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推進源頭減排、綜合利用和無害處理,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棄物產生,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加快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
——摘自2010年12月24日《深圳經濟特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條例》
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將作為評價領導干部政績、年度考核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市委組織部建立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工作檔案,并將考核結果納入市管領導班子和市管干部的考核內容。
——摘自2013年8月22日《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試行)》
經過三年努力,全市大氣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全面完成“十二五”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氣,年灰霾天數控制在70天以內。2016年PM2.5年均濃度低于32微克/立方米;2017年PM2.5年均濃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
——摘自2013年9月20日《深圳市大氣環境質量提升計劃》
生態資源是深圳長遠發展的基礎資源,生態環境是深圳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生態質量是深圳質量的重要內容。到2020年,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布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將深圳建成生態經濟發達、生態環境優良、生態格局完善、生態文化繁榮、生態制度健全的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和美麗中國典范城市。
——摘自2014年4月28日《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深圳的決定》
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原則,以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五位一體”的理念統領治水工作,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突出合力治水,全面打贏治水提質攻堅戰,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提供高質量的水務支撐和保障。
——摘自2015年9月25日《深圳市治水提質工作計劃(2015-2020年)》
著力打造綠色發展示范市,建設更加宜居的綠色家園。碧水藍天是廣大市民的共同期待,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我們要始終堅持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持續加大環保投入,狠抓突出環境問題整改,不斷鞏固提升環境質量,努力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生態環境供給。
——摘自2017年1月13日在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