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偉 毛 偉
(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無錫 214100)
臨床上通常會使用常規西藥進行治療慢性腎炎,但是臨床療效不容樂觀[1],所以為有效提高其治療效果,本院對60例慢性腎炎患者分組分別采用常規西藥治療以及再增加黃芪健中湯加減治療,對兩種方式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如下。
選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慢性腎炎患者總計60例,將60例慢性腎炎患者以計算機表法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27~58歲,其中觀察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28~58歲,平均年齡(40.51±4.68)歲,平均病程(4.52±0.25)年;對照組,男25例,女5例,年齡29~56歲,平均年齡(41.68±3.45)歲,平均病程(2.85±1.62)年。兩組患者在各項指標上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均符合慢性腎炎臨床診斷標準;(2)患者有水腫等臨床癥狀體征表現。
對照組患者使用的治療方式為常規西藥治療,予氫氯噻嗪對水腫進行控制,降壓類藥物控制血壓,并且使患者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日常飲食以低蛋白飲食為主。
觀察組使用的藥物為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再增加黃芪建中湯治療,以黃芪,茯苓,車前草,蛇舌草,雷公藤,山茨菇,穿山龍,黃蜀葵,制僵蠶,全蝎作為基礎藥方,如果患者具有腎功能不全的現象,需要加入黃芪,藿香,佩蘭,大黃,首烏,貓爪草,積雪草,五靈脂,三棱,莪術。對于腎陰虛患者加用女貞子、枸杞以及石決明,將上述草藥煎服,然后將其中的藥渣清除,添加飴糖融化,每天需要服用一劑,需分三次服用,以十五天為一個療程,在患者需要連續接受治療三個療程的治療后,對患者的病情改善情況進行評估。
以兩組患者在用藥6周后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腎功能情況作為主要評價標準。
將數據輸入至SPSS17.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治療總有效率例數以率作為描述形式,檢驗方式為χ2檢驗,腎功能情況以均數(x±s)標準差作為描述方式,t檢驗,p<0.05表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在觀察組的30例患者中,顯效例數為10例,有效例數為18例,無效例數為2例,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3.33%;對照組中顯效例數為8例,有效例數為14例,無效例數為8例,治療總有效率達到73.33%。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3200,P=0.0376 < 0.05),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情況:觀察組的腎功能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情況對比
中醫理念將慢性腎炎的主要癥狀歸納為腰痛、水腫,主要是由于正氣虛損以及脾腎兩虛引起的,淤血也有可以推動病情發展,使患者的腎功能減退,因此在中醫治療中,以通腑降濁、活血為主,達到治本的目的[2-5]。在本次治療中,觀察組采用黃芪健中湯,其功效為溫補氣血,緩急止痛,主治脾胃虛寒,中氣不足證,虛勞里急,諸不足。使用黃芪健中湯加減治療慢性腎炎,黃芪等藥物具有溫運脾陽的作用,并且藿香、佩蘭等藥物對氮質血癥有著顯著療效,以上藥物一起使用,可以消除患者的水腫現象,促進腎功能的恢復[6]。
此項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使用黃芪健中湯加減治療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及腎功能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表明,黃芪健中湯加減治療慢性腎炎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還可以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各項指標,建議推廣應用。
[1] 全紅.黃芪健中湯加減治療慢性腎炎的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0):797-798.
[2] 姚麗,朱福龍.黃芪健中湯加減治療慢性腎炎的療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46):164-165.
[3] 吳松梅.慢性腎炎從虛實辨治的體會[J].中國民間療法,2011,19(2):62.
[4] 郭禮,劉麗娟.吳潤秋教授論治慢性腎炎驗案舉隅[J].中醫藥導報,2012,18(7):80-81.
[5] 賀小雪,葉學鋒,張嬿,等.慢性腎小球腎炎血尿的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J]. 環球中醫藥,2012,5(9):713-716
[6] 馬光明.黃芪健中湯加減治療慢性腎炎46例[J].河南中醫,2012,32(10):1383-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