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不僅涉及金融創新,也涉及產業重構。本書指出,要做好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就要從客戶價值系統入手,做出努力和變革。作者在大量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用海爾、阿里、京東、順豐、創捷等企業鮮活的案例,提出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六大路徑:提供融合性服務、實現客戶歸屬、拓展價值回路、運用大數據還原運營場景、構建共同進化的產業生態、形成產業與金融互動迭代模式。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商務部市場調控專家庫專家,中國物流金融智庫專家,被譽為“中國物流金融杰出貢獻人物”。主要研究領域為供應鏈物流管理和戰略管理,多次承擔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研究。專著和譯著有《在平的世界中競爭》《服務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等。
坐在電腦旁,感覺到整個思緒和氣息已經悄然地平靜了下來。眺望著樓前閃爍的燈光,聽著窗外小區花園里兒童的嬉戲聲,感受著夜晚瑟瑟的秋風,又到了北京的金秋時節,記得老舍先生曾說過:“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北平的秋天沒有一樣不令你滿意的。”然而對我而言,在這個季節里,則是心力交瘁中夾雜著一絲欣慰和一份焦灼。欣慰來自對自己的一份交代,自去年完成《供應鏈金融》一書后,總覺得有很多不盡之處,加之中國偉大的實踐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創新和發展,感到作為一名致力于研究中國現實的學者有責任和義務盡快地加以研究和反映。特別是上一本書出版后,得到很多朋友和讀者的鼓勵和厚愛,一直催促能否盡快完成本書,因此,春節除夕的夜晚,當爆竹聲一浪接著一浪呼嘯而至,絢麗的煙花劃過窗前時,我則艱難地在電腦前躊躇了一個多小時才寫下了第一句話:“供應鏈金融是堅實地立足于實體經濟中的產業而誕生出來的金融活動,是供應鏈與金融兩個領域交叉產生的創新。”
此后,一種興奮和痛苦交織的情緒一直伴隨左右,興奮來自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愉悅,而痛苦則來自連續半年的失眠與行眠立盹;而今,書稿終于完成,我也從這種混雜著興奮與痛苦的狀態中解脫了出來。然而,隨著寫作和研究的深入,一份焦灼感又油然而生。這一年多隨著“讓金融回歸實體經濟”的意識逐漸增強,供應鏈金融從原來不為人關注到一躍成為經濟的熱點,以至于最近幾乎各行各業、各個企業都在宣稱要從事供應鏈金融創新。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第一段經典文字:“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p>
供應鏈金融本是通過產業供應鏈推動金融創新,同時又借助于金融活動優化供應鏈產業的循環過程。而今隨著熱浪來襲,一些變味甚至走樣的“供應鏈金融”開始在產業實踐活動中蔓延。
在最近的一篇微信文章中,我提到如今出現了一種趁火打劫式的“供應鏈金融”, 個別大企業利用自身的壟斷或優勢地位,一方面占壓供應商或者其他參與者的資金,另一方面憑借從銀行獲得的低利率資金,反過來以“供應鏈金融”的名義融資給被占壓資金的中小企業,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流氓行徑,是建立在損害整體供應鏈環境上的行為,違背了供應鏈金融的本來含義。更有甚者,在產業金融活動中假借供應鏈金融的名義從事著行騙欺詐的勾當,主要表現為四種典型的行為,即套利、套匯和套稅(三套行為),重復倉單虛假倉單融資,自保自融,以及“一女多嫁”等,這些無疑都對供應鏈金融的健康有序發展構成了極大威脅和挑戰。因此,在推進和發展供應鏈金融創新時,有必要重新認識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前提和條件。
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和發展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的要素:
一是供應鏈金融的基礎是產業供應鏈,沒有產業供應鏈的合理、有效支撐,金融活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要真正從事和推進供應鏈金融就需要重構產業供應鏈。事實上,目前大多數分散、低端、低效的產業無法為產融結合奠定堅實的基礎,要真正立足于產業發展供應鏈金融,就需要實現產業轉型,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手段重構產業,將中小企業有機地融入產業網絡體系中,形成能夠共贏和共同發展的產業生態,確立起有效的產業規則和信用,金融才有發展的空間。否則在產業秩序和產業競爭力尚未形成的狀況下,空談供應鏈金融,只會走樣變形。
二是金融要回歸理性思維,放棄短期獲取暴利和巨大回報的沖動,真正服務于產業活動,用金融推動產業發展,實現金融和產業的雙向循環和進步,而不是把產業看作殺雞取卵的雞,把資金作為引誘雞進籠子的誘餌。目前有一種現象,有些金融機構認為只要有資金,建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就能將產業組織,特別是中小企業圈養進來,開展借貸,然后利用平臺從事資本運作,以求一本萬利,這是一種典型的投機思維,由于缺乏真正產業服務的理念,終究會產生新的金融危機和災難。
因此,供應鏈金融在中國能夠真正有效、有序的發展,就需要各就其位、各取其利、各得其所。各就其位指的是產業和金融功能清晰、定位明確,而不是相互混淆、互相傾軋。產業和金融是供應鏈金融的兩翼,各自成為對方依托的基礎,需要良好的產業和金融秩序做保障;相反,如果相互之間功能模糊,產業企業金融異化(即產業企業不踏踏實實從事產業創新和運營,而是幻想從金融活動中謀求暴利)、金融機構產業異化(即金融機構利用虛構產業話題,博取資本利益),供應鏈金融就成了南柯一夢的游戲。各取其利是指各自獲得正常的利益,讓中小企業通過供應鏈金融降低整個供應鏈運營中的交易成本,加速現金流,而不是利用企業的資金困難,假借供應鏈金融盤剝中小企業。各得其所是指產業和金融有效融合,促進產業實現競爭力提升、結構轉型,而金融又能有堅實的資產和信用依托,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本文節選自本書前言,有刪改,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