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飛
摘要:隨著地球人類基數不斷增多、工業因素、農業因素等影響,使得水資源環境破壞嚴重。水資源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水資源惡化勢必會對人類未來發展造成嚴重的危機。面對水資源與經濟發展之間矛盾,必須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建立循環經濟型水資源節約利用機制,從而實現“取之于水,用之于水”,促進水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關鍵詞:循環經濟型;水資源;節約利用機制;經濟發展
引言:水資源是社會發展、人類生存的必要資源,更是地球上存在生物的重要因素,可以說沒有了水資源地球就是一個“死星球”。現如今,隨著社會工業發展,水資源環境也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同時對人類的發展與生存帶來了巨大危機。因此,必須要通過先進技術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構建一套循環經濟型水資源節約利用機制,進而緩解水資源環境惡化進程,實現雙向性水資源發展,即水資源保護與水資源利用,為我國水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協調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循環經濟型水資源概述
(一)經濟循環型水資源
經濟循環型水資源是基于生態學與經濟學所提出的一種理念,在保護水資源的基礎上實施人類的經濟活動。該機制是通過循環系統、高效利用為基礎,即節約→利用→循環程序,進而實現高效率、低消耗、低污染的水資源利用觀念。總之,經濟性循環型水資源是以最小的水資源利用、最小的環境代價,進而來實現人類經濟活動的一種機制。
(二)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的契合點
在傳統的水資源利用中,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有著嚴重矛盾,受當時科學技術的影響,工業發展必然會應用大量的水資源,但會嚴重破壞水資源的生態系統。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科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資源環境,通過循環經濟型水資源節約機制,能夠有效環節水資源與經濟發展之間矛盾[1]。以我國當今水資源情況來分析,通過循環經濟理論,能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水資源利用模式,能夠有效環節水資源、水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進而實現水資源與人類發展的“雙贏”。循環經濟水資源節約機制包含兩大含義:①節約用水,降低經濟發展中的水資源消耗程度,盡量減少污水排放量,在保障水資源環境的同時,也能夠充分發揮水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②促進水資源循環。水資源自然循環是一種自然凈化,也是保障水資源環境質量的重要渠道,進而推動自然與人類和諧發展。通過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最大程度上降低人類經濟活動對水資源環境的影響,促進水資源的自然循環,進而保障水資源與社會經濟良性循環發展。
二、構建循環經濟型水資源節約利用機制的有效策略
(一)水資源開發
地球水資源非常豐富,但絕大多數都是海水、地下水,可以直接供人們使用水資源僅占少數,并且分布極其不均衡,這也是導致水資源緊張的根本原因。現如今,水資源開發渠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①跨流域調水。通過人工方式轉變流于流向,或者通過修建輸水管的形式,將原有水資源調度到其它領域。該方法是當今水資源供給的重要一環。②收集雨水。該開發渠道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集雨設備,將雨水進行匯總的一種的形式,由于不同地區降水有所差異,雨水量收集的隨機性比較大。但整體來說,雨水收集量還是比較可觀的。雨水能夠直接應用于工業、農業,并且經過處理之后也能夠成為飲用水。③海水淡化。通過將水、鹽脫離,該方式更加適用于沿海地區。但如今海水淡化工藝不夠成熟,淡化效率不高,但海水淡化是一大發展趨勢。
(二)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保護是循環經濟型水資源節約利用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表現為兩中方式:一是防治水資源污染;二是控制水資源開發。對于水資源開發問題,首先要考慮農業用水問題,由于農業灌溉會消耗大量的水資源,因此要用必要的限制措施,來保障水資源生態環境,進而保障水資源的長足供水能力。除此之外,地下水開發工作也必須得以完善,環節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問題,保障地下水質量[2]。對于治水資源污染問題,應從工業領域著手,有關部門必須要建立健全水資源污染防治的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工業企業的責任感,對污水、廢水排放前要經過嚴格處理,嚴重杜絕水資源污染問題。
(三)節約水資源
從水資源利用率來分析,我國農業、工業、生活三大領域用水量最高,因此節約水資源應從這三方面著手。①農業。農業用水主要是應用于灌溉,但水資源利用率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可以通過轉變灌溉方式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將傳統的漫灌轉變為噴灌或滴灌。②工業。工業節約用水環節主要體現在節水控制力度與科技。因此,工業可以通過建立有關的節水制度,通過先進設備與工藝降低對水資源的依賴程度,通過凈水裝置實現水資源的二次利用。③生活,主要對社會生活人群,加強節約水資源的宣傳力度等。
(四)水資源再生
水資源再生主要是將廢水、污水經過一系列處理轉變標準水資源。根據污水、廢水程度不同,可以將水資源再生氛圍三個等級:①將污水、廢水固態物質進行過濾;②對廢水、污水中溶解狀態的膠體物質、有機物質進行處理;③對廢水、污水中的可溶性無機物與非降解有機物進行處理。通常的處理方法為:物理過濾。網狀過濾儀器、活性炭吸附等;化學過濾。離子交換、電滲析法等。
結束語:構建循環型水資源節約利用機制能夠有效環節水資源生態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進而推動二者的協調發展。面對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我們必須要不斷完善、提高水資源循環、節約利用機制,保障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王彥梅.國外城市雨水研究利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08):12-13.
[2]劉可,畢學軍.我國海水淡化用于市政供水的發展前景及問題[J].西南給排水,201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