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水果是泰國重要的農產品經濟結構系統的支柱產業,其中榴蓮是泰國第二大出口水果。目前在泰國的幾乎所有地區都有擴大生產和增加種植面積的發展趨勢。雖然榴蓮的出口率有所上升,但還沒有滿足生產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在旱季中期的榴蓮集中上市季節,通常會發生由于產量過多造成滯銷或使榴蓮市場價格持續下降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通過采用SWOT分析法,對目前泰國榴蓮出口進行研究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泰國榴蓮的出口潛力。研究發現,泰國榴蓮出口的特色或優勢在于:擁有適合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條件進行榴蓮種植,并且有足夠的面積擴大榴蓮種植,榴蓮的單位面積產量高等等;而劣勢在于:受到技術知識不足的限制,種植過程中經常受到植物病蟲害的影響,并且農民通常使用傳統農作方式,生產效率較低等等。
關鍵詞 泰國榴蓮 ;出口 ;農產品
中圖分類號 S667.9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2.020
Export Potential of Durian in Thailand
LI Meilin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Abstract Fruit is Thailand's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nomic structure system, and durian is the second largest export fruit in Thailand. At present, the whole Thailand tends to expand durian production and planting. The durian export is rising, but has not m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mid dry season when most of durian rushed to the market, usually resulting in poor marketing or low price due to oversupply. In this context a SWOT analytical approach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export of Thai durian to make some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export potential of durian in Thailand. The SWOT analysis showed that export advantages of Thai durian lie in that Thailand has adequate land soil and climate for planting durian, large enough land area for durian growing and expansion, high durian yield, etc. However, the disadvantages lie in that knowledge and cultural practices in durian growing were limited, including poor disease and pest management, low yield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practice,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etc.
Keywords Thailand durian ; export ; agricultural products
水果是泰國重要的農產品經濟結構系統的支柱產業,國內市場的年總價值超過1 000億泰銖。水果每年出口價值超過370億泰銖(1 057 200 000美元)。其中榴蓮是泰國第二大出口的水果[1],每年出口價值超過150億泰銖(431 000 000美元)。亞洲的主要出口市場包括臺灣、中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2-4]。
可見,榴蓮是泰國的一種重要經濟水果。2015年1~11月[5],泰國出口的榴蓮約達381 471 t,價值超過155.63億泰銖(447 200 000美元)。而其中僅出口新鮮榴蓮的數量就達到約358 192 t,價值超過132.46億泰銖(380 600 000美元)。在榴蓮出口貿易中,中國是泰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國。
因此,通過對泰國榴蓮種植現狀進行研究分析,特別是通過SWOT分析法對榴蓮出口情況進行分析,有利于更清楚地了解泰國榴蓮貿易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從而加以改進,進一步推動泰國與中國之間的榴蓮貿易往來。
