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物表面活性劑對芥菜重金屬鎘和鉛的修復效果

2017-03-21 10:52:06呂華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年11期

呂華

摘要:采用盆栽試驗研究不同濃度生物表面活性劑對芥菜(Brassica juncea)重金屬鎘(Cd)和鉛(Pb)修復效果。結果表明:表面活性劑均顯著提高了土壤重金屬Cd和Pb的解吸率,而對于不同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其對重金屬的解吸率呈現(xiàn)不同的效果。低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對芥菜的生長表現(xiàn)出促進作用,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對芥菜的生長有輕微的抑制作用,4~6 g/L可能是其臨界值,芥菜地上部生物量反應較為敏感,說明芥菜能夠發(fā)揮其地上部生物量大的優(yōu)勢,對重金屬具有較強的抗耐性。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Cd和Pb含量均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在芥菜體內(nèi)分布均表現(xiàn)為根部>地上部>籽實;而土壤Cd和Pb含量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趨勢,均顯著低于對照(P<0.05),說明表面活性劑促進了芥菜各器官對于土壤重金屬Cd和Pb的吸收。添加表面活性劑后,芥菜對土壤Cd和Pb的吸收能力較強,富集系數(shù)和位移系數(shù)均高于對照,相比可知,芥菜對Pb的富集效應高于Cd。相關性分析表明,芥菜各部分器官之間Cd和Pb含量均呈顯著的線性相關,這表明在表面活性劑處理下芥菜不同器官重金屬Cd、Pb含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各個器官之間具備統(tǒng)一性。

關鍵詞:表面活性劑;芥菜;重金屬;Cd;Pb;植物修復

中圖分類號: X53;X171.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11-0430-05

隨著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加上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不當以及工業(yè)“三廢”的不合理排放,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日趨突出[1-2]。土壤重金屬主要通過食物鏈危及人類的生命和健康,而土壤重金屬修復成為全球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3]。土壤重金屬鎘(Cd)和鉛(Pb)是毒性較強的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具有穩(wěn)定、不易分解等性質(zhì),通過在食物鏈中積累對人體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嚴重危害,治理土壤環(huán)境重金屬污染問題已成為當今的研究熱點[4-6]。物理化學修復手段顯然不能快速高效地解決這一難題,生物修復因其廉價、環(huán)境友好的特點而倍受青睞[7]。傳統(tǒng)生物修復主要指植物修復,大多數(shù)超富集植物植株矮小、生長緩慢、生物量低并且沒有太大經(jīng)濟效益,這些因素限制了植物修復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嚴重耽誤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因此,選擇生物量高、對重金屬吸收能力強、具有經(jīng)濟效益的植物促進土壤中重金屬的溶解、運輸和轉移,提高其修復效率已經(jīng)成為當前該領域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8-9]。在環(huán)境修復的研究中,由于重金屬在土壤環(huán)境中的污染過程具有隱蔽性、穩(wěn)定性及不可逆性等特點,探討其有效的處理方法已經(jīng)成為環(huán)境科學領域的重要課題[7]。化學強化是植物修復中最活躍、最有效的技術,但傳統(tǒng)的化學修復技術最大的弊端是對環(huán)境的危害,易導致二次污染,且不能生物降解[4-6];生物表面活性劑是由微生物、植物或動物產(chǎn)生的天然表面活性劑,其分子結構中含有羥基、羧基等特征基團,不僅可以絡合重金屬離子,還能增溶和促進多環(huán)芳烴等有機污染物的降解,具有低毒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表面活性等優(yōu)點,近年來在污染土壤的化學、生物修復研究中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8-9]。

十字花科(Cruciferae)蕓薹屬植物一般具有較強的吸收富集重金屬的特性,芥菜(Brassica juncea)是十字花科蕓薹屬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著名的特產(chǎn)蔬菜,其生活期短、地上部生物量大、經(jīng)濟價值高[10-11]。有資料表明,某些芥菜具有修復Cd和Pb污染土壤的能力,且在污染條件下具有高生物量,如果它們對重金屬也具有較強的吸收富集能力,那么將其作為特色經(jīng)濟植物用于土壤重金屬修復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經(jīng)濟意義[12-13]。印度芥菜是通過雜交產(chǎn)生的芥菜新品種,地上部生物量較大,將其作為修復植物用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11-12,14]。因此,本研究從環(huán)境友好修復的角度,選用生物表面活性劑皂角苷作為淋洗劑,通過盆栽土培試驗法分析生物表面活性劑對芥菜土壤中Cd和Pb的修復效果,以期為生物表面活性劑修復土壤中重金屬-有機物復合污染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實踐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供材料

