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宋勇+任道全



摘要:旨在探討人工養殖環境下葉爾羌高原鰍攝食量和主要消化酶的晝夜節律。在水溫恒定(20±0.5) ℃ 條件下,觀察葉爾羌高原鰍在08:00、11:00、14:00、17:00、20:00、23:00、02:00和05:00時的攝食情況,并計算其攝食量;測定晝夜演替下葉爾羌高原鰍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結果表明,葉爾羌高原鰍在20:00至次日02:00區間內攝食較多,其中攝食峰值出現在23:00;晝夜變化對葉爾羌高原鰍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均有影響,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高值出現在23:00,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最高值出現在02:00;4種消化酶活性最低值均為14:00。葉爾羌高原鰍攝食屬于日伏夜食型,夜間設置定時投喂,可促進葉爾羌高原鰍快速生長。
關鍵詞:葉爾羌高原鰍;攝食;消化酶;晝夜節律
中圖分類號: S966.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11-0264-03
葉爾羌高原鰍[Triplophysa (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 (Day)]廣泛分布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為雜食偏動物性底棲魚類,是塔河土著魚類中個體較大、生長較快的品種[1];具有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組成全面等優點,而且其氨基酸總量也高于草魚、鯉等常見養殖魚類[2],是當地人喜食的佳肴,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養殖前景。對葉爾羌高原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態特征、生態適應、繁殖生物學、食性選擇、系統分類、演化規律等方面,也有少量關于葉爾羌高原鰍食用價值、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等方面的研究報道[3]。目前,由于生態環境變遷和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塔里木河流域葉爾羌高原鰍數量下降明顯,導致了其價格上升;葉爾羌高原鰍的人工養殖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對葉爾羌高原鰍營養需求及消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4]。魚類的消化活動受到諸多內在和外源因素的影響,其中光照強度對魚類的攝食有明顯影響;另外通過研究魚類消化酶活力的晝夜節律,還可為養殖過程中正確掌握食物的投喂時間和投喂量提供參考。然而,葉爾羌高原鰍攝食及消化的晝夜節律未見報道[5]。本試驗就葉爾羌高原鰍攝食及主要消化酶的晝夜節律進行探討,通過測定葉爾羌高原鰍24 h中不同時間段的攝食量,以及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變化規律,為其人工養殖及推廣等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試劑與儀器
供試葉爾羌高原鰍捕撈自塔里木河沙雅段,捕撈時間為2014年8月,體質量(42.5±3.8)g,體長(16.3±1.7)cm。試驗魚置于長、寬、高規格為0.8 m×0.4 m×0.5 m的玻璃水族箱(具有控溫、水體過濾、殺菌、充氧等裝置)中,養殖水溫(20±0.5) ℃,每天換水1次,所換水經曝氣處理,試驗水溫保持在約20 ℃,pH值約7.0,溶解氧濃度大于5.0 mg/L。
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檢測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其余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Carry 1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美國瓦里安;5427型臺式冷凍高速離心機,德國艾本德;Elix5型超純水儀,美國密理博;PRO250型組織勻漿儀,美國PRO;QUINTIX224-1CN型分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
1.2 試驗設計
預試驗5 d,期間正常投飼;正式試驗為5 d(試驗周期120 h),將160條試驗魚和40條后備魚置于不同的水族箱中,日投飼量為2 g。試驗期間每隔3 h投喂1 次,均為隨機取樣后再投喂,每次投喂量0.25 g;投喂時觀察其攝食情況,采食結束后立即取樣測定攝食量及消化酶活性,攝食量取葉爾羌高原鰍整個消化道內的飼料質量稱體質量并計算平均值,消化酶活性測定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每次取 4 尾幼魚,采樣8次/d。
1.3 粗酶液的制備及消化酶活性的測定
將活魚使用重器敲擊頭部處死后立即解剖,迅速取出肝胰臟、胃、胃幽門部和全腸,使用預冷的去離子水沖洗消化道,再使用脫脂棉球擦干并精確稱量,然后加9倍質量的預冷至pH值為7.5 PBS液,冰浴條件下勻漿[6];12 000 r/min離心15 min,取其上清液即為粗酶提取液。酶活性測定需在12 h內完成,均采用檢測試劑盒。其中胃蛋白酶的測定使用福林-酚法,胰蛋白酶的測定使用精氨酸乙酯法,淀粉酶的測定使用碘-淀粉比色法,脂肪酶的測定使用微乳液法。胃蛋白酶取葉爾羌高原鰍胃與胃幽門部測定,胰蛋白酶取肝胰臟和腸道部分測定,脂肪酶和淀粉酶取全部組織測定。
1.4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使用SPSS 16.0中One-Way ANOVA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s多重比較,檢驗誤差為5%和1%。
2 結果與分析
2.1 晝夜變化對葉爾羌高原鰍攝食的影響
葉爾羌高原鰍攝食主要集中在夜間20:00以后,其中23:00時其攝食量最高;然后隨時間的延長呈下降趨勢,14:00 時攝食量最低(表1)。葉爾羌高原鰍在11:00—17:00時的攝食量均極顯著低于23:00時的攝食量(P<0.01),顯著低于02:00、05:00、08:00、20:00時的攝食量(P<0.05)。試驗結果表明葉爾羌高原鰍的攝食集中在20:0至次日 02:00 間,攝食高峰約在23:00。
2.2 葉爾羌高原鰍蛋白酶的晝夜變化
由表2可知,整個試驗期內葉爾羌高原鰍胃蛋白酶(胃、幽門)和胰蛋白酶(肝胰臟、腸)的活性均為先降低后升高 (02:00—23:00)。其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峰值出現在23:00,胰蛋白酶的活性峰值出現在02:00,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最低值均出現在14:00。其中葉爾羌高原鰍08:00—14:00時 的胃蛋白酶活性均極顯著低于23:00時的胃蛋白酶活性(P<0.01),08:00—17:00時的胰蛋白酶活性均極顯著低于02:00時的胰蛋白酶活性(P<0.01)。試驗中葉爾羌高原鰍蛋白酶的晝夜變化規律與攝食規律相近,表明葉爾羌高原鰍蛋白酶的晝夜變化規律與攝食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