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林孝松+徐知宇+蘇品任+賴勇+牟鳳云



摘要:指出了城市精細化利用網格體系的構建是城市精細化利用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重慶市渝中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逐層疊加,迭代細分”的城市空間精細化利用網格體系構建方法,秉承“市區級-街道級-社區級-基礎網格”進行逐步細化劃分;在分析當前城市使用的城市管理網格、城市地價網格和土地宗地網格等類型基礎上,提出了渝中區城市基礎網格劃分的8大原則和網格單元分4級共14位數的網格編碼方法,最終形成城市空間多級網格金字塔,以承載不同網格層次的數據信息,并成為城市管理各級部門使用的空間基礎框架,為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城市空間精細利用綜合體系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空間;網格體系;精細利用;渝中區
1 引言
網格化管理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單元網格間的協調,以空間網格管理思想,將管理對象按照一定標準劃分到若干網格單元中。它將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相結合進行創新集成,實現了城市管理的新模式。網格理念和技術的引進是網格化管理模式應用的最大績效。
目前來看,我國許多重點省市對城市網格化管理都進行了一定的實踐。深圳市對統一空間基礎網格進行劃分,構筑統一管理單元,為部門間協作管理提供統一平臺。上海市提出基于人口、法人、空間地理三要素的城市網格化管理發展思路;武漢江漢區利用“數字武漢空間數據基礎設施”集成城市空間數據,進行全域范圍無縫網格劃分,并按規程將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的各種事件和城市部件進行編號。綜合來看,構建精細化網格體系可以增強城市管理的高效性、實時性和準確性。
2 精細化網格體系構建方法
按照城市空間精細化和政府部門管理的需求,以行政區劃、道路網絡等為核心要素,結合大比例尺地形圖和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對每個社區進行精細網格劃分和編碼。
2.1 行政網格體系構建
2.1.1 街道網格
街道辦事處是基本城市化的行政區劃,下轄若干社區居民委員會,或有極少數的行政村。街道辦事處作為區(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街道網格是以街道行政區為界線劃分的尺度網格,按照渝中區2016年街道行政區劃最新調整情況,渝中區現有11個街道辦事處,由此在街道網格尺度可將渝中區劃分為11個網格。
2.1.2 社區網格
社區網格是以街道行政區為標準,按照社區界線劃分的尺度網格。按照渝中區2016年街道社區調整情況,渝中區11個街道辦事處共有79個社區(圖1),由此在社區網格尺度可將渝中區劃分為79個,其中石油路和大坪街道辦事處共包含有16個社區網格(圖2)。
2.2 基礎網格體系構建
2.2.1 城市基礎網格類型
(1)城市管理網格。城市管理網格是按一定規則將管理轄區劃分成若干邊界清晰、無縫拼接的地域單元。每個網格大約100 m×100 m,面積約為1萬m2,稱之為“萬米單元網格”。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的實質是精細化管理。
(2)城市地價網格。
隨著土地市場的發育,越來越多的地區改變了基準地價評估技術路線,與地價動態監測工作相結合,采用信息管理手段來更新地價監測數據及網格點基準地價,利用監測點數據建立控制點體系,插值生成網格點基準地價,實現快速更新。基準地價網格大小為250 m×250 m。
(3)城市宗地網格。宗地是獨立的權屬封閉的地塊,從經濟學上講,權屬意味著利益,土地管理必須以宗地為基本單元。實踐中已經形成以地籍管理為基礎、以規劃管理為龍頭的較好的土地管理業務運作模式。以宗地為地籍基本單元符合土地管理保護產權的理念,現已形成較完備的城市土地權屬管理框架體系。
2.2.2 城市基礎網格劃分原則
(1)法定基礎原則。法定基礎是保障渝中區統一空間基礎網格精確性和準確性的必要支撐。精確性是測量幾何精度;準確性是基礎網格單元邊界要和城市現實情況嚴格保持一致。
