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李艷鳴
警惕隱形鹽
◎文/廣西·李艷鳴
姜大叔自退休后血壓就開始偏高,醫生告知他要限制鹽的攝入。之后,姜大叔做飯很少放鹽,可血壓仍然控制不理想。醫生再三了解發現,姜大叔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吃辣椒醬,每頓飯無辣不歡,而辣椒醬里面含有大量的“隱形鹽”。
正常人每天2克左右的鹽就能滿足基本需要。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的鹽分攝入量不超過6克(約一啤酒瓶蓋容量),能讓我們吃的美味同時又能保持健康。不過調查顯示,我國人均食鹽量是10.6克左右,超標大多是來自食物中的“隱形鹽”。
單憑味覺是察覺不出鹽分高低的。有研究表示,食品中鹽減少20~30%,人的味覺是感受不到的。此外,一些食品的其它味道,例如一些甜品,雖然最終味道是甜味,似乎與咸味根本不沾邊,但其實在制作過程中也加入了鹽。
以下是一些我們容易忽略的含有“隱形鹽”的食物:
腌制品咸菜、醬菜、臘肉等。
調味品辣椒醬、醬油、雞精、味精。
熟肉制品香腸、火腿、牛肉干。
快餐雞翅、比薩餅、薯條。
零食瓜子、話梅、薯片、爆米花、即食紫菜。
要避免過多食用有“隱形鹽”,除了少吃以上這些食物,還要學會看食品的標簽,主要看鈉的含量。鹽分中的鈉離子對我們血壓傷害最大,限鹽可以說就是限制鈉離子的吸收。我們可以用標注的鈉含量乘以2.5,就是含鹽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