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憲玲
摘 要:花鳥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只要是畫中含有花鳥、花卉、魚蟲等元素,均被稱之為花鳥畫。黑龍江地域花鳥畫歷史悠久,內容十分豐富,因其地域自然資源的獨特性,因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黑龍江地域的花鳥畫藝術特點在于揭示花鳥畫的精神內涵、表現宏大的審美視野、創作語言探索的地域性特征以及對多種繪畫形式的實踐。在黑龍江地域花鳥畫藝術中,高卉民和賈平西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兩位畫家,對二者的作品進行分析,能夠深入了解當地花鳥畫藝術特點及表現形式。
關鍵詞:黑龍江;地域性;花鳥畫;自然資源;藝術特點
我國在花鳥畫藝術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發展歷程也較為穩定。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花鳥畫也受到了更多因素的限制,比如繪畫題材。和我國傳統繪畫領域最重要的兩個類別(人物畫和山水畫)比起來,花鳥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其發展很容易受到各種條件的約束。黑龍江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當地也逐漸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傳統及心理意識結構。黑龍江地區的山水畫伴隨著當地人開拓自然的歷史,最終將蒼穹和生命融為一體,形成了一種帶有獨特粗獷和凝重氣息的文化藝術風格。
一、黑龍江地域花鳥畫資源分析
黑龍江地區位于我國最北端,平原遼闊,地勢落差較小,含有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自然物種,林地覆蓋率很高,并且由于其較高的緯度,氣候條件也比較特殊,這使得當地具有分明的四季以及令人向往的凍土美景。
就繪畫方面來說,黑龍江地區擁有豐富的花鳥物種,意趣獨到。雖然看上去黑龍江地區的每一個生命都顯得微不足道,但所有的生命都存在緊密的聯系,沒有生命是孤立存在的。黑龍江地區的自然生物多為群體狀態,因此花與鳥之間也是緊密相連的。在黑龍江地區,蘊含了勃勃生機,大量特有的生物以其獨特的生存方式,豐富了這片土地的文化。在黑龍江,花鳥畫能夠獲取豐富的自然資源,并且獨具奔放特點,因此畫作也時刻表現出生命和自然和諧統一的特點。
我國繪畫藝術一直以來就非常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交流,這也反映了我國先人對自然、宇宙和歷史的思考。通過我國古代藝術家的這一理念,證明了藝術美應深入自然去發現,只有自然美才具有藝術參考價值,所以黑龍江地域花鳥畫作在形象刻畫以及畫面境界的表達方面,都不能獨立于當地的自然環境而存在。花鳥的形象和自然環境是緊密聯系的,因此當地的花鳥畫創作對象不再局限于單調狹小的居室內,而是深入到當地的自然環境中。
二、黑龍江地域花鳥畫藝術特點
黑龍江地域的花鳥畫,在沿著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特點不斷傳承與發展的同時,畫家的開拓精神和藝術視野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著當地花鳥畫作的藝術欣賞水平及藝術內涵。這些畫家拜自然為師,在作畫過程中深入自然研究各生命在整個自然中的客觀規律,并探索發掘自然中深層次的意義,其情感表達不再僅停留于表面[1]。在整個過程中,畫家都用心去發現美,并感受美,同時探索美,使自己的內心能夠提升到擁有最高藝術價值的情感美,襯托出黑龍江地區獨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內涵。
從黑龍江地域花鳥畫作所依賴的當地資源來看,畫家能夠透過審美觀察到更廣闊的作畫題材,這表現出他們與時俱進的精神。這些畫家在探尋世界美的時候,通常都會試著從特寫局部的方式入手,然后逐漸將大的全景展現出來,不斷延伸。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對自然的關注已經不僅限于花草樹木,也不再是對景物進行簡單地刻畫和寫實,畫家是將自己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當中,使自己的身心能夠充分地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這樣一來就能夠創作出優質并帶有強烈自然情懷和自身情感的畫作,做到微觀和宏觀上的和諧統一。因此,對于黑龍江地區的花鳥世界整體美方面的表現,能夠反映出對大自然的氣度美和花卉的精致美合二為一的精神境界。
(一)揭示畫作精神內涵
我國的花鳥畫一直以來就是在表現自然環境的狀態,但與此同時,也一定會寄托作者的精神理想和情感。花鳥畫所要表達的不僅僅是花鳥在自然中的狀態,更重要的是,花鳥也是表現作者情懷和內心理想的重要媒介之一。
在黑龍江地區,當地畫家將豐富的情感寄托于花鳥的形象,借此通過畫作表達出對大自然的體驗及認識,并反映出自己當下的社會審美思想。作者通過描述自然生命的本質屬性,以表現自己的審美情感以及內心感悟,從整體上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本質含義。畫家通過畫作同大自然進行交流,從而達到了較高的默契程度,并且也體現出畫家對生命和自然的關懷。
(二)表現宏大審美視野
