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崇禮路小學 楊 陽
指導小學生寫好起步作文的策略分析
江蘇省鹽城市崇禮路小學 楊 陽
起步時期的作文教學并不是要讓學生馬上就形成較好的語言表達水平和作文技能,這個時期更重要的是要鍛煉學生基本的語言素養(yǎng)和寫作意識,要讓學生形成表達的欲望,慢慢找到寫作的興趣與熱情。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小學生 寫好 起步作文 策略
起步階段的作文教學有一些基本特點,這個時期的作文課堂上也有一些具體的訓練目標,教師在針對這個時期的學生展開作文教學時要找到具體的側重點和教學方向。起步時期的作文教學并不是要讓學生馬上就形成較好的語言表達水平和作文技能,這個時期更重要的是要鍛煉學生基本的語言素養(yǎng)和寫作意識,要讓學生形成表達的欲望,慢慢找到寫作的興趣與熱情,這樣才能夠讓后續(xù)作文教學不斷深入有一個好的鋪墊。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起步作文時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要科學合理,這樣才能夠給學生作文能力與素養(yǎng)的形成打下好的基礎,才能夠讓后續(xù)作文教學更好的展開。
起步作文教學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形成表達的空間與欲望,讓學生形成基本的寫作積極性與熱情,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培養(yǎng)目標。這個時期學生的作文教學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一種啟蒙教育,學生還沒有形成對于寫作的基本認識,也不知道寫作過程如何展開。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來就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需要前期學生有充分的語言素材的積累。在給學生打基礎的時候,教師很有必要首先從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著手,讓學生對于寫作有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并且找到表達的空間與欲望。這樣學生才不會抵觸與畏懼寫作訓練,后續(xù)的作文教學也更容易展開。教師可以讓作文教學循序漸進的進行,首先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可以從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探討著手,讓學生有交流表達的熱情。隨后,可以進行簡單的書面表達訓練,從造句,寫一段話到寫一篇完整的文章逐漸過渡,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讓學生產生表達的空間與欲望,這可以從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話題討論與寫作著手。比如,在寫作《我的媽媽》時,其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描寫母親的性格特點以及對母親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一件母親做的事情,從母親的衣著、性格、相貌,讓學生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觀察,通過平時的接觸去發(fā)現母親的性格特點,從而寫出一篇富有情感的作文。這樣的寫作主題學生容易介入,也會更快的找到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與主題。教師還可以適當給予一些提示與引導,并且激發(fā)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學生表達的欲望更加強烈,并且在文章中抒發(fā)更多真情實感。
起步階段的寫作訓練和作文教學中,教師同樣應當關注于對于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與引發(fā),尤其是要注重對于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這一點很有必要。小學生普遍思維活躍,想象力也創(chuàng)造力也十分充沛,而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素材和靈感的來源。教師要抓住對于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與引發(fā),多鼓勵學生在文章中有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這會讓學生寫出的文章更加具備可讀性與感染力,學生也更容易體會到寫作的樂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在作文教學中得到體現,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也可以相應融入對于學生思維的訓練。當讀寫教學能夠有效融合時,學生思維層面的訓練才會更加充分與深入。
教師可以結合閱讀訓練來首先展開對于學生思維的引發(fā),然后在透過讀寫教學的結合來讓學生在寫作訓練中有更多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比如,在引導學生進行著名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課外閱讀時,不少學生小時候已經了解了這個故事,對于這個故事的內容也多少有印象:故事描寫了小女孩5次點燃火柴后看到的幻想,讓幻想和現實進行對比,逐漸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在和學生一起分析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想象接下來小女孩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緊接著可以讓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續(xù)寫,以便于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獨立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同時,教師在布置續(xù)寫文章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其本身的作用,以此來為創(chuàng)新寫作起步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學生會有自己的個性、喜好,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思維能力也會存在差異。在作文教學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鼓勵學生在習作中有更多個性化的表達,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才會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具備趣味性和可讀性。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表達,這首先需要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具備個性化色彩,并且要積極將不同的元素融入到作文課堂中來。這樣的基礎上,學生個性化表達才會找到充裕的空間,學生也更能夠在自如的寫作訓練中形成對于作文課堂的興趣。
教師首先可以豐富作文題目的設置,讓學生可以找到更大的表達空間。譬如說,在講到類似于秋天的作文內容時,可以布置出“秋天的果園”“秋天的景色”以及“秋天的天氣”等等主題內容。教師還可以嘗試布置與日常生活實際相關的作文,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讓學生抒發(fā)自己的個性,并根據自身愛好,選擇科學合理的寫作方法,從而使學生作文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能夠在習作中有更多富有個性化的表達,一個重要的出發(fā)點就是教師采取的作文訓練方式以及作文訓練的側重點要有更多創(chuàng)新化色彩。這樣作文教學才能夠拜托傳統(tǒng)模式的固定框架,寫作過程的趣味性才可以慢慢體現出來。
【1】方余順. 淺談農村小學生作文中的“真實”【J】. 華夏教師,2015(10)
【2】何玉燕. 如何提高小學生作文質量【J】. 華夏教師,2013(01)
【3】冉杏偉. 小學生作文一漚之悟【J】. 學周刊,2013(15)
【4】趙苗苗. 小學生作文構思方法與實例驗證【J】. 學周刊, 2013(16)
【5】翟靜輝. 淺談如何激發(fā)小學生作文興趣【J】. 學周刊,2013(24)
【6】張孟琢. 如何指導小學生寫日記【J】. 學周刊,2012(06)
【7】彭曉輝. 小學生作文“構思”指導淺議【J】.現代交際,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