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虹
(云南省臨滄市第二人民醫院,云南臨滄 677000)
產后出血是常見產后并發癥,也是造成產婦分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約有90%以上的產后出血都是由于子宮收縮乏力造成的[1]。因此,給予產婦合理使用促進子宮收縮藥物對控制產后出血有明確效果。本文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診的產后出血產婦105例,對其分別使用催產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效果如下。
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診的產后出血產婦105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使用藥物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53例,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29.3±6.3)歲,其中剖宮產25例,陰道分娩28例。對照組患者52例,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29.6±6.1)歲,其中剖宮產25例,陰道分娩27例。兩組患者的常規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產婦在娩出胎兒后,靜脈注射5%葡萄糖溶液500 mL+20 U縮宮素。
觀察組剖宮產產婦于術中直接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陰道分娩產婦臀深部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若子宮收縮不明顯可間隔15~30 min后再次注射,注射總劑量應低于2 mg。
顯效:給予藥物治療后15 min內子宮出現明顯收縮反應,陰道出血量減少;有效:給藥30 min后子宮有所收縮,陰道出血量有所減少;無效:反復給藥后,子宮收縮不明顯,陰道持續出血,需進行手術治療。
本次研究中獲得的所有數據均使用統計學意義SPSS19.0加以分析,其中止血時間和出血量等計量資料使用(x±s)表達,采用t檢驗;治療效果使用計數資料(n,%)表達,χ2檢驗,p<0.05時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止血時間和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和出血量對比(x±s)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1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53%(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例(%)]
造成產后出血的原因多種多樣,如胎盤因素、軟產道損傷、子宮收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等,其中子宮收縮乏力是最主要的原因[2]。當產婦如存在多胎妊娠、巨大胎兒、妊高癥等出血高危因素時,發生產后出血的機率非常發大。產后出血如果沒有給予及時的處理,產婦的生命安全會受到很大的影響[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主要成分是天然前列腺素,其在人體中的半衰期長,生物活性強,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藥物效果,通過對妊娠平滑肌的刺激,充分發揮止血效果,對于治療終止妊娠和子宮收縮乏力造成的頑固性產后出血效果[4]。縮宮素一直以來都是臨床上治療宮縮乏力的常用藥物,但是縮宮素具有明顯的缺點,即只能刺激子宮上端收縮,當受體位點飽和后,即便增加藥物劑量也不會在發揮作用,且大量使用縮宮素容易造成水鈉潴留、高血壓等不良反應,對于縮宮素不敏感的患者而言,使用縮宮素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還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5]。本文對比了縮宮素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結果顯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患者的止血時間和出血量明顯低于使用縮宮素,說明與縮宮素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更明確。
綜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治療產后出血的作用顯著,能夠明顯控制出血程度,縮短止血時間。
[1] 梁文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中的預防和應用[J].中國急救醫學,2015,35(z2):55-56.
[2] 張永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四川醫學,2014,35(3):356-358.
[3] 汪新妮,彭幼,朱燕虹,等.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婦剖宮產術中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2,33(5):696-697.
[4] 褚愛琴,許麗萍,潘珍珍,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中的預防及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1):156-157.
[5] 文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產后出血高危因素預防性使用的效果探討 [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6,32(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