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孔令孜++尚小紅++李小紅++覃澤林
摘 要 蔬菜作為民眾們日常膳食結構中重要的一環,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廣西作為全國蔬菜主要生產的省區之一,有著氣候、水資源等方面優勢。本文通過綜合分析國內蔬菜產業概況及廣西的蔬菜產業的種植分布、品種、產業化經營等發展現狀,提出了加強產業發展戰略指引、優化種植結構、提高生產標準化水平等建議。
關鍵詞 蔬菜 ;廣西 ;現狀
中圖分類號 S63-3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2.024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Vegetables Industry
in Guangxi Province
NING Xia1) KONG Lingzi1) SHANG Xiaohong2) LI Xiaohong1) QING Zelin1)
(1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AAS, Nanning, Guangxi 530007;
2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GAAS, Nanning, Guangxi 530007)
Abstract Vegetabl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aily diet of people and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our daily life. Guangxi is one of the main vegetables producing provinces in China, and has advantages of climate, water resources in vegetables produc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domestic vegetables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planting distribution, varieties,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of vegetables in Guangxi were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which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ptimize the planting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level.
Keywords Vegetables ; Guangxi ; present status
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廣西地處華南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備良好的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在16.5~23.1℃,降水量充沛,年均無霜期284~365 d,農作物生長條件較好,適宜蔬菜的種植,尤其是秋冬菜等特色農產品。《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將廣西26個縣(區)列為蔬菜產業重點縣,作為保障元旦、春節期間全國蔬菜供應的重點區域[1]。同時,蔬菜的生產周期短、效益好,是廣西農業主導產業之一,摸清廣西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對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有重要意義。
1 廣西蔬菜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1.1 總體發展情況
2014年廣西蔬菜生產面積排名為全國第九位,具有一定的生產地位。2014年全國蔬菜播種面積2 140.48萬hm2,同比2013年增加50.54萬hm2,增長2.42%;蔬菜產量76 005.48萬t,同比2013年增長3.4%。山東、河南、江蘇、廣東、湖南、四川、河北、湖北、廣西等省區為全國蔬菜生產大省,2014年蔬菜播種面積均在100萬hm2以上(詳見圖1),占全國蔬菜面積58.54%。尤其是山東和河南,蔬菜播種面積均在160萬hm2以上。
2015年廣西蔬菜種植面積為122.10萬hm2,同比2014年增長5.03%;蔬菜產量2 732.42萬t(不含食用菌),同比2014年增長6.74%(詳見圖2)。2006年至2015年期間,廣西蔬菜種植面積年均增長3.13%,產量年均增長4.11%,發展勢頭較為強勁。同時,廣西作為“南菜北運”、“供港澳”蔬菜的重要基地,蔬菜產業發展速度較快。全區蔬菜生產區域主要分為秋冬菜、夏秋反季節菜、中心城市商品菜、丘陵及山區特色無公害蔬菜、出口創匯蔬菜、食用菌等6大商品蔬菜主產區[2]。