供試土壤類型為黑鈣土,自然風干后混合均勻,剔除草根、碎石,壓碎過2 mm不銹鋼篩(供試土壤理化性質(zhì)為:pH值7.48±0.56,含水量(12.58±2.41)%,有機質(zhì)含量(17.69±3.04) g/kg,陽離子交換量(19.23±2.45) mmol/kg,全氮含量(1.23±0.13) g/kg,全磷含量(1.47±0.56) g/kg,Pb含量(106.78±6.21) mg/kg,Cd含量(42.47±4.07) mg/kg。供試作物為印度芥菜,購于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1.2 試驗設計

2015年5月,芥菜種子浸種20 min后,在漂盤中繁育幼苗,待幼苗高1 cm左右時,進行盆栽試驗。采用直徑 48.8 cm、高35.5 cm帶有托盤的塑料盆進行土培試驗,每盆盛過篩風干土5.0 kg,按照盆栽植物對養(yǎng)分的需求比例,分別加入尿素、磷酸二氫鉀、硫酸鉀1 500、350、300 mg/kg作為底肥,充分混勻,每盆2株,待生長1個月后,進行表面活性劑處理。所用的表面活性劑為鼠李糖脂,分別設5個處理:0(CK)、2、4、6、8 g/L,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排列于大棚中,保持土壤濕度為田間持水量的60%~70%,并在溫室中穩(wěn)定3周,幼苗移栽生長80 d后測定株高、冠幅、葉長和莖粗等生長指標,120 d后收獲其整個植株(分為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收獲的植物樣品先用自來水沖洗,后用去離子水浸泡,再用吸水紙吸干植株表面的水分,分地下部、地上部2個部位,在105 ℃下殺青30 min,55 ℃下烘至恒定質(zhì)量,電子天平稱取各部分干質(zhì)量(精確到0.01 g),烘干樣品粉碎過40目篩,用于測定重金屬Cd和Pb含量。

1.3 測定方法

稱取一定量的生物表面活性劑鼠李糖脂和皂角苷,加去離子水分別配成0(CK)、0.25、0.5、5、7.5 g/L質(zhì)量濃度,溶液用2 mmol/L的Mes-Tris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5.0,準確稱取過20目尼龍篩的土樣3.0 g,按液土比20 mL ∶1 g添加 60 mL 表面活性劑溶液,放入50 mL離心管,恒溫振蕩器中振蕩4 h,然后于3 500 r/min離心10 min,測定上清液中重金屬質(zhì)量分數(shù),以去離子水代替表面活性劑溶液解吸土壤重金屬的上清液為對照。以上試驗均重復3次,根據(jù)表面活性劑解吸重金屬量與土樣中重金屬總量之比來計算解吸率。

指標及測試方法:植株株高、冠幅和生物量采用常規(guī)方法測定;土壤用王水[V濃硝酸 ∶V濃鹽酸=1 ∶3)-高氯酸消煮,植物樣品采用HNO3-H2O2法微波消解,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植株和土壤中Pb、Cd質(zhì)量分數(shù)[15]。

累積特征表示方法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富集系數(shù)=植物地上部Pb、Cd質(zhì)量分數(shù)/土壤Pb、Cd質(zhì)量分數(shù);

位移系數(shù)=植物地上部Pb、Cd質(zhì)量分數(shù)/植物根Pb、Cd質(zhì)量分數(shù);

轉運量系數(shù)=(植物地上部Pb、Cd質(zhì)量分數(shù)×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植物根Pb、Cd質(zhì)量分數(shù)×植物根生物量);

滯留率=(植物根Pb、Cd質(zhì)量分數(shù)-植物地上部Pb、Cd質(zhì)量分數(shù))/(植物根Pb、Cd質(zhì)量分數(shù))×100%[16-17]。

1.4 數(shù)據(jù)處理

用Excel 2003和SPSS 18.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檢驗,以及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顯著性分析采用Tukey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表面活性劑對土壤重金屬解吸的影響

