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華(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技術發展處,河南 濮陽 457001)
基于井斜趨勢角法的扭力沖擊器鉆井工藝優化技術
魏振華(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技術發展處,河南 濮陽 457001)
塔里木盆地是中石化五大會戰之一,深部地層是制約鉆井提速提效的關鍵井段。扭力沖擊器鉆進中鉆壓大、鉆頭穩定性不佳、鉆具組合設計不合理是導致先導試驗中井斜的主要原因。利用井斜趨勢角優化了鉆具組合、鉆井參數,井斜趨勢角在0~-0.063之間,確保具有降斜的趨勢。在YB1-6H井和YB6-1井進行試驗,鉆速較鄰井提高1倍以上,井斜角逐步降低(從1.4°逐步降至1°以內),實現了玉北地區深部地層優快鉆井。
扭力沖擊器;井斜趨勢角法;鉆具組合優化;優快鉆井;現場試驗
塔里木盆地儲層埋藏較深,鉆井地質環境復雜,鉆井提速提效困難。經過多年的科研攻關與現場實踐,三疊系以上地層取得了較好的提速提效效。隨著埋深增加,巖石強度增加,可鉆性變差,機械鉆速急劇降低,鉆頭進尺短,非正常破壞表現突出。如塔里木盆地塔河及周邊區塊二疊系-石炭系地層鉆速僅為三疊系以上地層鉆速的十分之一,該井段約為全井的25%,所用純鉆時間約為全井的60%。單只鉆頭進尺一般在400m左右,不足上部地層30%。玉北地區二開僅用了25%周期打完了接近一半的進尺,而三開進尺僅為25%,卻花費了近60%的周期,塔中地區二疊系、石炭系含有凝灰巖、英安巖等地層巖石硬度極大,不適合PDC鉆頭鉆進,牙輪鉆頭鉆速較低現場實踐也表明:隨著巖石強度的增加,現有的破巖方式(PDC鉆頭旋轉)對地層的適用性越老越差,急需探索高效破巖方式及配套新工具、新工藝,以實現深部地層鉆井提速提效。
扭力沖擊器利用鉆井液能量,通過渦輪高速旋轉帶動棘形輪轉動從而為鉆頭提供一個高頻扭力,并直接傳遞給PDC鉆頭,使鉆頭和井底始終保持連續性。由TorkBuster提供的這種額外的扭向沖擊力完全改變了PDC鉆頭的運作,因為它是一種每分鐘750-1500次高頻的穩定的力,就相當于每分鐘750-1500次切削地層,這就使鉆頭不需要等待扭力積蓄足夠的能量就可以切削地層。從而減少由鉆頭粘滑、彈跳和回轉,為PDC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1-7]。
1.1 扭力沖擊器鉆井井斜原因分析
1.2 扭力沖擊器鉆井井斜原因分析
所謂井斜趨勢角是鉆進趨勢方向與井眼軸向方向的夾角。假定地層是各向同性,鉆頭具有各向異性,建立圖3所示的鉆頭與地層相互作用模型。

圖3 鉆頭與地層接觸模型
為了實現玉北地區鉆井提速提效,在玉北YB1-6H井和YB6-1井三開直徑段開展了扭力沖擊器技術試驗。鉆遇地層為二疊系沙井子組,地層以砂泥巖為主,地層抗壓強度35~ 240MPa,硬度400~1300MPa,可鉆性極值3~5。
3.1.YB1-6H井試驗情況
3.2 YB6-1井試驗情況
(1)扭力沖擊器鉆進中鉆壓大、鉆頭穩定性不佳、鉆具組合設計不合理是導致先導試驗中井斜的主要原因。
(2)利用井斜趨勢角優化了鉆具組合、鉆井參數,井斜趨勢角在0~-0.063之間,確保具有降斜的趨勢。
(3)在YB1-6井和YB6-1井進行了現場試驗,鉆速較鄰井提高1倍以上,井斜角逐步降低(從1.4°逐步降至1°以內),實現了深部地層優快鉆井。
[1]趙國順,郭寶玉,蔣金寶.巴麥地區鉆井難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石油鉆探技術,2011,39(6):11-14.
[2]胡群愛.“扶正+減震”鉆井新工藝探索[R].中原石油勘探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