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寧
腦中風主要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1]。中醫認為腦中風是由于陰陽失調、氣血逆亂、上犯于腦所引發的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渦斜、語言不利等癥狀的一種疾病[2-4]。腦中風多發于老年人, 一年四季皆可發病, 但是春季和冬季發病率較高[5,6]。此次研究針對針灸治療腦中風的護理療效展開討論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腦中風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實施針灸進行治療。根據硬幣法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和優質護理組, 各30例。常規護理組患者男16例, 女14例, 年齡48~65歲,平均年齡(56.5±7.1)歲;優質護理組患者男17例, 女13例,年齡48~67歲, 平均年齡(57.5±7.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組 患者采取常規護理。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了解患者內心真實的想法, 隨時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促使患者以積極、穩定的心態去面對治療。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組織患者及家屬參加健康講座, 指導患者家屬積極的進行配合, 使患者詳細掌握有關腦中風的知識, 同時教會患者學會自我調節, 提高患者自我控制的能力。
1.2.2 優質護理組 患者在常規護理組的基礎上采取優質護理。①針灸治療時護理:在進行針灸治療時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在安靜、舒適的環境為患者實施治療, 根據針灸的穴位協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 當患者發生暈針現象時應停止治療, 同時將針全部取出。另外要叮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能亂動, 以免出現彎針及折針的情況, 給患者造成痛苦,在取針時應慢慢的取針, 取出后立即使用棉球對皮膚進行按壓, 避免出現出血的現象。②情感護理:在腦中風患者入院時情志失調比較嚴重, 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 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隨時掌握患者病情及心理的變化,滿足患者的要求。在進行治療前護理人員應詳細向患者講解治療的目的、意義, 使患者信任護理人員并積極的配合治療。在與患者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以耐心、熱情態度面對患者,護理人員應隨時告知患者病情的發展, 使患者了解疾病的變化, 在交流的過程中面對患者的宣泄護理人員不要打斷患者, 給予患者充足的關心及安慰, 促使患者保持穩定的情緒。③暗示護理:在臨床中暗示是人類常見的一種特殊心理現象。由于腦中風患者的心理特點比較特殊, 所以更容易接受暗示,積極有效的暗示可以挖掘患者的內心潛力, 在暗示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注意語言、表情、手勢等, 從而對患者的心理活動進行影響。給予患者鼓勵使患者意識到通過積極的治療及鍛煉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復, 以其他暗示的方法徹底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盡量不要在患者的身邊討論病情、不使用帶有刺激性的語言, 避免對患者的神經造成刺激。④推拿護理:在患者入院時存在不同程度的語言、肢體運動等功能障礙, 針對急性期患者實施科學合理的功能鍛煉有著重要的意義, 使用捏、拿、按、揉的方法從遠端向近端實施按摩, 另外也可以指導患者的患肢關節進行屈伸、旋轉等運動, 促進肢體血液循環, 避免肌肉關節發生痙攣萎縮的現象。
1.3 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3、6個月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41,P>0.05);優質護理組患者治療3、6個月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255、10.09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s, 分)
注:與常規護理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3個月 治療6個月常規護理組 30 44.2±5.4 41.5±5.1 34.5±4.1優質護理組 30 44.4±5.6 35.1±4.3a 24.8±3.3a t 0.141 5.255 10.095 P>0.05 <0.05 <0.05
臨床使用西醫的方法治療腦中風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腦細胞代謝等, 但是易發生各種不良反應[7]。使用針灸進行治療具有疏經活絡、調解血氣、調整陰陽的效果, 且不良反應較少, 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對預后也有著重要的意義[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前,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護理組患者治療3、6個月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針灸治療腦中風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 尤其是針對肢體運動、運動功能、語言功能等神經功能的康復有著很好的效果。在發病后越早的實施針灸治療效果也越好, 在治療期間配合優質護理措施, 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
總之, 針灸治療腦中風配合實施優質護理有助于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 靳萍, 胡敏, 苗木, 等.針灸治療腦中風吞咽障礙的效果觀察與護理.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5, 10(9):112-113.
[2] 王彩群, 孟瑋.針灸配合心理護理治療腦中風的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34):256-257.
[3] 周菁菁.缺血性腦中風的護理體會.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 13(1):109-111.
[4] 楊紅, 王光義.針灸科人性化護理管理改善腦中風患者預后.華夏醫學, 2016, 29(1):151-153.
[5] 陳月蘭.針灸治療中風偏癱60例療效觀察及護理.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18):2751-2753.
[6] 施國翠.針灸配合康復護理對治療中風偏癱的療效觀察.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10):151-152.
[7] 楊暖, 馮盼盼.情志護理在腦中風針灸治療中的應用.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36):45.
[8] 劉榮芝, 潘玲.針灸治療中風偏癱60例療效觀察及護理.中醫藥臨床雜志, 2002, 14(5):418.
[9] 韓華銀.針灸治療中風偏癱30例療效觀察及護理.中國農村衛生, 2013(3Z):290-291.
[10] 張艷榮.淺談針灸治療腦中風的護理體會.內蒙古中醫藥,2016, 35(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