如圖1所示,不同濃度表面活性劑均能改變土壤重金屬Cd和Pb的解吸率,Pb、Cd的解吸率分別介于4.5%~8.3%、15.6%~38.9%之間,對重金屬Pb而言,生物表面活性劑能顯著提高芥菜對土壤Pb解吸量,并隨處理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提高,當表面活性劑濃度分別為2、4、6、8 g/L時,Pb解吸率分別高出對照13.3%、68.9%、75.6%、84.4%;對重金屬Cd而言,生物表面活性劑能顯著提高芥菜對土壤Cd解吸量,并隨處理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提高,當表面活性劑濃度分別為2、4、6、8 g/L 時,Cd解吸率分別高出對照19.9%、71.8%、88.5%、149.4%。總體來看,相同濃度下生物表面活性劑對Cd解吸率高于Pb解吸率。說明表面活性劑能用來強化土壤中Cd、Pb的解吸,相同條件下對Cd、Pb的解吸可能與溫度、酸度等有關,在所有處理中,表面活性劑設置濃度對重金屬的解吸率呈現(xiàn)不同的影響,說明表面活性劑濃度對Cd、Pb的吸附能力有影響。

2.2 表面活性劑對芥菜生長性狀的影響

由表1可知,表面活性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芥菜的生長,其中低濃度的表面活性劑促進了芥菜的生長,而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對芥菜的影響并不明顯;不同濃度表面活性劑處理芥菜的株高和干質(zhì)量均表現(xiàn)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表面活性劑濃度為4 g/L或者6 g/L時,芥菜的各項生長指標達到最大值,并且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0.05);當表面活性劑濃度為8 g/L時,芥菜的各項生長指標急劇降低,與對照基本沒有顯著差異。與對照相比,表面活性劑濃度分別為2、4、6 g/L 時的芥菜株高分別高出對照14.75%、27.46% 、30.82%,葉長分別高出對照4.49%、42.70%、29.21%,冠幅分別高出對照8.36%、56.43%、60.08%,莖粗分別高出對照16.98%、43.40%、41.51%,根長分別高出對照17.61%、14.47%、34.59%,地上部干質(zhì)量分別高出對照10.13%、21.52%、19.62%,地下部干質(zhì)量分別高出對照 35.85%、33.96%和49.06%。

2.3 表面活性劑處理下芥菜不同器官重金屬含量

由表2可見,芥菜地上部Cd含量為2.78~3.79 mg/kg,根部Cd含量為7.32~9.03 mg/kg,籽實Cd含量為0.61~0.78 mg/kg,土壤Cd含量為31.17~39.47 mg/kg,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Cd含量均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低水平(2 g/L)表面活性劑處理下,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Cd含量較對照有所增加但未達到顯著水平;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高于2 g/L時,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Cd含量急劇增加;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達到6 g/L時,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Cd含量達到最大值,之后急劇下降,但仍高于對照(除籽實),局部有所波動;土壤Cd含量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趨勢,均顯著低于對照(P<0.05),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達到2 g/L時,土壤Cd含量則急劇降低,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達到6 g/L時,土壤Cd含量最低,之后有所回升。由表3可知,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Pb含量均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低水平(2 g/L)表面活性劑處理時,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Pb含量急劇增加,并且顯著高于對照(P<0.05),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達到6 g/L時,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Pb含量達到最大值,之后急劇下降,但仍顯著高于對照(P<0.05),局部有所波動;土壤Pb含量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趨勢,均顯著低于對照(P<0.05),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達到2 g/L時,土壤Pb含量急劇降低,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達到6 g/L時,土壤Pb含量最低,之后有所回升。

2.4 表面活性劑對芥菜吸收Cd和Pb的影響

從表4、表5可知,芥菜對Pb的富集系數(shù)、位移系數(shù)和轉運量系數(shù)均高于Cd。添加表面活性劑后,芥菜對Cd的富集系數(shù)變化范圍在0.08~0.12之間,位移系數(shù)在0.36~0.42之間,滯留率在58%~64%之間,轉運量系數(shù)在0.87~1.07之間;芥菜對Cd的富集系數(shù)和位移系數(shù)隨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并且基本高于對照,對Cd的滯留率隨表面活性劑濃度增加呈現(xiàn)出波動趨勢,Cd的轉運量系數(shù)隨表面活性劑濃度增加在一定范圍內(nèi)呈降低趨勢,均低于對照(表4)。由表5可知,芥菜對Pb的富集系數(shù)變化范圍在0.14~0.32之間,位移系數(shù)在0.58~0.71之間,滯留率在29%~42%之間,轉運量系數(shù)在1.40~1.90之間。可以看出,芥菜對Pb和Cd的富集系數(shù)和位移系數(shù)大致隨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并且基本高于對照。

