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城關第四小學 李琰英
小學語文教材資源整合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城關第四小學 李琰英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材對教師的教學起到輔助作用,教材的內容、教師運用的方式、教材的涉及面等等都會對學生學習語文有影響。教師在利用教材時,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況,不僅教授課本知識,還應當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培養語言學習能力,在學習中不斷開闊思維模式,開拓眼界。
小學語文 教材資源 整合
教材的重要性要求在教材的選擇方面、資源方面、實際運用等方面都必須重視,教材對教師的教學起到輔助作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材不能只單單存在“教授知識”的作用,還應該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能力。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運用教材,利用教材進行教學實踐,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為目標,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最大程度地發揮教材的教育功能,并懂得融會貫通、增強課堂的 靈活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增加一些實踐性拓展練習。
現如今,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明確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主體的重要性,因此,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進行知識內容的教學,而且應當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與指導,明確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和人文內涵,調動學生主體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語文豐富的人文內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學生不能只一味地吸收教師教學的內容,還應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將學習到的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能夠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小學生的心智和身體發育還不完全,他們一方面需要獲取身體上的營養,但是精神領域的成長同樣很重要,教師和家長都需要加強重視心理上的培養,發揮學生自身的潛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創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在學習語文時同樣要勇于探索,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地追求的過程,是一個終身的有益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在預習課文時讓學生充分了解課文背景知識,在講課過程中也可以多講解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其他知識點,增長學生的見聞。
很多學校、教師及家長都會忽視掉一個問題,那就是教學不應只在教材上,而存在于實際生活中。特別是小學生,好奇心強,學習新能力的效率高,所以課堂教材的內容教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教學更存在于實際生活中,所以要沖破教材對學生的束縛,將知識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在現實中發現美、發現“語文”的能力。就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以第八冊習作三為例,練習中要求學生描寫秋天樹葉的景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賞秋景,切身體會秋天的魅力和秋天的樹葉該是什么樣子。還可以讓每位學生采集一篇秋天的樹葉進行集體探討交流。這樣的做法不僅加深學生的印象,還能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改變,有些景象并不是生活中隨處可見了,所以需要教師多提供點資料給學生,利用多媒體等資源為學生帶來一場“視聽盛宴”。所以,只要重視起在生活中學習的思想,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顯著提高。不僅如此,建立“學生小型植物種植園”、設計校徽、參加集體春游、參與各項有意義的實踐活動等,都可以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奧蘇貝爾曾提出“先行組織者”的理論,是指在學習之前先行給出的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包攝性較廣、比較清晰和穩定的引導性材料,它能幫助學生認識和處理知識信息的“線索”,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知識、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并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創新教學模式,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等現在技術進行教學。例如:《黃河的主任》這門課,在課前,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知識背景,理解重難點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他人的能力幫助理解,比如紙媒、網上搜索、數媒、向他人詢問等。然后課堂上在通過競賽比拼的方式考察學生的完成情況。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活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幫助學生更好學習課文知識。例如《鼎湖山聽泉》《黃果樹瀑布》《黃山奇松》等,由于時空的限制,孩子們不能親眼目睹他們的風采,但我們可以運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彌補這個遺憾。在教學時,不僅僅只有一種選擇,現在作為數字化的時代,教師在教學時也應享受多媒體帶來的便利,將枯燥的文字內容轉變為文本、圖片、視頻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
如何有效地開發、運用教材?我覺得研讀教材是重中之重。教師需要深入理解教材,明確編寫者意圖,靈活運用教材的同時做到自己的創新,并賦予教材新的內涵和新的生命力。而且,教師在還需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合理掌握教學進度。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在已有的教材上不斷進行創新和補充,擴展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學校要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培養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最大化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教學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1】范蕊.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與運用【J】.學周刊,2015(12)
【2】葉成珠.淺談小學語文教材資源的開發與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