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繼東+宋冬梅
摘 要:絲網版畫是版畫中的一種,將當代意象水彩語言應用到絲網版畫中,能夠提高絲網版畫的表現力,這種創造性的結合能夠推進美術藝術的發展。首先分析了絲網版畫創作的生態環境和發展前景,然后闡述了當代意象水彩語言在絲網版畫中的應用要點。旨在拋磚引玉,為絲網版畫的復興和中國水彩元素的宣傳提供參考。
關鍵詞:意象水彩;水彩語言;絲網版畫
色彩作為一種語言能夠表達心情,意象是作者思想表達的載體,可以借物言志。水彩語言在我國繪畫中的發展歷史悠久,水墨丹青畫作也成為了中國畫。絲網版畫在我國的發展時間不長,將傳統意象水彩融入到絲網版畫創作中,能夠促進版畫在我國的發展。與此同時,也能夠以絲網版畫為媒介,將中國的繪畫藝術傳播到世界各處。
一、絲網版畫創作的生態環境和發展前景
版畫的創作與傳播,在中外美術史上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美術的興衰向來與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基礎有著直接的必然關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逐步增強,絲網版畫出現在中國的藝術舞臺上。寬松的社會環境與開明的文化政策,為其發展提供了自由而廣闊的空間。作為一個科技含量高、對媒材依賴性強、缺少歷史積淀,卻沒有傳統負荷的版種,絲網版畫一落戶于國內院校,便以嶄新的姿態開始了藝術探索與試驗。我國的絲網版畫雖然只有 30 余年的歷程,但在幾代絲網版畫工作者的努力下,仍成就了它、拓展了它,使它在現代語言方式與東方文化精神的熔鑄中走向自主,在絲網語匯特性品格的探索中具有了獨立的地位和躋身國際的資格。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設備材料的改進以及大量國外媒材的輸入,絲網版畫語境轉換、圖式更新、技法精進,加速了自身的現代化進程。
然而,畢竟發展歷史尚短,加之我國傳統的美術教育體制中仍存在著教學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在畫種或者版種之間的壁壘依然存在;在學院學習中沒有關于畢業后如何將純版畫藝術創作用于自我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資訊,而且學院版畫工作室條件有所欠缺,許多離開學院創作條件的教師和學生無法從事版畫創作;由于個人創作的代價過大和畫廊業對于版畫銷售的理解偏差,社會各界對于版畫的理解還不成熟,創作隊伍不斷縮??;再加上對原創版畫作品與復制版畫作品和裝飾畫之間的區別認定模糊、專業性大型展覽對多形式高水平的版畫作品引進不足、版材料的欠缺等一系列問題成為版畫創作發展壯大的瓶頸,導致當代中國在美術事業繁榮的同時,版畫創作處于低迷狀態。
筑就中國夢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中,弘揚傳統書畫文化是主要內容之一。將意象水彩語言與絲網版畫有機結合,能夠用版畫來彰顯意象水彩的魅力。版畫創作重視意象對畫作主題的表現力,水彩能夠提高意象的表現效果,將意象水彩應用于絲網版畫中,能夠使二者相得益彰。加強對當代意象水彩語言在絲網版畫中的應用,能夠推動絲網版畫創作藝術的發展。水彩意象在國畫創作中最為常見,水彩意象應用于絲網版畫中能夠自如地表現具有中國畫特色的內容,這就對于弘揚民族文化有重要作用。此外,將意象水彩與絲網版畫結合是一種藝術形式的創新,符合當下的創新發展理念。
二、當代意象水彩語言在絲網版畫中的應用要點
(一)根據意象水彩語言和絲網版畫的特點選擇創作主題
美術的表現方法多種多樣,每種表現方法都有自己的特色。水墨丹青的飄逸,油畫的鮮亮跳躍,素描繪畫的層次感,在表現同一個主題時各有優劣。意象水彩應用于絲網版畫中,形成了一個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這就要揚長避短,根據藝術水彩語言和絲網版畫的特點來選擇創作的主題,從而能夠起到突出主題的作用。
例如,應用意象水彩語言來進行絲網版畫創作,可以選擇和諧、恬靜、歷史等主題。水彩在色系搭配上可以利用同一個色系,這樣能夠表現出一種和諧的氛圍。版畫的特點是成畫之后同一個色彩在紙面上的濃度相同,就宛如一個平靜的湖面,將岸上的景色一一映入水面上,這樣就能夠表現出一種恬靜的氛圍。絲網版畫是通過油墨色彩透過小孔來著色的,如果利用單一色彩或者一兩種色彩,就能夠表現出一種歷史感。例如,運用紅色來表現長征相關主題,可以將長征史詩中的故事用意象水彩語言逐個表現出來;也可以將革命老區的風景和舊址進行簡化處理,用絲網版畫再現出來。
版畫創作人員要對中國傳統繪畫有一定的研究,對絲網版畫的創作也要有深入的了解。只有切實掌握了傳統繪畫的精髓和絲網版畫的制作要點,才能夠不囿于版畫創作的條條框框,最終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此外,創作人員還要有創新能力和卓越的藝術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意象水彩語言的長處,讓絲網版畫作品煥然一新。
(二)根據絲網版畫的印刷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意象
絲網版畫的印刷對作品有一定的影響,這就會影響到意象的表現效果。根據絲網版畫的印刷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意象,就能夠避免印刷過程對作品的影響。絲網版畫的顯著特點是無法表現出色彩的層次,如果一定要這種效果,就需要多次重復印刷。