2.5 表面活性劑處理下芥菜不同器官Cd、Pb含量之間的關系

為揭示表面活性劑處理下芥菜不同器官Cd、Pb含量之間的關系,將芥菜各部位Cd和Pb含量之間的關系擬合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篩選出最佳擬合曲線(P值最小,r2最大),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性分析。由圖2可知,芥菜不同部位Cd和Pb含量之間的回歸方程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或極顯著水平(P<0.01)。芥菜地上部與地下部Cd含量呈極顯著的線性相關,線性回歸方程為y=1.548 1x+3.324 9,r2=0.902 9,P<0.001;地上部與籽實Cd含量呈極顯著的線性相關,線性回歸方程為y=0.141 2x+0.231 4,r2=0.722 2,P<0.01;地下部與籽實Cd含量呈顯著的線性相關,線性回歸方程為y=0.073 4x+0.075 9,r2=0.517 7,P<0.05(圖2-a、圖2-c、圖2-e)。芥菜地上部與地下部Pb含量呈極顯著的線性相關,線性回歸方程為y=1.047 3x+9.435 6,r2=0.928 6,P<0.001;地上部與籽實Pb含量呈極顯著的線性相關,線性回歸方程為y=0.151 9x-0.312 1,r2=0.893 7,P<0.001;地下部與籽實Pb含量呈極顯著的線性相關,線性回歸方程為y=0.145 1x-1.683 6,r2=0.964 0,P<0.001(圖2-b、圖2-d、圖2-f)。

3 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中,不同濃度表面活性劑均能改變土壤重金屬Cd和Pb的解吸率,與對照相比,均顯著提高了土壤重金屬Cd和Pb的解吸率,而對于不同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其對重金屬的解吸率呈現(xiàn)不同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表面活性劑濃度對Cd和Pb的吸附能力有影響。從表面活性劑對芥菜生長發(fā)育影響的結果來看,表面活性劑促進了芥菜的生長發(fā)育,其生長發(fā)育各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基本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當表面活性劑濃度為4~6 g/L 時,芥菜生長發(fā)育各指標達到最大值,因此4~6 g/L可能是表面活性劑對芥菜促進作用的臨界濃度;當表面活動劑濃度為8 g/L時,芥菜生長發(fā)育各指標急劇降低。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芥菜地上部生物量反應較為敏感,說明芥菜能夠發(fā)揮其地上部生物量大的優(yōu)勢,對重金屬具有較強的抗耐性,這對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是非常有利的[12-13]。由此可知,低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對芥菜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對芥菜的生長有輕微的抑制作用。

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Cd和Pb含量均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在芥菜體內(nèi)Cd、Pb含量均表現(xiàn)為根部>地上部>籽實,地下部Cd和Pb含量增加幅度明顯大于地上部,由此可見,表面活性劑對重金屬Cd和Pb的積累主要集中在芥菜地下部,向莖、葉遷移累積的量相對較少,說明芥菜對重金屬Cd和Pb的吸收富集主要體現(xiàn)在地下部位,表現(xiàn)出對Cd和Pb較強的轉移能力,而地上部和籽實中Cd和Pb的轉移能力較低,這對于植物修復來說非常有利[18-19]。低水平(2 g/L)表面活性劑處理時,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中Cd和Pb含量較對照有所增加,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高于2 g/L時,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Cd和Pb含量急劇增加,當表面活性劑濃度達到6 g/L時,芥菜地上部、地下部和籽實中Cd和Pb含量達到最大值,之后急劇下降,由此可知,6 g/L可能是表面活性劑對芥菜Cd和Pb含量作用的臨界濃度;而土壤Cd和Pb含量隨著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趨勢,均顯著低于對照(P<0.05),與植物體內(nèi)的Cd和Pb含量變化趨勢相反,說明表面活性劑促進了芥菜各器官對于土壤重金屬Cd和Pb的吸收,隨表面活性劑濃度的增加,其吸收作用也逐漸增強,而當表面活性劑濃度為 8 g/L 時,其吸收作用略有降低。本試驗首次研究了Cd和Pb在芥菜籽實中的分布特性,雖然與芥菜其他器官相比芥菜籽實積累Cd和Pb含量很少,但其實際含量仍較高,因此建議芥菜整體采收、晾曬后,進行籽實的分離,最后對焚燒灰分進行安全填埋處理,這樣不僅能夠?qū)ξ廴就寥肋M行修復,還能夠取得一定經(jīng)濟效益。