1 榴梿的生理生態特性
1.1 環境特征
榴蓮是常年生長的水果,比較適宜在熱帶氣候區種植,合適的生長溫度大約在10~46℃。有一些榴蓮品種要求種植地區每年的降雨量不少于2 000 mm,空氣相對濕度較高,大約在75%~85%,土壤pH為5.5~6.5[6]。
土壤環境條件:榴蓮生長適宜的土壤為壤土、砂壤土、砂質粘土,需要有好的排水系統和深層土壤。由于榴蓮是一種比較弱漬水的植物,需要土壤pH在5.5~6.5。因此,如果需要在沙土種植榴蓮,就需要在土壤中補充其它養分來源,需要施肥料、提供額外充足的水源[7]。
水環境條件:需要全年為榴蓮樹提供充足的淡水資源。
溫度和濕度環境條件: 榴蓮喜濕熱氣候,適宜的溫度大約為25~30℃,空氣相對濕度大約為75%~85%。而在干旱氣候區,由于空氣干燥、溫度過高或過低,以及強風等原因可能會使榴蓮樹出現枯葉或落葉的現象,造成停止生長或生長緩慢,因此不值得進行種植榴蓮的投資[8]。
榴蓮是常年生長的水果,比較適宜在熱帶氣候區種植,合適的生長溫度大約在10~46℃。
1.2 泰國榴蓮生產季節
早期泰國榴蓮市場的活躍期一般每年為4個月左右,5~6月為東部地區產出榴蓮的季節;7~8月為南部地區產出榴蓮的季節。目前,泰國榴蓮市場的活躍期有所延長,為每年的2~10月,約為9個月[9]。
1.3 榴蓮的收獲
根據榴蓮品種的不同,其成熟和收獲的時間也有所不同,需要通過觀察來積累經驗,以辨識成熟榴蓮。
(1)成熟榴蓮的果實特征
當榴蓮成熟以后,其殼色由綠色變成棕色或綠灰色,一般在樹冠陽光照射較多的榴蓮比在灌木低處的榴蓮顯現更深的棕色[10]。成熟榴蓮的果梗呈深黑褐色莖上部變大,下部出現明顯膨脹縫[11]。果殼干刺尖呈棕色,刺伸展較遠[12]。敲擊果殼或刺的狹縫,成熟榴蓮的果實聲音松曠[13]。此外,當有榴蓮果實開始成熟脫落時,其同株的榴蓮也可以進行收獲[14]。
(2)計數年齡
榴蓮的計數年齡一般用于指導計算成熟日期、進行收獲。一般來說,根據榴蓮的不同品種,年齡計數包括以下幾類:紐扣,大約90~100 d成熟;差尼,大約110~120 d成熟;長莖,大約120~135 d成熟;金枕,大約140~150 d成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計數年齡可能由于受到溫度、濕度的影響而出現誤差。如,炎熱的天氣和干旱會使榴蓮提早成熟,多雨和空氣濕度較大會使榴蓮成熟減緩[15]。
(3)收獲方法
收獲榴蓮一般采用切割的方法,注意切割刀具的清潔,一邊切割一邊用手取下,避免摔落在地。收獲后,榴蓮禁止直接放在地上,以避免接觸真菌引起果腐病,其次要在出運前檢查果實質量、測量尺寸。
2 榴蓮的產銷情況
2.1 種植情況介紹
(1)定植苗高
由于泰國氣候適宜榴蓮生長,因此全年都可以進行定植。一般榴蓮種苗的苗高達到30~40 cm時就可以進行定植了。定植時的株行距一般為3 m×5 m,土壤中需要施有機肥料促進種苗生長,比較適宜的肥料包括土雜肥、有機肥,如加入適量的石灰則效果更好。
(2)挖種植坑
由于榴蓮需要足夠的水源,因此在水源不足的地區可以采用挖種植坑的方式,更有利于榴蓮種苗的成功種植。
挖種植坑的主要步驟包括:首先挖出長約30 cm,寬約30 cm,深約50 cm的基坑;然后在坑底施入有機肥等肥料;將帶土幼苗的包裝袋切開,注意避免傷到根系;將幼苗種植入基坑并注意種植深度和根系插入土壤的情況;將土壤填入基坑并適度壓實土壤;插入木樁以幫助鞏固幼苗,避免倒塌,最后澆水使土壤充分濕潤。
(3)施肥管理
為了提高榴蓮的產量和質量,施肥過程需要嚴格控制,每年要進行規律性的重點施肥,主要包括春季施抽蕾肥、夏季施果實膨大肥和采果前肥,尤其是對于果實膨大肥的施入需要格外重視,這直接影響果實的質量。此外,在果實采摘以后還要注意深施一次有機肥,以保證土壤為新一階段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
(4)整形修剪
由于榴蓮樹具有很強的萌芽能力,因此在種植后1~2年間要注意對枝椏進行修剪整形,特別是采果后要進行及時的修剪,以保持良好的樹型,有利于后期的繼續產果。
2.2 出口
泰國作為榴蓮的大生產國和出口國,主要出口目的國是中國,出口的鮮榴蓮約占出口總量的90%。在2011~2015年,出口鮮榴蓮和其它相關產品的數量基本都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在2011年,出口榴蓮產品總量為 289 665 t,價值 55.89億泰銖(160 600 000美元)。在2015年,出口榴蓮產品總量為381 471 t,價值155.63億泰銖(447 200 000美元)。具體數據見表1。
2.2.1 鮮榴蓮出口
由表1可以看出,2011~2015年鮮榴蓮的出口數量不斷增加。在2011年,出口數量為271 948 t,價值46.62億泰銖(133 900 000美元)。而到2015年,出口數量增長到358 192 t,增長了約31%,價值132.46億泰銖( 380 600 000美元)。
2.2.2 冷凍榴蓮出口
表1數據顯示,2011~2015年冷凍榴蓮的出口數量不斷增加。在2011年,出口數量為14 323 t,價值5.66億泰銖(16 200 000美元)。而到2015年,出口數量增長為22 188 t,增長了約55%,價值19.45億泰銖(55 860 000美元)。
2.2.3 榴蓮醬出口