例如,在傳統的水彩繪畫當中,常用毛筆蘸墨后筆鋒和筆肚的含墨量不同來表現出用色的層次。在荷花的繪畫中,就是如此,通常情況下,花瓣頂部是含墨較多的筆鋒畫出的,而花瓣下部是含墨較淡的筆肚畫出來的。這種處理方法顯然會給絲網版畫的創作帶來困難,增加了印刷的次數。為此,在絲網版畫創作中要選擇合適的意象,既能夠表現出創作的主題,又能夠避免重復印刷的次數。例如,在表現君子氣節方面的主題上,可供選擇的意象有很多種,梅蘭竹菊都是花之君子。梅花是首選,因為一枝梅花枝上有很多梅花,這與絲網版畫的通過版孔漏墨的創作方法可以有機結合起來。梅花開放,花朵之間的大小可以不同。在傳統的水彩畫中,梅花的花骨朵常常是隨手用畫筆點出來的。在版畫的印制過程中,漏墨的形狀與版孔的大小和形狀有關,版孔刻畫的誤差并不會給梅花的著色和造型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絲網版畫創作人員要對版畫應用了水彩之后的變化有全面地了解,結合自己的創作主題來決定如何選擇意象。版畫是一種美術表現形式,在創作中要保持殊途同歸的理念,在素材的選擇上要多方比較,最終確定最優的意象。
(三)將絲網版畫的鏤空特色與國畫水彩意象結合起來
絲網版畫屬于孔板類版畫,其原形是古代的鏤空板。鏤空是我國美術作品藝術表現的形式之一,常用于亭臺樓閣中欄桿的雕刻,還用于剪紙作品中,等等。絲網版畫創作中,突出版畫的鏤空特色,就使得版畫作品具有了一定的中國風特色。此時,再將國畫的水彩意象與絲網版畫結合起來,兩者的結合便能夠更好地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進行江南水鄉相關主題的創作中,可以運用鏤空來再現佛塔和小橋。國畫水彩意象中也常用塔和橋來代表水上人家。我國古代的水墨丹青作品在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時被掠奪走,他們將這些書畫作品安置在地方博物館中,由此可見中國的書畫作品深受外國人喜愛。絲網版畫中也借用這些意象,就能夠將中國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入到版畫當中,讓世界來了解中國。當下我國依然處于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是改革開放“走出去”的階段。既然要走出去,就要將自己的文化帶出去,從而增強國際交流。絲網版畫的創作中,要在版畫的雕刻上下功夫,通過優化工具和提高技術來突出版畫鏤空藝術,將中國藝術元素融入到版畫當中。再用意象水彩語言將神舟大地的秀麗風景描繪出來。
(四)將絲網版畫的色澤鮮艷與水彩的顏色運用結合起來
絲網版畫的特點是色澤鮮艷,并且一次印刷的絲網版畫有大面積的單色,水彩的特點是色彩豐富多樣,將絲網版畫的色澤鮮艷的特點與水彩的顏色運用技巧結合起來,就能夠創造出新的視覺效果。
應用水彩的目的就是用色彩來詮釋心情,絲網版畫中色澤非常鮮艷。在表現花團錦簇和普天同慶等主題上,兩者可以相互促進,將創作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例如,在“牡丹花開家富貴”這個主題上,可以用多種色彩來描繪牡丹花,要求整個畫面要非常飽滿。絲網版畫來表現這個主題時色澤鮮艷,可以將花朵的嬌艷欲滴表現出來,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觀畫者見到多種色彩,花叢的絢麗躍然紙上,頓時產生富貴祥和之感。
在絲網版畫的創作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水彩色彩繁多”和“絲網版畫色澤鮮艷”兩個特點,在創作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對比色和近似色的作用來突出畫作的主題。此外,還可以嘗試運用色彩心理學的知識來進行水彩意象著色,從而拉近觀畫者和畫作主題之間的距離。藝術沒有國界,藝術作品讓世界各國人民的思想交融在一起,在絲網版畫的創作中應該充分利用色彩心理學的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絲網版畫的復興和發展中要充分利用意象水彩語言來表現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主題。這就需要絲網版畫創作人員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蘊,對絲網版畫的特點有深入地研究,同時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當今我國的國際交流活動頻繁,絲網版畫是美術藝術交流的內容之一,充分發揮意象水彩語言的作用,能夠用美術藝術的形式來表現中國文化,增強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因此,版畫藝術家要加深對意象水彩的研究,逐漸完善水彩語言在絲網版畫創作中的應用技法。此外,美術教育領域中也要重視絲網版畫的教育教學工作,充分調動師生的創作熱情,從而推動意象水彩絲網版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練方,白雪.貴州高校中的版畫教育現狀[J].大眾文藝,2015,(13).
[2]鄭適.高校如何應對版畫創作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J].藝術品鑒,2015,(10).
[3]黃亞琪,高新章.夷陵版畫發展動因及對高校版畫教學的啟示——以三峽地區高校為例[J].美術大觀,2014,(03).
[4]袁芳.影像在版畫創作中的運用研究[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3,(05).
作者單位:
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