讓每位孩子都有充分選擇的機會。
2.重視家長的參與,關注幼兒的生活經驗
新課程提倡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展教育活動。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是教育活動中發揮作用的關鍵人物之一。戶外教學活動需要家長做個積極的參與者。家長應積極與教師交流,互相溝通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同時教師也要讓家長了解戶外教學的目的、內容、計劃,請家長及時提出建議和意見,為戶外教學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收集各種資料,給予孩子有關知識方面的準備。因此,家長的任務不只限于詢問孩子今天到戶外看到什么、學會了什么,還應和孩子到大自然中探索、了解大自然的奧秘,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另外,教師應關注幼兒生活,考慮教育內容與幼兒已有經驗是否吻合,幼兒能否理解。因此,教師也應不斷地豐富、擴展幼兒的經驗,并靈活地激發幼兒的原有經驗。
三、如何開展戶外教學活動
選擇好地點之后則是活動的設計了,活動形式的設計靈活多樣的,而具有探索性、操作性是至關重要的。
1.趣味性
在開展戶外教學時,如何才能體現內容的趣味性呢?那就應該時刻關注幼兒,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開展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運動鍛煉需要有序全面地進行,幼兒才能得到運動技能的全面化和有針對性的鍛煉發展,于是我們根據這一要求,又結合我們研究的運動理念,對戶外活動的分散區域游戲進行劃塊分段的安排,讓幼兒自由組合進行游戲。
小尾巴、草墊子、竹梯、輪胎、牛奶箱、塑料油桶、大紙箱、泡泡球、長短不一的紙棍、大大小小的皮球,就如超市的商品一樣有序地擺放在游戲場地上。
“我們今天玩什么?”“我想這樣玩。”“我也來試試!”“這樣玩更有勁!”這是現在孩子們在戶外運動活動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對話。
你瞧!運動活動開始了,孩子們自由地選取各種材料,和自己的伙伴一起構建游戲場地,器材的組合一變,使用的方法一變,活動的伙伴一變,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也隨之而變,時而是“建筑工人”,時而是“小小郵遞員”,時而是“學做解放軍”,時而又成了“果實豐收了”。在不同的情境里孩子們主意越來越多,玩法各式各樣,玩得也越來越安閑盡興了。連小小班的孩子也會跟著哥哥、姐姐后面模擬他們,有的甚至和哥哥姐姐成了朋友、成了玩伴。
2.多樣性
在開展戶外活動時,應盡可能地挖掘并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設計豐富多樣的游戲,并根據場地特性及幼兒需要來引導幼兒創造玩法,充分體現“自主”與“盡興”的特征。游戲是一種重過程、輕結果的活動。游戲的過程能使孩子們愉快,潛能得到開發。因此,在平時的戶外集體體育活動中,我們融入了互動的理念,經常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游戲情景,使單調無聊的練習變得有趣而生動。
四、體會與思考
幼兒園是孩子生活的小樂園,孩子大部分時間是在這里渡過的。在戶外活動中,老師除了有意識地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外,還應給孩子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如,組織幼兒玩大型玩具時,可以與其他班級的幼兒一起玩,這種打破年齡、班級界限,擴大幼兒之間的接觸與交往,使孩子在活動中相互影響,共同進步。老師在孩子們活動時要認真關注孩子的情感、態度、積極性,既要引導又不要干預過多。也可以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運動器械,自由結伴,讓孩子能在快樂、有趣的環境中與人交流,分享自己發現的信息,使兒童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讓孩子更好地去實踐和探索。
總之,教師應該做個有心人,使孩子從狹小的空間走出來,充分發揮戶外活動相對自由、自主、輕松愉快等優勢,孩子就能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
學習是短暫的,可帶給自己的思考是長久的。我們在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學會不斷反思,以正確的教育觀念和行為去引導每一位孩子,和可愛的孩子們同成長、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