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德-弗蘭克法案》被推至風口浪尖,美國金融業要“去監管”了嗎?
當地時間2017年2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份行政命令,旨在要求財政部對美國現行的金融行業監管法律法規進行重新審查,這其中便包括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推出的《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
《多德-弗蘭克法案》加強了對銀行的股權融資的監管,從而提高了美國金融系統的安全等級。但在反對者看來,美國的經濟發展一直忍受著來自該法案過度監管“枷鎖”的桎梏,銀行業面臨的壓力也隨之增長。據統計,自2010年至2016年,累計耗費在應對該法案監管上的時間達到了7.3億小時,產生了近360億美元的直接成本。
因此,金融監管條例如何去蕪存菁成為關鍵。首先,要防止資本需求下滑,保證銀行擁有足夠的股權融資。其次,化繁為簡,裁汰職能過度重疊的金融機構,同時將冗長的細節性描述精煉成簡短的原則。例如,把將近300頁的“沃爾克規則”歸納為“禁止自營交易”。第三,金融監管者應承擔更大的責任,對征收罰金、評定壓力測試失敗等給出解釋。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可以予以保留,但其局長的權利應被削弱,同時資金應由國會而非美聯儲來提供。
【倫敦金融城會成為脫歐談判的王牌嗎?】
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指出,倫敦金融城被看做是歐洲的投資銀行,歐元區企業一半的股權和債務融資都在這里進行,因此,切斷與倫敦的業務往來對歐盟來說實屬自損之舉。在公司金融業務上,若歐元區的公司想要發行債券或股權,又或者這一地區的保險公司希望降低風險,客戶便會到倫敦委托投資銀行或保險組織勞合社(Lloyds)的辛迪加處理相關事宜。英國《新政客》2017年2月10日
【歐盟著手反擊美國邊境稅提案】
目前,美國國會中的共和黨人正試圖說服特朗普總統對公司稅制進行改革,其中包括一項“邊境調整”制度,即進口納稅、出口免稅。對此,歐盟和其他貿易伙伴國的律師已經開展準備工作,向該邊境稅案發起法律挑戰,這可能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史上最大的案件。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專家表示,如果歐盟在邊境稅案件中敗訴,則可能導致其針對美國進行貿易報復,規模可達每年3850億美元。英國《金融時報》2017年2月14日
【印度新一年財政預算或將刺激個人消費和農村經濟發展】
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伊特利(Arun Jaitley)公布了該國2017—2018財年的預算。在稅收方面,計劃將年收入在25萬~50萬盧比之間人群的個人所得稅率從10%下調至5%,從而增加印度中產階級底層人群用于私人消費的可用收入,數額總計約為3390億盧比。另外,新一財年印度政府將把農村就業項目的預算提升至4800億盧比,并在農業部門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從而刺激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印度《今日商業》2017年2月26日
【老齡人為美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如今,在美國65歲的公民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選擇在過了退休年齡后繼續工作,他們不再是社會的負擔,轉而成為助推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的數據,美國50歲及以上的人群在經濟活動中創造了7.6萬億美元的價值,工作范圍涉及新開發的商業業務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全球5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約為16億,而這個數字在接下來的34年中將翻倍。美國《外交政策》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