添加表面活性劑后,芥菜對土壤Cd和Pb的吸收能力增強,一定活性劑濃度下的富集系數(shù)和轉移系數(shù)均顯著高于對照,說明芥菜具有很強的吸收富集土壤中難溶態(tài)Cd和Pb能力,在表面活性劑作用下修復Cd和Pb污染土壤的應用潛力很大。相對比較而言,芥菜對Pb的富集效應高于Cd,主要由于Cd和Pb元素的性質(zhì)不同,Cd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較高,易向植物體內(nèi)轉移,而土壤對Pb的吸持能力強于Cd。本研究的相關性分析表明,芥菜各部分器官之間Cd和Pb含量均呈顯著的線性相關,這表明在表面活性劑處理下芥菜不同器官重金屬Cd、Pb含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它們之間具備一定的統(tǒng)一性。

參考文獻:

[1]Li Z,Ma Z,van der Kuijp T J,et al. A review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from mines in China:pollu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4(468):843-853.

[2]Gao X,Chen C T A.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coastal Bohai Bay[J]. Water Research,2012,46(6):1901-1911.

[3]Xie Y F,Chen T B,Lei M,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estimated by different interpolation methods:accuracy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J]. Chemosphere,2011,82(3):468-476.

[4]Guo G,Wu F,Xie F,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pollution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urban soils from southwest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24(3):410-418.

[5]Mmolawa K B,Likuku A S,Gaboutloeloe G 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s along major roadside areas in Botswana[J]. Afric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5(3):186-196.

[6]Baghdadi M E,Barakat A,Sajieddine M,et a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soil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 urban soil of Beni Mellal City(Morocco)[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2,66(1):141-155.

[7]Zhang X K,Wang H L,He L Z,et al. Using biochar for 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pollutant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3,20(12):8472-8483.

[8]Park J H,Lamb D,Paneerselvam P,et al. Role of organic amendments on enhanced bi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loid)contaminated soil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85(2):549-574.

[9]Edwards S J,Kjellerup B V. Applications of biofilms in bioremedia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harmaceuticals/personal care products,and heavy metals[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3,97(23):9909-9921.

[10]Gupta A K,Verma S K,Khan K,et al. Phytoremediation using aromatic plants:a sustainable approach for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 polluted sit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47(18):10115-10116.

[11]蘇 慧,魏樹和,周啟星. 鎘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研究進展與展望[J].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13,35(3):315-319.

[12]樊 霆,葉文玲,陳海燕,等. 農(nóng)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及修復技術研究[J].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3,22(10):1727-1736.

[13]楊 卓,韓德才,李博文. 不同栽培條件下印度芥菜對重金屬的吸收比較[J]. 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14,27(3):295-300.

[14]徐良將,張明禮,楊 浩. 土壤重金屬鎘污染的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4(1):102-106.

[15]曹心德,魏曉欣,代革聯(lián),等. 土壤重金屬復合污染及其化學鈍化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 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1,5(7):1441-1453.

[16]王吉秀,祖艷群,陳海燕,等. 表面活性劑對小花南芥(Arabis alpina L. var. parviflora Franch)累積鉛鋅的促進作用[J].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0,19(8):1923-1929.

[17]陳 鋒,傅 敏. 表面活性劑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研究[J]. 四川環(huán)境,2012,31(4):61-64.

[18]可 欣,李培軍,鞏宗強,等.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中有關淋洗劑的研究進展[J]. 生態(tài)學雜志,2004,23(5):145-149.

[19]孟佑婷,袁興中,曾光明,等. 生物表面活性劑修復重金屬污染研究進展[J]. 生態(tài)學雜志,2005,24(6):677-68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国内黄色精品|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六月婷婷综合| 国语少妇高潮| 欧美日韩91| 国产亚洲精品91|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97色在线|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网址|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亚洲视频一区|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久久五月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欧美中文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高清视频一区|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欧美有码在线|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国产毛片基地|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亚洲床戏一区|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久热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91麻豆| www.狠狠| av在线5g无码天天|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精品13页|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区一区|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九色视频一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综合亚洲网|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99在线视频精品| 中文字幕第4页|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午夜欧美在线| 亚洲无码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