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崇福
我摯愛的這個崗位
文/盧崇福
社區離退休老同志離不開的讀本,有些老同志還自費郵寄給遠在上海、北京等地工作的親友。
為老同志組織活動,使我的生活每天都如陀螺一般,忙碌而充實。在油田礦區事業部沒成立之前,各二級單位都建有離退休管理站,離退休老同志的文體活動大多是自發式。處部成立后,我們在離退休職工管理科設置了專職文體干事崗位,離退休職工服務站設立兼職文體干事,成立了書畫、舞蹈、合唱、秦腔自樂班、拳劍、門球、臺球、廣場舞、刺繡手工、棋類等十六個文體協會;成立了“俏夕陽”老年藝術團,聘請30多人擔任業余指導教練、老師,藝術團學員達400多人。近年來共舉辦各類文體活動、賽事300多場次,舉辦書畫、手工藝術作品展覽9場次,紅歌演唱會達40余場次,與地方社區文體協會交流比賽、表演近10次,社區居民參與率達60%以上。如今,離退休文體活動形成了“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動、天天有賽事”的良好局面,極大地豐富了職工和小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塑造了友善、互助、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在寓教于樂中轉變了小區居民和離退休職工的思想觀念,繁榮了礦區文化。
干一行愛一行,是我的性格。在深入離退休群體走訪調研中,我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如何更好地發揮離退休老同志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積極主導作用。通過長期實地調研,我率先向處領導建議,在社區離退休職工群體中,試推行“一長六員”服務管理機制,很快就得到了組織和領導的一致肯定。從2009年初開始,在鳳城園社區推行“一長六員”服務機制。一長即:每個樓宇設一名樓長,由物業服務人員承擔,對居住該樓的住戶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負總責;六員即:以居住在該樓戶的老黨員、老干部、骨干分子、志愿者為主體,建立樓戶形勢任務宣傳員、孤寡空巢困難戶幫扶員、社區環衛管理員、安全環保監督員、治安糾紛調解員和未成年人輔導員。“六員”由住戶民主選舉產生,按照各自分工和職責,有效開展工作,真正實現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居民自治的格局。經過多年的推廣實踐,“一長六員”服務機制適合社區居民服務管理實際。2010年,我撰寫的《試從社區“一長六員”服務機制談起》論文,先后在《中國物業》《現代物業》《中國石油報》等國家級報刊上發表,此篇論文還榮獲長慶油田礦區事業部2010年企業管理優秀論文一等獎。
多年從事老干部管理工作,我結識了很多老朋友,他們高貴的品質深深地影響了我。退休職工韓志,已經80多歲了,他1953年參加工作,因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加入中國共產黨。退休后,他先后數十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2011年,韓老終于如愿以償,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老職工哈國庭退休后先后出資200萬元,在甘肅省華池縣城壕鄉香山坑溝承包2000多畝荒山,如今林地價值2000多萬元,但他卻舍不得賣掉一棵樹。他說,我種樹不是為了賺錢,能給荒山披上綠色,是我的最大心愿。社區離退休黨支部書記趙學峰今年65歲,通過自學掌握電腦技術,利用現代多媒體走上社區黨課講臺,為老黨員上黨課。他還自學燙花和雕刻技術,利用業余時間創作大量手工藝術品,多次參加比賽并榮獲大獎,他把作品擺放在社區展覽室免費供大家觀賞。趙老還酷愛寫作,文章在省內外多家媒體發表。他的勤奮激勵了我的創作熱情,幾年來,我先后在國家級報刊雜志發表文章近百篇,連續四年榮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老干部局頒發的“離退休宣傳工作特別貢獻獎”,連年被《中國石油報》評為優秀通訊員。
從事這份工作,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從這么多老同志身上有所看、有所學、有所悟、有所進步;他們常常無形中成為我的人生參照、標桿,在我消沉、懈怠時給我警醒,催我奮進,讓我一步步走向完滿,收獲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