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太窩中心小學 李 燕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研究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太窩中心小學 李 燕
提高學生的識字質量和效率就要激發學生識字興趣,“隨文識字”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激活學生想象思維的同時,能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有效性
識字教學在學生語文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小學生要想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寫作水平,離不開識字教學打下的基礎。閱讀與識字存在因果關系,沒有足夠的識字量難以進行閱讀;而寫作對于識字和閱讀而言,存在遞進關系,唯有可進行正常的閱讀和識字,才可以正常的進行寫作。低年級學生由于所學知識限制,識字量相對高年級學生而言,寥寥無幾,讀寫能力自然不能同高年級學生相提并論。
學生的識字興趣不是讓他們跟著老師讀,跟著老師寫就能被激發起來的,需要教師合理的運用一些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入到一個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學習,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只有學生產生了興趣,從被動狀態變為主動狀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通過運用一些學生喜愛的人物形象,結合多媒體設備,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靜止的東西運動起來等,都不再是難事,讓學生在一個生動的環境下學習,對學生積極性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教師可以通過掛圖、多媒體課件等,把每行詞語之間的聯系起來,創建起一個思維導圖,由淺到深。化難為易,把詞語和客觀事物緊密聯系在一起。當豐富多彩的音頻與圖片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把學生帶入到一個特定的情境,在這個情境里,學生對生活的共鳴很容易被激發起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隨之高漲。
教學的形式豐富多樣,但教學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句話深究起來,是把老師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是把老師學習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呢,古人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的所能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但通過傳授學習方法去教會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方法所取得的成效是無限的,才能使學生終生受益。學生跟著老師讀書寫字,每一步都要依靠老師才能前進,學習的積極性大大降低,當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他不用依靠老師前進自身才能前進,學生有自己的主動性,教師起到一個引導的過程,學生識字的興趣、能力就會大幅度提高,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識字過程不應該是單調的、無味的,更應該是有趣的,學生極度渴望去掌握的。老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歸納出豐富多彩的識字寫字方法,這些方法的積累,都是為了學生能去掌握這些學習辦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去學習,去認識生字,去把更多的生字變成熟識。如,學習《口耳目》,要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與其所表示的圖畫的聯系,從而掌握象形字的構字規律與識記方法;學習《菜園里》,要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那些蔬菜,認識蔬菜的名稱,滲透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的識字方法。
3.1 當堂復習及時鞏固
一堂帶有生字的課堂,把生字就教給學生怎么讀,把生字的意義、用法給學生解釋過,學生就會熟識這個生字了嗎?這對學生認識生字的刺激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在解釋晚生字之后,可以采取生子復現方法,一來二去,才能不斷鞏固生字。記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儲存記憶的“小海馬”需要不斷的刺激,才能把生字變為熟識。鞏固認字沒有捷徑可以走,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重復出現,重復認識,重復刺激。兒童具有一定的遺忘規律,大部分屬于“先快后慢”。故而當堂和認字之后兩三天內,是老師進行復習、鞏固最為關鍵的時間節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全身心的融入到學習當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是有趣的過程。要求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方式一定要能吸引學生,靈活多變。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是目前較被認可的方法,在堂課上,把知識與游戲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感興趣的過程中加深對生字的印象,鞏固識字。游戲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采取比賽的形式,通過個人對個人、組對組的形式,不但能讓學生學會競爭,更讓他們學會合作。
3.2 課后復習延時鞏固
在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生字的認讀與鞏固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不認識到熟讀,從理解到記憶等的轉變,便是生字的鞏固。這不僅考驗一個教師的教學功底,看其有沒有理清指導思想,更是考驗一個教師對識字與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之間的辯證關系的理解。解決問題先抓源頭,首先要明確,閱讀和寫作的基礎都是識字,沒有一定的識字量,無法展開閱讀,更別說寫作;其次理清它們的內在聯系,識字為閱讀和寫作奠定了基礎,而閱讀和寫作反作用于識字,不但鞏固的識字,也進一步擴大了識字量,彼此相輔相成。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在低年級語文教學,識字就應該作為第一任務。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識字,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不斷進步。而閱讀和口頭、書面表達又反作用于識字,不斷的鞏固學生的識字基礎。最終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得到不斷的提升。
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學生通過完成了一個單元的學習,肯定積累了不少生字,在學習課本的當下印象較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這些生字還是生字。為了鞏固學生對這部分生字的認識,教師可以采取重復認識法,把屬于本單元學的生字集中整理起來,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存放,也可以寫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讓學生隨時隨地接觸到這些生字,不斷的鞏固對這些生字的認識;也可以采取互幫互助法,鼓勵學生互相幫忙,積極爭當小老師;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教師可以專門整理作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近義詞和反義詞等。通過不斷認識,不斷學習,慢慢鞏固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提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加速他們的學習效率,實現小學生識字量大幅度增加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當務之急,這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速度和質量。但又不能操之過急,識字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需要教師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1】吳有.提高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6(09)
【2】肖建俊.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