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小米也稱為粟米,是谷子去皮后的果實,谷子是谷類植物,禾木本的一種,原產于我國北方黃河流域,后發展到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種植,小米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可用來釀酒,最主要是用來食用。小米在貴州地區屬于特色雜糧,有悠久的種植歷史,但沒有完整的種植技術,為了探索小米在拔節期施肥培土對產量的影響,特做此試驗。
關鍵詞:施肥;小米;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5.023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1.1.1 供試品種 4月小米。中熟品種,生育期120天左右。
1.1.2 供試肥料 48%復合肥(N∶P∶K=18∶15∶15),48%復合肥(N∶P∶K =12∶10∶16)。
1.2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貴州省黃平縣谷隴鎮加相村,海拔830 米。
1.3試驗設計
隨機區組設計,共設3個處理,重復2次,共6個小區,小區面積20平方米(5米×4米)。重復間、處理間留工作行0.5米,四周設保護行。
處理1:設為對照(ck)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在小米拔節期畝增施18∶15∶15的復合肥15公斤,不培土;處理2: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在小米拔節期畝增施18∶15∶15的復合肥15公斤,培土;處理3: 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在小米拔節期畝增施12∶10∶16的復合肥15公斤,培土。
1.4 試驗過程
5月5日播種,畝施磷肥50公斤,25%復合肥50公斤作底肥。7月23日小米拔節期進行試驗。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看出,處理2產量高于處理3和處理1。由此可見,在小米拔節期施用復合肥并進行培土,對小米增產是有效果的。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表2、表3),重復間差異不顯著,而處理間差異顯著。最小顯著極差法(LSR)測驗結果表明:處理2與處理3和處理1差異顯著,處理3和處理1差異不顯著。
3 結論
通過田間觀察,在小米拔節期施肥并培土,其長勢比對照好,成熟時小米勾頭幅度不一樣。單穗比對照重。
通過試驗相關數據表明,處理2比對照增產幅度達46.7%,處理3比對照增產幅度達17.7%,這說明在小米拔節期施肥并培土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桂英,牛嘉森.谷子拔節期追肥增產多[J].山西農業:致富科技, 2004(01):24.
[2]李秀華. “沃野”小米[J].內蒙古林業,2010(01):39.
[3]蔣柯平,徐毅丹,梁濤,等.西南丘陵地區小米種植技術[J].農技服務,2016(01):68.
[4]郝志鋒.小米的價值及種植技術研究[J].科技與創新, 2014(09):159.
作者簡介:何禹,大專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