表1可以看出,榴蓮醬的出口數量在2011年最高,此后便呈現出較低水平的波動。在2011年,出口數量為3 071 t,價值2.29億泰銖(6 580 000美元)。2012年則大幅下降至501 t,出口量減少了近84%,價值0.44億泰銖(1 260 000美元)。而到2015年,出口數量上升至690 t,價值0.82億泰銖(2 360 000美元)。可見由于榴蓮醬屬于加工產品,因此其出口數量波動較大,并且在近年來市場需求量較低。
2.2.4 干榴蓮出口
此外,表1數據可以看出,干榴蓮的出口數量2011~2015年不斷增加。在2011年,出口數量為323 t,價值1.32億泰銖(3 90 000美元)。而到2015年,出口數量增長為401 t,增長了約24%,價值2.90億泰銖(8 300 000美元)。
可見近年來對于各種榴蓮產品,鮮榴蓮和冷凍榴蓮的出口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的,而對于榴蓮醬和干榴蓮這樣的加工產品來說,由于進口國自己也可以將滿足市場需求后的鮮榴蓮或冷凍榴蓮加工為類似產品,因此其出口需求量并不大。因此,為了迎合出口市場的需求,泰國的榴蓮種植和經銷商應當加強新鮮榴蓮的生產與品質的提高,同時也可以開發其它新產品,對出口市場加以開拓。
2.3 生產量和出口影響因素
2.3.1 生產影響因素
在2015年由于遭遇根腐病,使大量榴蓮遭到砍伐,此外,一些農民還將榴蓮種植土地改種其它植物,如:油棕、橡膠等等,因此使當年及后續一段時間的榴蓮產量有所減少。而近年來由于農產品價格回升,榴蓮出口市場的需求增長使得榴蓮種植再次發展起來,如2015年的榴蓮產量比2014年及之前幾年都有所提高。另外,近年來的天氣條件和充足的降雨量也有利于榴蓮的果實生長。隨著泰國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預計在2016年進行榴蓮種植的農民會繼續增多,很多榴蓮園擴大了種植面積,提高了產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榴蓮種植產量大幅增加,應避免榴蓮集中大量上市而造成滯銷或價格下降等問題。
2.3.2 出口影響因素
在出口貿易方面,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泰國榴蓮出口中國的價格有所增長。由于中國榴蓮進口市場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其中包含海運運輸成本,在2014年由于匯率小幅貶值,因此,泰國榴蓮出口商的運輸成本有所上升,從而引起了榴蓮價格上漲。而由于泰銖與美元的匯率變動很小,因此相對來說基本對出口沒有影響。
到2016年,泰國貨幣仍然存在貶值的趨勢,因此進一步加大了對出口運輸的影響,使出口商的運輸成本增加。然而,中國仍然是泰國的主要出口市場,因此出口商開始選擇海運出口以外的方式,如通過陸路出口,這為泰國對中國的榴蓮出口增加了新的出口通道,使中國與泰國之間的榴蓮進出口貿易沒有受到過大的影響。
3 榴蓮出口的SWOT分析
3.1 特色或優勢
泰國在榴蓮種植方面具有很多優勢,如:擁有足夠適合種植的土地面積,且氣候適宜;有足夠的備用土地以擴大種植面積;有良好的淡水資源支持灌溉種植;榴蓮種植單位面積產量高;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生產和出口;榴蓮種植區域分布廣泛,延長了榴蓮上市季節,提高了年產量;此外有多種不同的路徑進行榴蓮的出口運輸。
3.2 缺點或劣勢
由于泰國從事榴蓮種植的農民缺乏相關知識,在榴蓮種植中通常使用傳統方式,同時缺乏對生產標準的重視,因此也使泰國的榴蓮產業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農民缺乏在使用化學品加速水果成熟以及使用殺蟲劑等方面的監督和指導;盲目擴大榴蓮種植而忽視了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整體空間布局的合理性;農民使用傳統生產方法,效率低;榴蓮品質不一降低了泰國榴蓮在進口國的信譽度;由于一些農民的不良生產習慣,造成榴蓮中含有Metharmidophos農藥殘留物質;對植物病蟲害缺乏預防和控制機制;每個國家的進口法規和產品標準不同,而目前的泰國榴蓮生產缺乏相應的系統管理;此外,對于榴蓮的檢測延遲往往引起榴蓮出口的拖延,這對于鮮榴蓮的出口是非常不利的。
3.3 機會
雖然泰國的榴蓮生產與出口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但是同時也有很多進一步發展的機會。目前泰國政府對于出口業務提供了很大程度的支持,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優惠政策。而榴蓮產品的市場也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比如目前受到泰國國內和國外市場歡迎的榴蓮酥等點心,因此榴蓮產品有繼續開發的空間。同時,泰國榴蓮有長期出口的歷史,總產量的60%出口到中國,因此在中國市場和其他國家的市場擁有較高的信譽,可以通過加強產品質量控制來提高榴蓮品質,贏得目標市場的信賴。
3.4 障礙
在泰國榴蓮出口的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阻礙,除了泰國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之外,最大的阻礙來自于其它榴蓮生產國的市場競爭。據報道,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表示比較喜歡馬來西亞的榴蓮,其果肉較嫩,味道比較甜,香味也更濃郁。這加大了泰國榴蓮出口的競爭,也是泰國榴蓮種植在品種選擇上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4 結論與討論
