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慶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以來,其縣域金融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總體呈現良性發展趨勢,但從重慶縣域金融發展來看,受近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及縣域先天地理條件制約,縣域金融在服務功能、風險控制等多方面仍存在尚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對重慶縣域金融發展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制約縣域金融發展的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政策意見。
【關鍵詞】縣域金融 問題 重慶
一、重慶縣域金融發展現狀
1.縣域金融體系逐步完善
隨著重慶經濟的快速發展,縣域金融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基本形成國有商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商業銀行、郵政儲蓄機構相結合,村鎮銀行、證券、保險、小額貸款企業等為補充的共同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并且各類金融機構的存貸款規模大幅提高。
2.縣域金融機構對農業和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不斷增強
縣域金融機構用于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資金穩定增加,貸款投向更加偏向于農村和中小微企業,且總量在不斷增加。截止2016年末,全市涉農貸款余額4677億元,同比增長6.9%;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659.7億元,同比增長10.5%,小微企業貸款戶數22.3萬戶,同期增加4429戶
3.縣域金融機構經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互聯網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降低了縣域金融機構的經營成本,拓寬了金融產品營銷渠道,增強了與金融服務需求者之間的有效溝通,快速推動金融機構內部管理方式變革的同時增強了縣域金融機構的盈利水平。
二、重慶縣域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農村金融供需不均衡,資金外流嚴重
一方面,農戶在金融機構中的存款大于貸款,且存貸差距較大;同時縣級商業銀行利用網點優勢吸收大量農村儲戶資金,但出于經營戰略需求不斷縮減信貸業務。另一方面,部分資金經縣域金融機構拆借、購買金融產品、向城鎮優質客戶貸款而流出農村,造成農村現代資金供給不足。
2.金融生態環境不佳,潛在金融風險加大
一是農業保障體系不健全,農業抗風險能力不足,一旦遇到較大的自然災害,就會導致信貸資金無法回收。二是縣域信用擔保機構發展速度緩慢、擔保能力較弱。只有少數優質的縣域企業可以從銀行獲得貸款。三是民間金融活躍但缺乏相關制度進行規范,成為金融風險點。四是縣域房地產市場的興起帶動大量信貸資金流入,帶給金融機構較高收益的同時也威脅金融機構信貸資產的安全。
3.金融業發展結構不平衡
近幾年,重慶縣域銀行類金融機構發展迅速,但融資方式也仍以銀行貸款為主,融資結構不平衡,社會融資模式單一。縣域居民接受多元化投資及風險分散的投資意識不足,理財依賴銀行系統,縣域保險和證券行業發展遲緩。同時會計、法律、評估等于金融業務密切相關的中介服務體系薄弱,業務水平尚待提高。
4.縣域金融機構盈利能力受利率市場化水平提高的沖擊
縣域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利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提高,農戶土地和產權的明確,村鎮銀行的進入,信貸市場的競爭程度將不斷提高。對當前執行較高利率和定價能力不高的涉農金融機構必然會造成沖擊。
三、促進重慶縣域金融發展的對策思考
1.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
重慶縣域金融的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在維護縣域金融市場有序競爭的條件下,引進并扶持有實力有能力的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等小型金融機構進入縣域,打破原有國有商業銀行壟斷地位,引導民間資金合法合理流動。通過銀企對接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將吸收的存款更多地用于縣域經濟發展。
2.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創建良好的金融運行環境
一是盡快建立和完善農戶和中小微企業貸款擔保體系,以緩解縣域農戶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壓力;盡快建立和完善農戶和中小企業貸款保險機制,鼓勵保險機構開展涉農保險,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障,降低經營風險和損失。二是改善融資模式,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支持企業進入三板和四板資本市場融資;支持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融資。三是建立和完善規范民間借貸的法律法規,加大對非法民間借貸的打擊力度,搭建民間融資合法平臺,維持正常進入秩序。四是培育和引進會計審計、法律服務、資產評估、投資咨詢、保險經紀等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形成功能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務體系。
3.發展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牢筑普惠金融理念
重慶縣域金融機構應當主動結合重慶縣域經濟的實際,結合農合和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特點和信貸需求,在風險可控、有法可依的情況下拓寬抵押擔保范圍,推廣票據貼現、土地使用收益權、農村住房產權、林權等新型金融產品;開展投資銀行業務,建立股權投資基金,為中小企業發行企業集合債、集合票據等新型債務融資工具提供中介服務;證券公司在縣域設立分支機構,為符合上市要求的中小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服務,促進企業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米媛媛.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研究[D].石家莊: 河北大學,2015.
[2]王兆華.基于體系重構的陜西省縣域金融發展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注:本論文為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科研課題(課題名稱:金融服務創新促進重慶縣域經濟增長的模式選擇,課題編號:2014kykt009)成果論文。
作者簡介:廖飖霏(1987—),重慶北碚人,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農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