(2)現狀管理原則。網格劃分要尊重城市管理現狀,對于獨立院落周圍離散分布的地物歸入獨立院落所在基礎網格單元;對于面積很小的單位自主管理的獨立院落,將多個適當合并成一個基礎網格單元。
(3)面積適度原則。在繁華區域,基礎網格單元盡可能控制在3~5萬m2,最大不超過10萬m2。建筑物、道路等要素多和形狀不規則的要素復雜的基礎網格單元面積可適當縮小面積;而建筑物排列整齊、形狀規則、要素較少的基礎網格單元面積可適當放大面積。
按照上述城市基礎網格劃分原則,以渝中區石油路街道金銀灣社區為例,共劃分得到該社區9個基礎網格,具體情況如圖3所示。
2.2.3 城市基礎網格編碼
為了保證網格的唯一性,一個網格單元在時間和空間定義上應有一個唯一的編碼。當網格單元變更時,其原代碼不應占用,新增網格單元按照原有編碼規則進行擴展。網格單元分四級14位進行編碼,從左到右依次是6位市轄區碼、3位街道辦事處順序碼、3位社區順序碼和2位單元網格順序碼。網格編碼具體結構如圖4所示。
市轄區碼按照GB/T2260-201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和GB/T10114-2003縣級以下行政區劃代碼編制規則執行。基礎網格單元編碼以社區為單位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編碼,數字在社區范圍內從01-99開始進行排列。以渝中區石油路街道金銀灣社區為例進行基礎網格編碼:渝中區的市轄區代碼為500103,石油路的街道順序碼為010,社區順序碼為004,單元網格順序碼為01-09,具體網格編碼情況如圖5所示。
3 城市精細空間單元構建與組織
按照前述的城市空間精細化利用網格體系構建方法,以行政區劃、道路網絡和自然要素為核心要素,結合大比例尺地形圖和高分辨率遙感影像,針對渝中區的具體情況,提出“逐層疊加,迭代細分”的城市精細單元構建與組織方法,按照“市區級-街道級-社區級-基礎網格”的級別順序,對每個街道或社區進行精細網格單元構建與編碼組織,從而形成多級網格金字塔(圖6~8),以承載不同網格層次的數據信息及精細化空間單元的目的。
4 結論與建議
在分析了當前城市使用的城市管理網格、城市地價網格和土地宗地網格等類型的基礎上對城市基礎網格的特征、劃分原則、網格編碼進行了重點研究,提出了“逐層疊加,迭代細分”的城市空間精細化利用網格體系構建方法,秉承“市區級-街道級-社區級-基礎網格”進行逐步細化劃分,為渝中區精細化城市空間利用的研究提供了便捷。
為了更好地對城市空間進行精細化利用,提出了以下建議。
(1)加強與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構建多尺度精細化空間單元體系,高質量建好城市空間基礎網格,積極推進渝中區城市空間精細化利用研究。
(2)加強與企事業單位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與聯系,以行政管理區劃、道路網絡和自然要素為核心要素,結合大比例尺地形圖和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構建渝中區城市空間多尺度精細空間單元體系,對每個街道、社區進行精細網格劃分和編碼,建立渝中區城市空間基礎網格,最終形成城市空間多級網格金字塔,以承載不同網格層次的數據信息,并成為城市管理各級部門使用的空間基礎框架。
參考文獻:
[1]胡炳山.濱州市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實現城市管理高效運轉[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0, 12(4):42~44.
[2]齊 曉.城市公共空間精細化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12.
[3]余月明,許宇昌.網格化管理是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的最佳途徑[J].城市管理,2007(2):4~6.
[4]楊柳忠,李建平,宋林蕊.智慧城市視野下的網格化城市管理服務創新[J].地理信息世界, 2015, 22(4):8~12.
[5]姜愛林,任志儒.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若干問題初探[J].南京市政,20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