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計辰,張 靜
(唐山市人民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益氣養陰法為主治療放射性口咽黏膜損傷
馮計辰,張 靜*
(唐山市人民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氣陰兩虛是放射性口咽黏膜損傷發生、發展的重要病機,治療時將益氣養陰法貫穿于治療始末,并配合其他治法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修復并調節唾液腺,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微血管及組織的修復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放射性口咽黏膜損傷;益氣養陰法;中醫藥療法
放射性口咽黏膜損傷是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中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臨床上表現為口干、咽癢、味覺喪失、吞咽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進程和生存質量。雖然中醫無此病名,但從“口瘡”“口糜”“喉痹”等相關文獻中能夠找到諸多類似放射性口咽黏膜損傷的癥狀描述及相應治法方藥,這就為有效治療放療后所致的口咽黏膜損傷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筆者通過臨床調查及病例分析發現,氣陰兩虛是本病最常見的證型,在此基礎上又兼有陰虛火旺、熱毒壅盛、氣虛血瘀、脾腎虧虛等不同證型,故治療上以益氣養陰為主,同時配合其他治法,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現分述如下。
《諸病源候論》曰:“凡脾腎不足,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外證醫案》云:“正氣虛則成巖”,所以,中醫學認為惡性腫瘤發病的根本原因是人體正氣內虛,即所謂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再加上“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病程日久終致氣陰兩虛,故氣陰兩虛是惡性腫瘤發生及發展的基本病機之一,尤以上焦病證如鼻咽癌、肺癌等頭頸部腫瘤居多。大量的基礎與臨床研究[1-2]表明,益氣養陰法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發揮細胞毒作用、促進腫瘤細胞分化及誘導凋亡、抗腫瘤轉移及逆轉多藥耐藥等多種作用機制,因此將益氣養陰法作為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原則,并貫穿于整個治療的全過程。
現階段,放射治療聯合其他治療是干預頭頸部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常規劑量和增加放射劑量后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發病率分別為97%、100%,其中嚴重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發病率分別為34%、56%[3-4]。可見,放射線作為一種熱源性、高能、穿透力很強的電離輻射,對口腔、咽喉黏膜及唾液腺形成了一種熱損傷。究其性質特點相當于外感六淫中的火熱之邪,火熱易傷津、耗氣,邪氣侵入,熱淫于內,逼津外泄,致氣隨津泄而氣耗津虧,出現體倦乏力,少氣懶言等氣虛表現;亦或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傷人體的陰氣,陰虛火旺,致局部口腔津液不足,出現口干、舌燥、咽喉干疼、味覺改變、吞咽困難等津傷陰虧的征象。因此,在臨床上治療頭頸部腫瘤放療后出現的并發癥時,將益氣養陰法貫穿于治療的始末,采用沙參麥冬湯為基本方,主要用藥為黃芪、黨參、沙參、麥冬、天冬、玉竹、石斛、茯苓、生地黃、丹參、川芎等。方中黃芪補氣升陽、托毒生肌,能夠促進口腔創面的愈合;黨參補中益氣、生津止渴,沙參、麥冬、天冬、玉竹、石斛養陰生津、補益肺胃,這些藥物相互配合,益氣有助生津,滋陰而不礙胃;生地黃滋陰清熱,丹參、川芎活血化瘀,共奏滋陰而不礙血,活血而不傷津之功;茯苓健脾寧心、抗腫瘤,與上述藥物配合共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提高放射治療療效,減輕放療毒副反應。大量臨床實踐也證實[5]應用益氣養陰生津之法可有效減輕放射性口咽黏膜反應,緩解疼痛,保障放療計劃順利完成,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1 清熱瀉火 放射線是一種熱性殺傷劑,中醫學將其歸屬為陽邪,其性燔灼、升騰,人體遭受此邪后出現局部紅腫、發熱、煩渴、焮痛等癥狀;加之火熱之邪,其性趨上,易侵害人體上部,尤以頭面部居多,故見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糜爛、牙齦腫痛等臨床表現。此即火熱極盛,傷陰耗氣,若素有陰虛者,放療后陰津更虧,陰虛火旺,故在益氣養陰的基礎上配合清熱瀉火之法,基本方為清胃黃連湯加減。若發熱者,加黃芩、青蒿、蒲公英瀉火解毒;口干偏重者,加天花粉、石斛養陰潤燥;口腔糜爛者,加金銀花、連翹、白花蛇舌草解毒祛腐。此類清熱瀉火中藥對放療后導致的口腔黏膜充血、水腫能夠起到較好的消炎作用[6]。
