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國家農業部等9部委召開2017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暨農資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發布會后,吉林省農委牽頭組織省公安、工商、質監等農資打假工作相關的12個部門共同召開了2017年全省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全省各級檢察院、法院、農業、公安、工商、質監、發改、水利、金融辦、畜牧、雙打辦等部門的有關領導和負責同志分別在各個分會場參加了會議。會議就我省農資打假工作進行了部署,旨在動員各方面力量,迅速掀起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高潮,推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確保放心農資下鄉入戶到地。
2016年,我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扎實開展。農業、公安、工商等部門通力配合,打掉了一批制售假劣農資的黑窩點,曝光了一批農資違法典型案件,建立了一系列案件查辦、信息公開、信用征集等好的工作機制。全省各級農業部門和執法人員,深入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和農資市場開展專項檢查,通過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嚴厲打擊了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資違法行為,有效保障了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會議強調,2017年我省將突出農資打假專項行動的重點,全面加強源頭治理和市場監管。以備春耕、秋冬調運、田間管理等農資生產經營和使用的高峰時期為重點監管時段,以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農機為重點監管種類,以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集散地、區域交界處、城鄉結合部市場和農資展銷會為重點監管區域,以大中型農資生產經營企業、運銷大戶為重點監管對象,以非法流動商販、制售假劣農資黑窩點為重點打擊對象,對農資問題突出、反復發生、群眾投訴強烈、市場秩序混亂、假劣農資重大案件多發的地區要組織精干力量實行集中打擊和督查督辦。
會議要求,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履行農資生產經營行政許可職責,嚴格許可條件和標準,規范審批流程。各級農資監管部門要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的要求,加大日常巡查和監督檢查力度,對市場流通量大、有明顯質量嫌疑、存在安全隱患的農資產品,要進行重點抽查和專項檢查。繼續抓好毒鼠強、百草枯和金剛烷胺等禁限用和停止使用類農(獸)藥的清查清繳工作,防止危害發生或反彈。要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從嚴打擊違法行為。對上級交辦、群眾舉報投訴或群眾反映強烈的涉案線索,要實行掛牌督辦、限期查辦;對媒體曝光的涉案線索,要積極主動介入調查處理;對相關部門移送的案件、監督抽檢中發現的涉案線索,要及時固定違法證據,認真查處。對制假售假涉及面廣、數額巨大、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及社會關注的重點案件,要及時成立專案組,限期查辦,一查到底,必要時各級農業部門要主動聯合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共同調查處理。
要強化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行聯合懲戒。2017年,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推進信用信息體系在農資監管領域的建設、完善和應用,整合農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加強與工商、金融辦等部門開展信用信息數據對接工作。要建立信用信息披露機制,依法及時披露農資生產經營主體違法失信信息。對信用缺失的生產經營主體,要及時發布相關信息,通過媒體或在農資集中經營場所曝光其違法經營行為,提高其失信成本,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要創新檢查管理方式,提升打假執法能力和效率。一是創新檢查抽查方式,向“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方式轉變。對抽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加大懲處力度,形成有效震懾,增強市場主體守法的自覺性。二是強化檢打聯動,行業管理、綜合執法和質量檢測三方面機構要在農資打假工作中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檢打聯動工作機制,明確程序、標準和任務要求。三是全面推行執法監管信息化,應用好“吉林省農業綜合執法信息系統”,加強假劣農資案件辦理信息與“雙打行刑信息共享平臺”、“吉林省信用信息體系平臺”等信息系統對接,實現信息互通共享。
會議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資打假監管工作的領導,加強與檢法、公安、工商、質監等各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積極履職,勇于擔當,依法行政,確保專項治理行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