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浪
幾個月前,好萊塢影星朱莉突然宣布與皮特離婚。此前兩人極具表演性質(zhì)和轟動效應的互飲鮮血、情侶文身,等等,也擋不住婚姻的消釋、情感的疏離。
當初,這對“模范夫妻”經(jīng)歷了9年的戀愛長跑后,是在世人的“催婚”下終于邁入了婚姻殿堂。
朱莉和皮特曾經(jīng)如此恩愛,以至于讓那些流連在愛情和婚姻大門之外的人堅信愛情可以像鉆石一樣“恒久遠”。而12年銅墻鐵壁般的兩情相守竟然一瞬間灰飛煙滅,令人無限唏噓。
事實上,愛情和婚姻,并不是一對孿生姐妹。愛情是短暫的沖動,婚姻是動蕩的存在。這個世界上少有長久的愛情,也少有堅如磐石的婚姻,境遇變了,一切都可能改變。不變的,是你對待愛情、婚姻的態(tài)度。
買房離婚,上學離婚,拆遷離婚,多生孩子離婚,做官離婚,避牢獄之災離婚……時下的中國,離婚,越來越無關(guān)感情。是不是國人的婚姻越來越缺乏乃至沒有了感情?婚姻越來越淪為功利的工具,被各種利益玩弄于股掌之間?
中國人,為什么越來越不愿意談?wù)搻矍榱耍繍矍槭钦l的事?兩個人、兩個家庭、兩個家族?牽扯的人群越多,范圍越廣,愛情越不長久。就像功能強大、包羅萬象的一件電器,一不留神就壞了。構(gòu)造越復雜,系統(tǒng)越不穩(wěn)定。
從西方的經(jīng)驗和中國的現(xiàn)實看,當代社會,婚姻越來越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巨大風險,婚姻穩(wěn)定的基礎(chǔ)已經(jīng)無限接近“沙化”,社會普遍蔓延的夫妻間的信任危機不斷蟲蝕已經(jīng)亞健康的婚姻肌體。而這,是婚姻大廈傾覆的最大威脅。
所以,婚姻,很大程度上跟博彩一樣充滿變數(shù)。在這個趨勢下,誰還敢結(jié)婚?
“面條”是女兒的昵稱。她進入大學的第一天,我就明確對她表達我的愿望:不希望你談戀愛。我的依據(jù)是:一、你們90后的世界觀還在形成期,非常不穩(wěn)定,不具備擇偶的理性認知基礎(chǔ);二、你們應對不了情感的挫敗,會負面化心理、學業(yè)甚至對社會、人生的看法;三、浪費大把的寶貴時間,嚴重影響學業(yè):即便青春像衛(wèi)生紙,用著用著也會覺得不夠用;四、校園愛情多半沒有善終。戀愛對象天南海北,畢業(yè)時勞燕分飛,離校之時就是愛情湮滅之日,我絕對不看好異地戀,因為它的情感障礙太多了。說這句話時,我觀察到面條絕對表現(xiàn)出了“左耳進右耳出”的狀態(tài)。當然,說實話,我也沒有把握女兒會聽我的話。
事實上,大學四年面條沒有談一場戀愛——雖然不乏北大研究生追求。
哲學家魏寧格早就告誡我們:愛,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預謀著背叛和死亡?;橐鍪橇硪环N囚禁。
性、愛情和婚姻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性是生理學,追求的是快樂;愛情是美學,追求的是理想;婚姻是社會學和經(jīng)濟學,追尋的是現(xiàn)實。而倒霉的婚姻卻需要把這三個天壤之別的東西結(jié)合起來,可見困難之大。
還有一個要命的現(xiàn)實問題:婚姻圍城的最大難處在于,我們是和對方的優(yōu)點談戀愛,卻和對方的缺點生活在一起。而這,基本是無法調(diào)和的。家庭的幸福需夫妻共同努力,而破壞它,一人就足夠了。兩個人的感情就像織毛衣,建立的時候一針一線,小心而漫長,而拆除的時候只需輕輕一拉。
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幾乎無解的難題。
婚姻之復雜,不是一般人能從容應對的。戀愛時,婚姻好像是兩個人的事;結(jié)婚后,是兩家人和兩個家族以及其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的事;離婚時,又變回兩個人的事。虛幻縹緲,捉摸不定,搞定它,需要多高的智商?。?/p>
所以,婚姻,如果你還沒準備好,還是暫緩執(zhí)行吧。
進入不惑之年后,我對婚姻的四個境界——可心,可過,可忍,可惡——有越來越深刻的思考:婚姻是一個紡錘,“可心”和“可惡”占據(jù)細小的兩端,分別占據(jù)一成的份額;而“可過”和“可忍”占據(jù)了肥大的中間,分別占據(jù)五三或四四的份額。
婚姻越來越充滿兇險。其所裹挾的偶然性幸福和必然性苦難,降低了人們嘗試婚姻的勇氣和維護婚姻的信心。所以,與其被可能的兇險所驚嚇,或被度日如年的糟糕婚姻所束縛,不如不結(jié)婚,孑然一身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不是自私,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負責。既然你無力維護一段還算過得去的婚姻,就更沒有權(quán)利把痛苦傳導給下一代。
而獨身,在未來2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nèi),將成為一種更加時尚、更加自由、更被社會容納的人生選擇。不受婚姻的羈絆,不受情感的刺激,不受兒女的牽掛,隨心所欲,自由飛翔。至于有人強加的“種族延續(xù)”和“民族利益”的大任,還是交給那些愿意多生的有“責任感”的夫妻吧。
我對23歲的面條說,你未必非要在婚姻中討生活,如果沒有遇到真正動心的,不要湊合,寧缺毋濫,因為,那是個要和你每天相處十幾個小時的人,你的幸福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人。你結(jié)婚,我支持;你不育,我支持;你離婚,我支持;你不婚,我同樣支持。無論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現(xiàn)在,面條在異國他鄉(xiāng)求學,我不知道她的“那個人”在哪里,會不會遇到,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急,更不催。
任何一個還算明事理的所謂“剩女”的父母,實在沒有必要“天天為女兒嫁不出去發(fā)愁”,這是徹頭徹尾的杯弓蛇影、杞人憂天。須知,在時下這個離婚時代,所有的女兒,不會因為嫁出去了而多一分幸福;同樣,也不會因為沒有嫁出去而多半分痛苦。因為婚姻,可能是天堂,更有可能是地獄。
結(jié)婚,不再是人生之必需。這個時代,就像做父母的沒有權(quán)利再說“爸爸媽媽是為了你才不離婚的”一樣,“爸爸媽媽是為了你的幸福才催你結(jié)婚的”最好也不要說了,因為你似乎沒有權(quán)利這樣說了。
把婚否、何時婚,徹底交給孩子,這本來就是他們自己的私事,相信他們比我們做得更好,做輕松而可愛的父母吧!
(摘自《中國青年報》 圖/黃煜博)本欄編輯:竹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