臨床中為減輕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應,胡成玉等[7]自擬清熱養陰方(沙參、麥冬、玄參、天花粉、金銀花、白花蛇舌草、丹參、黃芪、生甘草)治療,結果發現可有效推遲其發病時間、降低反應級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此外,普濟消毒飲或仙方活命飲加減方也能有效緩解放射性口腔黏膜疼痛,提高放療完成率[8-9]。
2.2 解毒利咽 隨著放射劑量逐漸增加,熱盛蘊結成毒,流注咽喉,傷陰灼津,出現咽喉干痛、紅腫,聲音嘶啞;熱盛血壅,血敗肉腐,出現口腔黏膜潰瘍。因此,在治療本病時輔以解毒利咽之法,基本方為五味消毒飲加減。臨證時,若咽喉疼痛、吞咽困難者,加射干、薄荷、山豆根解毒利咽;聲音嘶啞者,加僵蠶、木蝴蝶、桔梗利咽開音;口腔潰瘍者,加白及、三七、黃芩解毒生肌。
林高娟等[10]在臨床中將整體治療與局部治療相結合,采用穿心草煎水含服,使藥物直達病所,與受損黏膜充分接觸,增強局部治療作用,從而有效抑制細菌,預防感染,促進創面修復,大大降低了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發生率。路軍章等[11]采用同樣的方法,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加生甘草煎湯含漱,也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2.3 活血止痛 放射劑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后,熱毒內蘊,入舍于血,血熱互結,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運行不暢,形成瘀血;熱毒傷陰,火毒傷津,陰津耗損,陰虛則脈道失于柔潤而停滯為瘀;病程日久則正氣虧虛,氣虛運血無力,氣虛血瘀,脈絡痹阻而成瘀。故辨證施治時,常配以活血止痛之法,基本方為通竅活血湯加減。若張口受限者,加丹參、雞血藤、赤芍活血通絡。研究[12-13]表明,活血化瘀中藥不僅能夠抗感染、減輕疼痛、促進創面愈合,而且還能增加放射線的敏感性、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提高療效。
為減輕放療對唾液腺功能的損傷,王慶偉等[14]輔以活血生津中藥(玉竹、麥冬、桃仁、石斛、紅花、川芎、生地黃、熟地黃等)治療,結果發現活血生津中藥可明顯改善患者口干等不適癥狀,且有效保護了唾液腺的功能。王炳勝等[15]同樣采用活血益氣養陰中藥(丹參、雞血藤、赤芍、黃芪、沙參、生地黃等),治療后不僅顯著減輕了放射性口咽黏膜損傷,降低了咽反射敏感度,而且提高了正常組織放射損傷閾,保護了骨髓造血功能。
2.4 健脾補腎 中醫理論認為,涎為脾液,唾為腎液,涎唾為脾腎精氣所化,故病程日久,熱毒之邪深入臟腑、經絡,暗耗陰津,氣血生化之源不足,再加上患者憂思勞倦,傷及脾胃,脾胃不和,從而使津液、氣血運行失調;陰液不足,陰損及陽,終致陰陽俱虛,腎精虧損。臨床上表現為食之無味,舌動不利,面色萎黃或蒼白,氣短乏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癥狀,甚至有少數患者因吞咽困難、疼痛而不能進食,導致營養不良,機體抵抗力下降, 并發其他感染?;痉街杏悬S芪、黨參、茯苓等益氣健脾的藥物,或再加女貞子、墨旱蓮、枸杞子等滋陰補腎之品。若納食差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炒麥芽、雞內金健脾開胃;白細胞減少者,加枸杞子、骨碎補、補骨脂補腎益精。
馬群力等[16]應用金匱腎氣丸防治放療輻射損傷,顯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減輕了受放射損傷程度?,F代研究[17-18]已經證實,金匱腎氣丸有抗自由基的作用,能提高機體對損傷的抵抗性并增強其對損傷的修復能力。此外還有臨床報道顯示,使用四君子湯或六味地黃丸加減,也可以顯著降低放射性口咽黏膜損傷發生率,促進口腔潰瘍愈合,并能調整人體陰陽失衡狀態,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放射性口咽黏膜損傷在臨床上是很棘手的問題,目前西醫尚無特別有效的防治措施,而中藥對口腔黏膜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且已得到相關文獻報道[19-20]的充分證實。中醫認為氣陰兩虛是本病發生、發展的重要病機,治療上以整體觀念為指導,以辨證論治為基本原則,將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扶正與祛邪相結合,通過使用益氣養陰法配合其他治法能有效減輕患者痛苦,修復并調節唾液腺,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微血管及組織的修復愈合,提高生活質量。在本病治療中,益氣養陰、健脾補腎全力扶助正氣,“養正積自消”;清熱瀉火、解毒利咽、活血止痛盡力祛邪,“毒除正自安”,從而使機體逐漸恢復陰陽平衡、氣血充足、津液暢達,進而提高機體的抗輻射損傷能力,提升機體的免疫功能。可見,中醫藥在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并日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王曉戎, 李平. 益氣養陰法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醫藥臨床雜志, 2004, 16(4): 390-393.