時代是在不斷進步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藝術也在不斷進步。現代人對審美的理解已經超出了古代藝術所能提供的范圍,因此我國畫家也出于推動中國畫發展及社會審美提升的責任,以時代為基礎,以本土為基點,創作出具有新時代意義的國畫作品[2]。他們的作品雖然依舊從自然生命中取材,但已經不再局限于對既成概念的挖掘和再塑造,而是結合先進理念,發掘我國歷史和當地自然環境,促進了花鳥畫作品的藝術延伸,更多地表現出花鳥同自然的共存審美思考。與此同時,更多具有完整情節的大規模、大氣象畫作也應運而生。因此,黑龍江地域的花鳥畫家都會以此為背景探討地域性及主題性的花鳥創作方法。
(三)創作語言探索特性
黑龍江地區的花鳥畫更重視對群體生命的描繪,這些畫作很少出現沒有層次的標本圖式,這也表現出其要在天地之間體察繁榮與生命意趣的本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黑龍江地區的花鳥畫因為受到該地域的氣候影響,使得其具有著特殊的植被種類。這些作品創作題材在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過程中顯示出各種形式的生命形態,為作品的創作語言帶來了豐富的元素,甚至很多的花鳥魚蟲都很難叫出其名稱,然而,它們無不嬌艷燦爛、阿娜多姿引人入勝,極大地豐富了藝術作品的創作語言,使得受眾在審美的過程中往往能夠產生極大的好奇感,從而大大地增強了花鳥畫創作語言的探索特性。通過觀察并體驗時代生活,表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精神內涵,進而通過個性化的畫面表現出對社會及時代的肯定和贊美,同時也承擔著對社會文化發展的責任。
(四)實踐多種繪畫形式
黑龍江地域花鳥畫的形式特征具有很強的個性特色,畫家在創作實踐過程中必須掌握其多種繪畫形式,尤其是繪畫形式的各種特色十分豐富。在創作實踐中應當提綱挈領,抓住其基本要素,特別是工筆花鳥畫,其造型生動傳神、惟妙惟肖、筆觸細膩。一方面,當地花鳥畫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工”和“寫”的界限,因此畫作也具有獨特藝術特色;而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地接受并運用多種繪畫語言及能力,能夠對不同類別的思路進行探索,并且都會通過實際的需求,對人與自然進行重新合并,從而探索及完善繪畫的語言和樣式。
三、黑龍江地域花鳥畫藝術表現
(一)高卉民寫意花鳥畫藝術特點
高卉民先生以繪畫東北地區的野卉山花為長,其作品帶有十分明顯的個人風格,審美意趣獨特,風格化明顯,在我國的寫意花鳥畫領域具有鮮明的特色。高卉民的畫作沒有很多拘謹的因素,突顯大氣與豪爽,沒有扭捏的感覺。高卉民先生在繪畫黑龍江地域花鳥畫時,體現了其個性化的藝術品格及豐富的創作實踐,鑄就了他獨特的豪放品格[3]。它的繪畫作品重視對意境的營造,抒發獨特的感受,充分發掘黑龍江地區的藝術審美元素,極大地拓展了我國傳統繪畫的審美意境。高卉民先生追求中國畫對寫意的要求與表現,通過大筆墨和大氣魄,表現出黑龍江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和自然景觀。他的寫意花鳥畫作品已經突破了傳統意義上對花鳥畫題材的限制,融合了新的藝術語境,開創了具有獨特個人魅力的藝術畫風,將自身的情感完美地融入到黑龍江的自然資源當中。
(二)賈平西寫意花鳥畫藝術特點
賈平西先生在其畫作中大量運用直線條,使得本來以閑情雅趣為主要風格的國畫體現出剛硬的特色,和東北地區的民俗民風比較類似。另外,賈平西先生在其繪畫中充分融入了北方地區花鳥畫的素材,使得傳統的花鳥畫題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豐富。他獨具特色的直線條繪畫風格盡顯其張揚的個性,在繪畫的選材和藝術加工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在他一幅又一幅生動的花鳥畫作中,都會被平實和質樸的藝術語言所感染[4]。賈平西先生的很多作品都含有深刻的哲理,體現出他旺盛的藝術激情,也能夠很好地感受到他獨特的藝術想象力和藝術表現形式,因此他的作品必然是獨樹一幟的。
(三)二者的作品比較分析
兩位大家的花鳥畫作品在藝術表現以及風格的追求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例如都體現出北方人大氣、質樸的特色,在對待藝術創作理念的追求上也具有很多一致的地方。雖然如此,二者在各自的藝術表現上又表現出很大的不同。高卉民先生更重視對傳統筆墨語言的運用,其作品更貼近對自然的表現;而賈平西先生則更重視對個性化筆墨語言的表現,個性偏叛逆。但總體上來看,二者均在其花鳥畫作品中體現出強烈的黑龍江地區人文情懷,他們對于黑龍江地區花鳥畫整體實力的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總的來說,黑龍江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獨特的景觀,而特殊的歷史背景及人文歷史也使得這一地區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這些資源都是花鳥畫家的繪畫靈感來源。在這樣的環境中,人與自然實現了密切的交流,人能夠充分發揮其主動性,使得自己的思想和靈魂能夠充分融入到自然品格中,并展現在繪畫藝術作品中,展現當地的野逸之美和大氣之美。
參考文獻:
[1]鄭智佳,張充呂.芻議東北地域中國畫的特殊表現題材[J].青年文學家,2013,(17).
[2]李娜.情感與繪畫語言之間的轉化——解析八大山人花鳥畫獨特語言風格[J].藝術科技,2016,29.
[3]董新杰,李慧.黑龍江地域性題材花鳥畫家高卉民先生作品創新審美初探[J].藝術研究,2015,(02).
[4]孫艷萍.花鳥畫中線條造型的藝術特點及應用[J].大眾文藝,2013,(13).
作者單位:
黑龍江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