榴蓮原產于東南亞,是一種有特別氣味的水果。榴蓮肉富含營養元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有許多微量元素(如鉀、磷、鈣等等)。此外,榴蓮也是高淀粉和糖份的水果。榴蓮口味獨特,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泰國是出產榴蓮的主要國家之一。2015年泰國出口榴蓮的數量大約為381 471 t。根據2015年榴蓮東盟出口數據顯示,泰國鮮榴蓮最多出口到中國。此外,還出口冷凍榴蓮大約22 188 t。雖然其他東盟市場也有出口但并沒有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多。總的來說,在2015年泰國榴蓮出口的總價值為155.63億泰銖(447 200 000 美元)。
可見,對于泰國的經濟發展來說,除了旅游業、娛樂業等第三產業以外,農產品市場也是泰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而其中榴蓮出口居于第二位。中國是泰國重要的水果出口市場,特別是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之后,開放后的蔬菜和水果貿易使泰國與中國的市場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和快速發展的經濟,因此是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泰國應當進一步改善和提高在榴蓮種植、加工、出口方面的相關管理,使榴蓮種植和生產更加系統化、標準化,從而在進一步占有中國的榴蓮進口市場,更好地發揮榴蓮出口方面的潛力。
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持續增長使中國人民的購買力大大增強了,因此中國市場已經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作為中國的近鄰,泰國在對外貿易方面與中國一直有著緊密的聯系,是中國長期以來的友好貿易伙伴國,中國對泰國農產品的進口享有多項優惠政策。因此泰國在榴蓮種植與貿易方面的發展也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中國進口榴蓮的需求,提高中國進口榴蓮產品的質量,豐富中國的進口水果市場構成,從而進一步促進中泰2國的貿易往來,有利于2國貿易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強·提拉. 泰中關系回顧與展望[J].東南亞南亞信息,2000(4):89-93.
[2] 泰國貿易部. 出口產品到國外[J]. 泰國曼谷,1999(11):53-56.
[3] 劉懷桔,李鎖平. 中國對馬來西亞出口蔬菜的國際競爭力分析[J]. 農業經濟問題,2010(11):47-51.
[4] 鄭淑娟. 馬來西亞榴蓮出口中國市場[J].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15(2):17-20
[5] 泰國農業部. 出口榴蓮到國外的規定、方法、條件及登記[J].泰國曼谷,2013(4):69-73.
[6] 泰國農業部. 榴蓮種植技術[J]. 泰國曼谷,2013(12):32-35.
[7] 百種植物. 泰國的水果[J]. 泰國曼谷, 2012(2):46-51.
[8] 黃循精. 泰國的榴蓮生產[J].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04(9):23-27.
[9] 泰國農業部. 榴蓮生產淡季[J]. 泰國曼谷,2012(10):31-35.
[10] Office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griculture. [EB/OL]. [2016-08-27]. http://www.arda.or.th/.
[11] Oknation. [EB/OL]. [2016-09-18]. http://www.oknation.net/.
[12] 泰國農業部. 榴蓮的產品[J]. 泰國曼谷,2004(4):102-106.
[13] How to buy durian. [EB/OL]. [2016-09-18]. http://akitia.com/.
[14] 泰國農業的力量. 榴蓮品種調查[J]. 泰國曼谷,1967(1):79-81.
[15] 泰國農業部. 泰國榴蓮和改進榴蓮品種[J]. 泰國曼谷,2008(8):61-65.
[16] Offic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EB/OL]. [2016-09-10]. http://www.oae.go.th/.
① 收稿日期:2016-10-14;責任編輯/黃 艷;編輯部E-mail: rdnk@163.com。
② 李美琳(1990~),女,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泰國水果,E-mail: udomlaktrave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