1.2 區域分布情況
廣西蔬菜生產主要集中于桂中、桂西北、桂北地區,南寧、桂林、玉林、柳州、百色、河池和梧州市,2015年蔬菜播種面積均在7萬hm2以上(詳見圖3),7市蔬菜面積占全區蔬菜總面積的70.98%,產量占全區總產量的71.88%。南寧與桂林蔬菜生產能力較強,播種面積均在18萬hm2以上。
由于廣西秋冬季節平均溫度較高,氣候溫和,相比其他寒冷地區具備秋冬蔬菜種植的優勢,秋冬菜生產在廣西全年蔬菜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據農情統計,2015年全區秋冬菜播種面積93.27萬hm2,占全年蔬菜生產面積的66.32%。各市秋冬菜生產中,欽州、賀州、玉林、百色、崇左市的秋冬菜生產面積在全年的占比均超過70%(詳見表1),其余市的秋冬菜生產在全年蔬菜的占比也超過50%。
1.3 品種種植情況
廣西光溫條件較好,生產的蔬菜品種也較為豐富,以白菜、辣椒、番茄等品種為主。2014年全區蔬菜播種面積超過7萬hm2的種類有5個:普通白菜11.79萬hm2、占10%;大白菜10.22萬hm2、占9%;辣椒9.10萬hm2、占8%;番茄7.26萬hm2、占6%;蘿卜7.22萬hm2、占6%(詳見圖4)。播種面積超過3萬hm2的種類有6個:萵筍4.76萬hm2、豇豆4.71萬hm2、黃瓜4.26萬hm2、大蒜3.34萬hm2、冬瓜3.19萬hm2、菜豆3.04萬hm2。以上11個蔬菜種類播種面積共68.90萬hm2,占總播種面積的57.55%。有5個種類的蔬菜播種面積減少,其中菜豆播種面積減少幅度較大,同比上年減少21.16%;萵筍的播種面積增長幅度較大,同比上年增加32.58%。
1.4 產業化經營情況
廣西蔬菜產業發展由分散型轉為集中型、基地型,由自給型逐步轉為商品型開發生產,由低投入、低效益向高投入、高效益發展[3]。近年來,全區各地在大力發展蔬菜生產的同時,不斷加大對蔬菜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呈現出農民合作社數量逐年增加、多種經營方式并存、龍頭企業帶動發展勢頭較好、品牌建設成效突出等趨勢。
截至2015年底,廣西共有果蔬農民合作社8 007家,占全區農民合作社總數的33.86%,涉及蔬菜面積5.82萬hm2。果蔬農民合作社主要分布于百色、南寧、梧州、桂林市,4市均為蔬菜主產市。廣西蔬菜產業化經營組織模式以“公司+農戶”“政府+農戶”“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戶”“專業批發市場+農戶”等為主,多種經營模式并存。以蔬菜為主業的龍頭企業不斷涌現,以加工企業為龍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也逐漸凸顯。目前,廣西己有國家級蔬菜重點龍頭企業1家,自治區級農業重點龍頭企業19家。但蔬菜龍頭企業在全區的占比較低,截至2013年底,涉及蔬菜產業的龍頭企業分別占全區國家級、自治區級的3.23%、10.44%。
近年來,廣西在品牌建設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現有田陽圣女果、欽州辣椒及黃瓜脆、荔浦芋頭、田陽香芒、容縣沙田柚等區域品牌,“嚼綠行”“壯鄉河谷”等企業品牌,“綠蕾豆角”“子彈頭黑皮冬瓜”“三口紅薯干”等產品品牌[4]。截至2015年,共有41個農產品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其中包括百色番茄、荔浦芋、覃塘蓮藕、平樂慈姑、南丹長角辣椒、劉圩香芋等。
2 產業市場基本情況
2.1 批發市場情況
2014年,全區以蔬菜為主的批發市場3個(年交易額億元以上),總攤位數1 579個,營業面積33.66萬m2,全年交易額58.07億元[5],交易額同比上年增長10.46%。2014年全區農產品批發市場16個,總攤位數12 293個,營業面積71.08萬m2,全年交易額185.24億元,含有部分蔬菜批發交易,蔬菜類攤位共計7 788個,全年交易額87.57億元。其余較大蔬菜批發交易額的市場包括桂林五里店果蔬批發市場、廣西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廣西新亞東(田東)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輻射面涵蓋周邊省份及區內。
2.2 價格變化與成本分析
各地蔬菜價格受季節影響而發生變化,以2015年廣西地區蔬菜月度平均價為例,月度平均價大于6元的蔬菜有香菇、香菜、金針菇、生姜、蓮藕和大蒜;價格介于3~6元/kg的蔬菜包括芋頭、苦瓜、豆角、西芹、韭菜和青椒,其余蔬菜平均價格均低于3元/kg。
從價格波動情況看,主要批發蔬菜中只有馬鈴薯的價格波動系數小于10,價格較為穩定;香菇、白蘿卜、生姜、芋頭、西紅柿、洋蔥、南瓜、韭菜和大蒜的價格波動系數均在12%~20%,價格波動較為穩定;苦瓜和香菜的價格波動系數均大于40%,全年價格波動幅度最大;其余品種波動系數介于20%~40%,價格波動較大(詳見表2)。
