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劍平 肖子杏
開展實用技能培訓。為讓貧困群眾多掌握一門勞動技能,提高就業能力,今年以來,遂川縣以“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為突破口,創新培訓方式,以職教中心為載體,依托臍橙金桔、遂川狗牯腦茶、家禽養殖等農業示范基地和縣工業園區企業供需平臺,推行“理論+實訓”模式,實現技能培訓進基地、進鄉村、進企業。開展炒茶、動物防疫、機械加工、汽車駕駛、電子裝配和種養技術等實用培訓2650人次,培訓后就業率達95.5%,其中:建檔貧困家庭勞動力培訓1980人,實現了技能培訓轉移就業一批。
開發村組公益性就業崗位。遂川縣還根據精準扶貧對象的分布情況,科學開發一批村組貧困勞動力公益性就業扶貧崗位。在全縣300多個貧困村開發350個農村保潔、治安巡邏、道路維修、鄉村圖書室等村組公益性扶貧崗位, 有效拓寬了就業新路子,實現了社會幫扶就業一批。

創建就業扶貧車間,便于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鼓勵園區企業到鄉鎮辦分廠、到貧困村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加工點),協助鄉鎮利用閑置廠房、做好通電通水通路等相關工作,同時對入駐就業扶貧車間企業三年內涉及的場地租金、水電費給予60%的補助。組織臨近貧困勞動力進車間務工,“扶貧車間”給每位貧困勞動力每月補貼50-70元,33個扶貧車間已吸納農村貧困勞動力1370人,人均月工資2500-3500元,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一批。
鼓勵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用活政策,以創業培訓、技術指導和政府貼息貸款等措施,鼓勵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脫貧。對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貧困勞動力,給予SYB培訓和創業指導、項目推介、政策咨詢,今年對貧困人口創業發放小額擔保貼息貸款2800余萬元,對在電商網絡平臺開辦“網店”的貧困勞動力,可認定為靈活就業人員,享受靈活就業人員扶持政策,并按規定享受上述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實行創業幫扶,達到創業促進就業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