[2]鄭玉玲, 馬旭輝. 肺癌中醫證治體會[J]. 江蘇中醫藥, 2002, 23(7): 17-18.
[3]SCULLY C, SONIS S, DIZ PD. Oral mucositis[J]. Oral Dis, 2006, 12(3): 229.
[4]VERA-LLONCH M, OSTER G, HAGIWARA M, ET AL. Oral mucosit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ation treatment for head and neck carcinoma[J]. Cancer, 2006, 106(2): 329-336.
[5]趙靜, 馬春玲, 支政, 等. 補益氣陰通絡生津法防治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反應的臨床觀察[J]. 時珍國醫國藥, 2016, 27(6): 1414-1416.
[6]歐明. 漢英常用中藥手冊[M]. 廣州: 廣東科技出版社, 1992: 21.
[7]胡成玉, 王海峰. 自擬清熱養陰方防治急性放射口腔黏膜反應臨床觀察[J].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08, 11(11): 1772-1773.
[8]汪躍平, 李春陽, 楊光偉, 等. 仙方活命飲加減方與西帕依固齦液治療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臨床療效比較分析[J].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1, 26(8): 1740-1743.
[9]孔嘉欣, 蘇旭春, 閆冰川, 等. 普濟消毒飲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反應[J]. 現代醫院, 2012, 12(6): 44-45.
[10]林高娟, 楊敏, 唐玉平, 等. 穿心草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反應的臨床研究[J]. 現代腫瘤醫學, 2012, 20(9): 1817-1819.
[11]路軍章, 楊明會, 崔書祥, 等. 大黃黃連瀉心湯含漱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急癥, 2004, 13(7): 438-439.
[12]王炳勝, 劉秀芳, 付顯成, 等. 益氣活血方在食管癌綜合治療中作用的臨床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1999, 19(10): 581-583.
[13]閆志剛. 云南白藥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療效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7, 7(24): 5790-5791.
[14]王慶偉, 劉宏, 喬乃安. 活血生津中藥對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中唾液腺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1998, 18(11): 662.
[15]王炳勝, 劉秀芳, 王濤. 活血益氣養陰方防治急性放射損傷的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0, 20(3): 180-182.
[16]馬群力, 王建華, 吳素芳, 等. 金匱腎氣丸防治放療輻射損傷30例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04, 20(7): 358.
[17]劉素琴. 四君子湯加減加中藥霧化吸入治療鼻咽癌放療后口腔潰瘍療效觀察[J]. 中醫耳鼻喉科學研究, 2011, 10(3): 11-12.
[18]姚偉, 馮全生, 駱建華, 等. 填補腎精對鼻咽癌放療增效減毒作用的研究[J]. 光明中醫, 2008, 23(11): 1731-1733.
[19]陳佩儀, 王謹, 劉彬, 等. 中醫藥治療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干燥癥臨床效果的系統評價[J].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 32(5): 848-852.
[20]白建平, 徐凱. 中醫藥治療放療口咽黏膜反應回顧[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05, 5(4): 92.
Supplement qi and nourishing yinin the treatment of radiation oropharyngeal mucosal injury
FENG Jichen, ZHANG Jing*
(Tangshan People’ s Hospital, Tangshan 063000, Hebei Province, China)
Qi and yin defi ciency is the important pathogenesis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adiation oropharyngeal mucosal injury. Numerous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ed that supplement qi and nourishing yin has been existed during the entire course, which cooperated w ith other treatments can relieve the pain of patients, repair and adjust salivary glands, improve local m icro circulation, promote healing of capillary and tissue repai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adiation oropharyngeal mucosal injury; supplement qi and nourishing yin; Chinese medical therapy
R276.8
A
2095-6258(2017)03-0405-03
2016-10-09)
10.13463/j.cnki.cczyy.2017.03.020
馮計辰(1962 -),男,大學本科,主要從事中醫藥治療腫瘤的研究。
*通信作者:張 靜,女,碩士研究生,電話-13313151205,電子信箱-woniu.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