隨著土地、用工成本的增加,露地蔬菜的生產成本呈逐年增加的態勢。2015年,廣西露地蔬菜產值為404.90元/hm2,總成本為279.79元/hm2,同比2014年增長3.87%,其中生產成本253.14元/hm2,土地成本26.64元/hm2。隨著青壯年外出務工逐年增多,農村農業生產用工成本不斷上升,2015年露地蔬菜人工成本為140.56元/hm2,同比2014年增長10.15%。近年來各地積極開展土地流轉、“小塊并大塊”等項目,努力形成規模化的農業用地,間接導致農業土地使用成本的增加,2015年露地蔬菜流轉地租金為2.55元/hm2,同比2014年增長0.37%。2015年露地蔬菜凈利潤125.12元/hm2,同比2014年減少8.29%;2015年成本利潤率為2011年以來最低,為44.72%。
3 存在的問題
3.1 生產成本逐年增加
隨著農村青壯勞動力往城市的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持續減少,提高了人工費用水平,生產成本呈逐年增加的態勢。2015年廣西露地蔬菜生產成本同比2014年增長4.28%;同時,成本利潤率同比2014年減少5.93%。成本增加及利潤下降,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農民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對全區蔬菜穩定生產目標形成一定影響。
3.2 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一是部分地區的水利基礎設施老化較為嚴重。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及限制,部分地區出現季節性、工程性缺水現象。現有部分引、提水工程設施老化,損壞較為嚴重,造成引、提水量不足,灌溉面積下降,特別是秋冬季蔬菜生產用水供應能力不足。二是部分地區田間機耕路破壞嚴重。大部分田間機耕路未硬化,加之常年失修,造成農戶生產運輸困難。
3.3 組織化生產水平較低
全區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標準較低,基礎條件差,標準菜園比例較低。蔬菜生產基地集中度不夠,蔬菜生產分散,規模化產業組織化程度不高。一是以農戶經營為主體,兼營較多、專營較少;小規模經營多,適度規模經營少;種菜地塊小而分散,專業化生產較少。二是農民合作組織和蔬菜龍頭企業數量較少。多數合作組織運作和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處在初級階段,運行機制有待完善。
3.4 深加工水平較低
蔬菜采后商品化處理設施投入不足,部分蔬菜基地預冷庫、儲藏冷庫和采后商品化處理設施規模較小,較多蔬菜產品只經簡單商品化處理便直接供應市場,生產加工能力較低,導致市場議價能力不高。由于蔬菜生產可全年進行,但全區大部地區氣溫高、濕度大,間接提高了蔬菜腐損率。
3.5 防災抗災能力有待提高
蔬菜生產中經常遇到冬春長時間低溫陰雨、霜凍、春夏冰雹和暴雨、春秋干旱等災害性天氣,給蔬菜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由于全區大部分蔬菜生產是在露天條件下進行,加上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應對自然災害能力較弱[6],在高溫、持續性降雨、暴雨等不良天氣條件下難以進行正常的蔬菜生產,導致產量下降、上市量減少。同時,不同的蔬菜品種對氣候條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常出現明顯的春夏和夏秋蔬菜淡季。
4 發展對策建議
4.1 加強產業發展戰略指引
在蔬菜產業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各環節法律法規的健全、市場經營主體培育、產品質量安全及市場監管等方面,政府部門應發揮積極引導作用,做好頂層設計,鼓勵節能、節效技術的創新及開發,營造良性發展的市場環境,合理擴大蔬菜產業的規模。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10+3”提升行動方案、《廣西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等文件提出,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品種改良、品質改進、品牌創建能力,推進現代蔬菜產業健康發展。
4.2 調整優化種植結構
充分利用廣西優越的氣候自然條件,以廣西特色、優質蔬菜產品為發展重點,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對優質品種的改良力度,提升蔬菜品質;積極引進高產、抗病、耐運輸、營養價值高且適合本地種植的蔬菜品種,優化蔬菜品種結構。結合蔬菜品種生長特點,充分利用旱坡地、自然沙地等形成多元化種植,在提升單位產量的基礎上適當擴大蔬菜播種用地規模。
4.3 提高生產標準化水平
