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陶高鑫 謝成剛 劉 榮
(新疆兵團第七師醫院,新疆奎屯 833200)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血糖,因此,控制疾病的關鍵需患者是否能夠按照醫囑進行服藥,且長期服藥出現的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傷害不應忽視。有研究顯示[1],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標準化的藥學服務,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均符合臨床有關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例。研究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53~78歲,平均年齡(61.24±2.17)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36±1.27)年;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1.59±2.04)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71±1.35)年;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進行常規用藥,告知藥物的服用次數、方法等,研究組進行用藥干預,具體由臨床藥師進行藥學干預,具體為:(1)建立檔案: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藥學評估,詳細詢問患者藥史、過敏史、病史、家族史等,并擬定干預方案;(2)用藥指導:對確定治療的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向患者講解藥物的類型、方法、用量等;并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與醫師溝通,對藥物的類型與劑量進行調整,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3)藥學監護:患者在住院期間,加強對其進行藥學監護,重點觀察藥品的不良反應、多種聯合用藥的患者與特殊體質的患者,并使用恰當的語言告知患者,讓其做好心理準備,以防因出現不良反應而降低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此外,患者出院后應告知患者按照醫囑服藥的重要性。
(1)分析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以我院自設的用藥依從性問卷調查表進行分析,所有問題均回答“否”為優;回答“否”達70%以上者為良;回答“否”達70%以下者為差。(2)分析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
采用SPSS 19.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優良率為88.0 %,高于對照組的68.0 %(χ2=6.12,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用藥依從性[例(%)]
研究組中,有5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發生率為10 %(5 / 50);對照組中,有11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發生率為22 %(11 / 5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χ2=4.26,p< 0.05)。
糖尿病為終身性疾病,需長期服用藥物,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2]。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提高對于患者的預后意義重大。藥學干預是現代醫療服務的重點,是專業藥師很開藥學相關知識的教育與指導服務,如藥品的用法、劑量、時間與次數等問題,可為患者提供安全、經濟的用藥需求,從而降低臨床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3]。本文中,臨床藥師通過對患者建立健康檔案、用藥指導、藥學監護等,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優良率為88.0 %,高于對照組的68.0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可知,藥物干預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分析原因可能為:藥品干預后加強了患者對于糖尿病的認識,對于其糾正不良用藥習慣有促進作用,并按照醫囑進行服藥,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1] 邱慧勇,王素芬,藍金全.藥學干預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影響[J]. 北方藥學,2014,11(6):28-29.
[2] 曾曉紅,吳滌心,傅存冀.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藥品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1):124-126.
[3] 湯琴芳.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治療效果的影響 [J]. 常州實用醫學,2017,33(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