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玲
【摘要】分層次教學是技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依據現(xiàn)階段技校語文教學工作實施情況,結合近年來分層次教學方案的特點,分析目前技校語文教學現(xiàn)狀,結合實際需求,提出有效的分層次教學方案,以此提升技校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技校語文 分層次 教學 學生
分層次教學就是指學校依據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將其劃分為多個群體,設定多樣化的教學方向,結合多種教學方案,實施分組教學,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學習到知識和操作能力,最終符合社會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實現(xiàn)教學設定的目標。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背景下,實施分層次教學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技校語文教學課堂現(xiàn)狀
其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分析學生。技校中學生素質一直都是教學工作關注的影響因素,除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目標不明確等因素外,很多學生對于語文科目并不陌生,學習語文知識已經有十多年,但是學生在語言表達、詞句以及文字書寫中存在錯字、邏輯不通等問題。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分析表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認真閱讀過偉人的作品的學生只占百分之九點八、偶爾讀的占百分之二十五、從沒有閱讀過的占有百分之六十五點二,學生更愿意閱讀一些鬼故事、虛幻小說或者是言情小說等。雖然書籍的形式多樣化,但是對于學生而言這些“快餐文化”讓學生獲取的知識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是分析教師的教學工作。其主要分為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實施的教學方案過于單一。現(xiàn)階段,雖然語文教學工作受到新課改的影響也得到了有效的改革,傳統(tǒng)意義上的灌溉式教學方案應用率逐漸降低。但是很多課堂教學還是依據以往教學工作中的講述為基礎,沒有增加提問和探討的次數,若是教學工作中沒有學生參與其中,或者是阻礙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是難以達到教學目標的;第二,實際教學課堂中講述的知識只停留在教材的表層,沒有關注深層次的語感培養(yǎng),這對于實際語文教學工作而言,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構建深刻的、正確的語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也只是一知半解。
二、分析技校語文的分層次教學
(一)語文教學需要遵守的原則
結合教師真實的情感,對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密切關注,是教師教學中需要與學生構建的關系。對于教師而言,依據情感為樞紐,指導學生構建“人人都可以成功”的教學觀念;對于技校學生而言,學習語文也是引導其構建自信心的關鍵。若是沒有正確的“學生觀”,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會融入過多的主觀情感,這樣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由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依據自身的成長過程要求技校學生,更不能降低自身的資質。教師需要在了解技校學生的基礎上,發(fā)掘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且給予支持和指導,提升學生學習和成長的信心,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深入貫徹“各個成功”的教學觀念。堅定學院的學生都具備潛能,尊重他們、依據熱情和樂觀的心態(tài)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引導其放棄被遺忘的學習心態(tài),重新拾起自己的信心。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引用分層次教學方案,可以結合那些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問題,讓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回答基礎問題,讓學習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解答深度的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的目標。課堂上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技能,促使學生感受到自己進步的喜悅,明確自己的長處,不斷提升自身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二)對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和認識
其主要是從以下幾點分析:第一,提升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和可承受度,注重教學的豐富性和興趣點,以此,滿足課堂教學目標。語文教學工作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能力,如口語表達能力、閱讀以及寫作能力等,要想達到這一要求,只依據一本語文書是難以達到目標的。同時,不但要保障課堂教學工作的豐富有趣,還要讓學生自主參與其中,這也是教學工作的重點。依據“趣”的形式,結合“符號操作”為實際內容,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例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上課之前花費兩分鐘為學生講述一個笑話或者是經典故事。這樣有助于掌控學生的注意力,再結合事后設計豐富的作業(yè)可以讓學生自主搜索素材,并且這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主要是讓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社會新聞、影視評論以及笑話等知識,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走向講臺自主講述自己搜集到的素材,從而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寫作能力等。第二,構建新式的課堂,完善教學知識,滿足社會的需求,培養(yǎng)對社會有用的綜合性人才。語文教學是一項獨特的課程,因為其本身提供了滿足學生生活需求的技能,凈化了學生的心靈。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應用的需求,設定教學知識,展現(xiàn)實踐教學的意義,訓練學生需要具備的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全面結合課堂環(huán)境,設計與生活相關的平臺。第三,增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施,將教學工作延伸到課外,展現(xiàn)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知識可以激發(fā)自身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古語有云“世事洞明皆學問”。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掌控拓展學生思維的活動,有方案、有方向的引導學生向著豐富多彩的課堂外的活動發(fā)展,如社會調查、問卷分析等專業(yè)社會活動,從而增加教學工作的實踐性和目標性。
實施生活中的語文活動,關注學生群體的自學形式,支持學生獲取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最新的、有趣的語言展現(xiàn)形式,轉載、模仿或者是背誦都在課堂中用心學習語文知識,在生活中深入學習和發(fā)掘語文的知識,這樣不但加大了課堂內外的溝通,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此達到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
結束語:總而言之,提升教學工作質量和社會對教育事業(yè)最大的期望,依據分層次教學,可以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達到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語文學科的分層次教學有助于引導學生抵抗學習中遇到的拒難心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不同階段的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基礎,提升實際語文教學工作的質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黃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次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肖木貴.淺談技校擇校生的語文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17.
[3]曹海雁.淺談如何開展技校語文教學工作[J].職業(yè),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