根據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集約化育苗中心和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的建設,實現蔬菜從育苗、種植、檢驗檢測到商品化處理全過程可控。重點建設工廠化育苗設施、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等冬春蔬菜供應鏈重大工程。積極推進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生產體系。通過當前大力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核心)示范區的建設,利用其規模效應和輻射效應,帶動周邊農戶的蔬菜生產發展,往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4.4 推動產銷一體化
建立蔬菜產銷聯合體,增強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構建一體化產銷鏈條,提高廣西蔬菜生產銷售能力。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和合作社積極開展“農批零對接”“農超對接”“農社對接”等各種形式的產銷對接,以委托生產、訂單農業等形式,與農產品生產企業和合作社形成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與蔬菜產銷聯合體。增強市場議價能力,有效抵御市場風險,形成產銷一體化建設。
4.5 加大全過程科技創新力度
加強先進技術在蔬菜生產、加工、運輸、銷售、檢測過程中的應用,強化技術支撐能力,提高現代化生產水平,實現蔬菜產供銷全過程的科技創新。鼓勵集約化育苗、穴盤育苗、潮汐式育苗技術的應用,推廣安全高效綠色栽培技術;加快開發具有多功能、智能化等特點的田間作業、露地栽培、儲運保鮮配套設施,提高生產過程中的防災抗災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技術水平。
4.6 提升桂菜品牌
充分利用廣西生態優勢,統一廣西蔬菜品牌形象,做大蔬菜區域公共品牌,注冊集體商標,打造區域品牌,扶持創建一批輻射帶動好、影響力大、競爭力強、具有廣西特色的蔬菜名牌產品。加強蔬菜區域品牌、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建設,擴大產品知名度,提升蔬菜產業競爭力。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和“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通過“雙微”宣傳、各大電子網絡銷售平臺,充分利用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等途徑,積極宣傳推介“桂菜”品牌,打開線上線下銷售市場,以知名度提升帶動銷售、銷售增加擴大知名度的循環模式,不斷發展桂菜品牌。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農業部.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R]. 2011.12
[2] 覃漢林,韋榮敏. 廣西蔬菜優勢區域布局及發展對策[J]. 中國蔬菜,2007(8):7-9.
[3] 黃燁偉. 防城港市蔬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 農業與技術,2015,35(16):230-231.
[4] 廣西商務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菜北運”專項規劃(2015-2025年)[R]. 2015.12
[5]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中國商業聯合會信息部. 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統計年鑒[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6] 梁祖珍,李業勇,伍永炎,等. 桂林市蔬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J]. 南方園藝,2010,21(3):13-15.
① 基金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產業經濟崗位(No.nycytxgxcxtd-03-16-1);廣西農業科學院基本科研業務專項產業經濟研究團隊項目(No.2015YT73);廣西農業科學院基本科研業務專項(No.2015YM14)。
收稿日期:2016-02-01;責任編輯/張海東;編輯部E-mail: rdnk@163.com。
② 寧 夏(1989~),研究實習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研究。
③ 通訊作者:覃澤林(1968~),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E-mail: 832682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