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李冰漪
直擊天津兩會,展望2017
文/本刊記者李冰漪

2017年1月15日上午,天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天津市大禮堂開幕,天津市市長王東峰作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天津如何設定發展目標?有哪些大事與物流息息相關?《中國儲運》作為應邀媒體參與了兩會報道,本刊記者記者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梳理出與物流相關的內容。

堅持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政治之責、發展之要,積極主動融入重大國家戰略,著力構建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新平臺。全面深化協同發展,強化與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大院大所的有效合作,深入落實與北京市、河北省各項合作協議,積極推進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未來科技城、國家大學創新園區建設,共建一批重點實驗室、產業協同園區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向縱深拓展,深入推進三地人才資質互認、醫保異地結算、交通“一卡通”等,做好對口幫扶承德市工作。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協同合作,推進京濱、京唐鐵路等重點工程,加快津石高速等前期工作,加強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積極發展海鐵聯運、海空聯運,建成南港鐵路,天津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900萬人次;推動建立區域一體化的環境準入機制,建立完善河流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加快建設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推動一批大項目落地開工。全面加快“一基地三區”建設,深入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天津市《實施意見》,在協同發展中發揮天津優勢、展現天津作為、做出天津貢獻。
深入落實功能定位,立足京津冀,強化服務“三北”、面向東北亞的輻射功能,打造區域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平臺。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加快制度創新復制推廣,主動向京冀地區延伸服務,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升級版,提升融資租賃、進出口貿易、金融創新、現代物流和國際航運功能,在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高效能服務上邁出更大步伐。
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強與沿線國家貿易、產能裝備、資源能源、科技、旅游和人文合作。堅持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瞄準國內外500強企業,積極開展特色招商、產業鏈招商和專業團隊招商,開展優化投資發展服務和營商環境活動,利用內外資有較大增長。加快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建設,積極培育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新型外貿業態。鞏固拓展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成果,加強環渤海區域務實合作,扎實做好對口支援幫扶工作。
大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改革。加大鋼鐵行業去產能力度,全年壓減煉鋼產能180萬噸,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切實做好分流職工安置工作,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強化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資,全年盤活空置樓宇400萬平方米。進一步降低企業杠桿率,支持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規范政府性融資平臺舉債行為。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下功夫,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加大對基礎設施薄弱環節、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投入,進一步補齊發展和民生的短板。
大力推進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以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機制。按照“一二三”的總體思路,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在清理“僵尸企業”、股權多元、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對競爭類企業鼓勵民營經濟參股控股,對公益類、資源類和政府融資平臺企業保持國有企業控制力和主導權。打造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資產處置、不良金融資產處置“三大平臺”,實施效益清單管理,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全面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切實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企業保值增值,實現經濟效益持續增長,促進國有企業做優做強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