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素彥 劉 芳 佟 飛
(1.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河北邯鄲 056001;2.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河北石家莊 056002)
對于危重癥患者而言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疾病,雖然近年來對于AKI的治療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臨床上危重癥合并AKI的患者死亡率仍然較高。對于危重癥患者早期的AKI診斷與治療干預是降低AKI發生率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1]。
研究資料來自于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ICU病房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6名急性腎損傷患者,排除年齡<18歲、住院時間<24 h者、慢性腎功能不全等情況的患者。其中,男435例、女291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62.14±11.03)歲,實施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469例,患者的APACHEⅡ評分位于10.29~19.35分、平均分為14.82±5.38(分),ICU住院時間4~11 d、平均年齡(7.28±3.74)d,伴發高血壓疾病患者108例。
連續監測患者的尿量、血清肌酐(SCr)指標的動態變化,采用風險期、損傷期、衰竭期、喪失期、終末期腎病標準(RIFLE)、急性腎損傷網絡工作組標準(AKIN)與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標準(KDIGO)對AKI進行定義與診斷,并依據上述標準的診斷進行分組[2]。依據AKIN標準將患者分為非急性腎損傷、急性腎損傷,將AKI劃分為1、2、3期;依據KDIGO標準將AKI也劃分為1、2、3期;同理,依據RIFLE進行劃分并將AKI組分為危險期、損傷期以及衰期。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用Logistic回顧分析對三種標準診斷的AKI及分期所發生的院內死亡風險進行評估,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AKI診斷1、2、3期中KDIGO的發病率診斷數據均高于 RIFLE、AKIN 診斷標準,在 AKI診斷的 1、2、3期中RIFLE的發病率診斷數據均高于AKIN(p<0.05),見表1。

表1 RIFLE、AKIN和KDIGO標準診斷下AKI發病率[例(%)]
Logistic回顧分析表明,三種標準診斷的AKI均為院內死亡的危險因素,而且隨著AKI分期程度的加重,其發生院內死亡的風險也在增加,(p<0.05)。

表2 Logistic回顧分析
腎損傷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多種病癥均會導致腎損傷。但是,在眾多腎損傷類型中危重癥患者AKI所具有的潛在危害十分巨大,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威脅。
為加強對危重癥AKI患者的治療,有必要對其病情進行分級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目前,隨著AKI研究的發展,在對其進行診斷上所具有的標準也日益完善[3]。其中,RIFLE標準、AKIN標準是當前較為常用的判斷依據,而KDIGO標準在臨床上的使用相對較少。本研究Logistic回顧分析表明,三種標準診斷的AKI均為院內死亡的危險因素,且分期與患者的死亡風險呈現正相關性。
綜上所述,KDIGO危重癥急性腎損傷患者的診斷中靈敏度最高,可以在臨床上作為優先選用標準。
[1] 張玲,陳夢飛,楊曉明,等.血清BNP在危重癥患者急性腎損傷預警的臨床價值[J].寧夏醫學雜志,2017,39(2):114-115.
[2] 湯永靜,王菱,李昌斌,等.RIFLEAKIN和KDIGO診斷標準在百草枯中毒急性腎損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6,36(1):53-56.
[3] 黃文達.AKIN標準及RIFLE標準在嚴重感染者急性腎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9(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