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流湘
1944年冬,盟軍完成了對德國的鐵壁合圍,整個德國籠罩在一片末日的氣氛里,經濟崩潰,物資奇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更糟糕的是,由于德國所處緯度較高,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沒有足夠的燃料的話,根本無法挨過漫長的冬天。
據說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許老百姓上山砍樹。然而政府并沒有任由市民去哄搶,而是認真地做出了部署規劃,先由政府部門的林業人員在林海雪原里拉網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殘的劣質樹木,做上記號,再告誡民眾:如果砍伐沒有做記號的樹,將要受到處罰。在有些人看來,這樣的規定簡直就是個笑話:國家都快要滅亡了,誰來執行處罰?可是認真的德國人忠實地執行了這個沒有任何強制約束力的規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全德國竟然沒有發生過一起居民違章砍伐無記號樹木的事。
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使得德國人在如此糟糕的情況下,仍能表現出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自律?答案只有兩個字:認真。因為認真是一種習慣,它深入每一個德國人的骨髓中,融化到血液里。因了這兩個字,德意志民族在經歷了二十世紀兩次毀滅性的世界大戰之后,又奇跡般迅速崛起。
(摘自《時代青年》 圖/黃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