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劉海寶
試氣過程中常見事故及處理方法
羅勇,劉海寶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油氣勘探公司, 陜西 延安 716000 )
根據試氣工作時的實際情況發現,在工作量不斷增多的同時,試氣過程中遇到的各種事故也在增多。試氣過程中常見的井下事故主要分為管柱遇卡及井內落物兩大類。根據所遵守的處理事故的原則,根據遇到的不同情況,對氣井進行解卡作業。提出了使用質量較好的防砂井下工具,防噴過程中嚴格控制出砂,在壓力高時嚴禁無控制防噴,起下管柱過程中使用自封等七項措施。這些措施對于減少試氣事故的發生具有一定意義。
試氣過程;井下事故;處理方法
2014年我隊共試氣完成591口775層,探井165口247層,生產井297口369層,評價井63口76層,舊井轉層64口79層,重復壓裂2口4層。
在工作量不斷增多的同時,試氣過程中遇到各種事故也在增多 (管柱遇卡、井下落物等)。出現上述情況必然造成生產周期Y長與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在處理事故過程中入井液長時間對儲層造成較大的傷害,則如何快速處理以及有效預防則十分必要[1]。
試氣過程中常見井下事故主要分為兩大類:管柱遇卡及井內落物[2]。
(1)管柱遇卡: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管柱在井內遇卡。常見因素有井下工具卡、砂卡、環空落物卡、套管變形等,其中以井下工具遇卡最為常見;
(2)井下落物:落入井中對未來施工作業存在影響的物體。常見落物有油管、鋼絲繩、抽子、雜物等。
(1)保護油氣層不受污染及破壞;
(2)不損壞井身結構;
(3)處理事故必須越處理越簡單,不能事故套事故;
(4)處理井下事故的設備能力,人員素質必須滿足工藝需要,不得因處理事故造成人員傷害,設備損壞,環境污染等事故;
(5)處理事故的同時還應注意井控預防[3]。
管柱遇卡:
卡點的計算:卡點公式:=·λ/
-計算系數;λ-三次平均伸長, cm;-三次上提平均拉力, kN;-卡點深度, m。
4.1.1 事故原因:
①水力錨的卡瓦收縮彈簧損壞導致無法收回造成管柱遇卡;
②壓后封隔器膠皮無法正常解封,導致上提管柱遇卡;
③撈橋塞時沖砂不充分,導致管柱遇卡。
4.1.2 處理方法:
①壓井后,先上提下放活動解卡,所用拉力不超過鉆具及提升設備的最大負荷;
②倒扣作業。上提一定負荷,正轉從安全接頭處倒開,下震擊器解卡,若倒扣無效則進行化學切割;或使用簡易轉盤,在倒扣后下反扣鉆桿對扣,用較大的拉力進行活動解卡;
③ 仍無效后,進行鉆磨或套銑。
4.1.3 實例:Y257-3井
事故分析:該井壓井正常,上提管柱后遇阻,下放無位移。判斷水力錨卡瓦未回縮。

圖1 井下工具造成管柱遇卡
處理過程:
(1)活動解卡,上提下放管柱,處理無效;

圖2 倒扣作業問題
()2. 倒扣作業,倒扣后下震擊器,進行井下震擊解卡作業,成果解卡。起出原井管柱發現水力錨卡瓦脫落。(圖2)。
結論:造成該類事故的主要原因為井下工具質量問題。
4.2.1 事故原因
①在壓裂過程中出現砂堵未及時放噴反洗造成油管沉砂或形成砂橋;
②放噴過猛、過快,導致出砂嚴重,出現砂埋;
③壓井工程中壓井材料未充分溶解,造成管柱遇卡。
4.2.2 處理方法
①反循環洗井,觀察是否油套有通道,若無,則活動解卡;若有可進行邊洗井邊活動管柱。活動解卡,所用拉力不超過鉆具及提升設備的最大負荷,同時做好井控工作;
②若活動解卡無效,進行倒扣作業,下震擊器解卡;
③震擊無效后,套銑或探油管內砂面位置,使用連續油管進行油管內沖砂作業;
4.2.3 實例:Y254-2井
事故分析:該井在壓裂時砂堵超壓2次,砂堵后放噴。抽汲排液時,抽汲深度2 100 m,無液面顯示,關井120 h,壓力無變化(油壓0 MPa,套壓3 MPa)。初步判斷油管內被砂堵塞,環空內可能有一定沉砂。
處理過程:
1)探砂面,砂面位置為2 124 m;
2)反洗不通,裝防噴器試提管柱,未提動;
3)下沖砂小油管沖砂作業,反循環沖砂至2854.7 m,見氣顯示。
4)循環脫氣后起出沖砂小油管,沖砂處理成功。
4.3.1 事故原因
在起下管柱過程中操作工因失誤造成雜物落入環空也可能造成管柱遇阻。
4.3.2 處理方法
①活動解卡;
②測定卡點;
③根據卡點位置及活動解卡過程,判斷落物類型;
④根據落物進行倒扣或切割,再下相應的打撈工具或套銑工具。
4.4.1 事故原因
由于地層運動或其他原因造成套管損壞、變形造成管柱遇卡。
4.4.2 處理步驟
①倒扣或切割;
②下修復套管工具或鉆磨工具;
③修復后打撈井內剩余管柱。
(1)為防止壓后管柱遇卡,使用質量較好的防砂井下工具;
(2)防噴過程中嚴格控制出砂,在壓力高時嚴禁無控制防噴;
(3)在起下管柱過程中切忌粗心大意,防止井內落物,一定要使用自封;
(4)在壓井配液過程中必須充分循環,使其壓井材料充分溶解,避免入井后卡鉆;
(5)在解卡作業中若井內有循環通道洗井必須充分;
(6)起管柱時,可先緩慢下放5~6 m,再上提管柱;
(7)磨鉆或套銑較長時間無進尺則需停止作業,分析情況,防止套管損傷。
[1]周紅,關振良.實用油藏工程[M].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4.
[2]楊濤,等. 關于《氣井試氣工藝規程》的應用及探索[J]. 天然氣工業, 2005, 25 (10): 85-88
[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含硫化氫油氣井安全鉆井推薦作法SY/T5087-2005[S]. 北京: 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5.
[4]羅瑞振,韓建紅,等. 高含硫氣田試氣作業的安全措施與管理———以普光氣田為例[J] . 天然氣工業,2009,7 (29):113-115.
Discussion on Common Accidents and Treatment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Gas Test
LUO Yong, LIU Hai-bao
(Shaanxi Yanchang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Company, Shaanxi Yan'an 716000,China)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test gas work show that, with increasing of the workload, various accident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esting are also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gas testing, the common downhole accident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pipe string sticking and body falling off in the well.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dealing with accidents, under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different unsticking proces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t's pointed out that good quality sand control tools should be used, the sand production should bestrictly controlled in preventing blowout, self sealing devices should be also used in tubing string lifting and downing. These measures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accidents of gas test.
gas test process; downhole accident; treatment method
TE 357
A
1004-0935(2017)04-0392-03
2017-02-28
羅勇(1987-),男,助理工程師,陜西省延安人,2009 年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油氣開采專業,研究方向:油氣田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