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悅
摘要:在服務經濟轉向體驗經濟的浪潮下,出現了多種購物中心,其中尤以生活方式購物中心吸人眼球。本文以文獻閱讀、現場調研的方法,選取北京市藍色港灣購物中心為研究對象。研究藍色港灣購物中心的景觀空間形態和它的外部景觀設計的特及外部景觀設計構成要素,為中國未來的生活方式購物中心的外部景觀設計做出指導。
關鍵詞:體驗經濟;生活方式購物中心;外部空間;景觀設計
1 體驗經濟
1998年美國學者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爾摩在《哈佛商業評論》寫到:“繼產品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體驗經濟時代己經來臨。要想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突圍而出,必須要非常注重營造一些體驗空間和體驗過程。”體驗經濟中的消費方式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強調與消費者的溝通,并把情感依托和空間感受融入其中,其核心就是體驗式空間設計。
書中的例子生動表達了體驗經濟的特點。20世紀60年代,麗貝卡的媽媽過生日時,她的奶奶會親手烤制蛋糕,購買1毛左右的原料親手制作。20世紀80年代,麗貝卡過生日時,媽媽會打電話找當地超市訂購20美元的蛋糕,將精力放在布置生日宴會中。21世紀初,麗貝卡的女兒過生日時她會把整個生日宴會交給“迪斯尼俱樂部”來舉辦。讓女兒和她的伙伴們感受農場主題的生日派對,麗貝卡會支付146美元。三代人的生日從購買原材料烤制蛋糕到購買成品,最后是一站式主題體驗。雖然花費的金額不斷上漲,但人們卻甘之如飴。反映出體驗并不單獨依賴于消遣娛樂,這只是體驗的一個方面。重要的是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個性化、值得記憶的聯系。個人的情感得到滿足和表達并加深記憶,創造出最后的體驗效果。
2 生活方式購物中心
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在空間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出現了一種新的購物空間:生活方式購物中心(Lifestyle Shoppong Centers, 即LSC)。它的出現,將單純的購物行為發展為人與人之間進一步的交流,對個人感受的尊重與推崇,將帶給消費者一段奇妙的購物旅程。
LSC由國際購物中心協會在2008年提出,定義指出:“位于密度較高的住宅區域,迎合本商圈中消費顧客對零售的需求及對休閑方式的追求,具有露天開放及良好環境的特征。主要有高端的全國性連鎖專賣店,或以時裝為主的百貨主力店,多業態集合,以休閑為目的,包括餐飲、娛樂、書店、影院等設施,通過環境、建筑及裝飾的風格營造出別致的休閑消費場所。”
以上只是對LSC硬性設施指標的定義但忽視了內在含義。Lifestyle意指生活方式,由購物中心的經營理念或是宣傳方式或建造的空間,引導生活方式,適應生活方式變革為宗旨的新型零售服務觀念與方式。Orth等人不但強調購物過程所顯現的各種體驗、能折射出生活方式需求的各個側面,而且強調把握并滿足這些體驗是生活方式中心的服務宗旨。LSC定位于不斷創新其體驗形式,并用最新的生活理念來引導消費者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可購物的場所。
3 藍色港灣
作為國內由國際購物中心認證的LSC商業模式的典范——藍色港灣SOLANA購物中心,位于北京朝陽公園附近。商圈內由19棟二至三層的歐洲風格的建筑圍合構成,輔以環繞水系及音樂噴泉、結合開敞的露天空間形成獨具特色的歐洲主題購物小鎮。匯集了國際品牌、MALL、兒童城、餐飲街、酒吧街、精品超市、影院、滑冰場等不同的商業結構。
3.1 主題。藍色港灣整體為歐洲小鎮風格。從19棟底層建筑的立面裝飾風格、宜人的歐洲街道尺度、外部景觀小品以及其他的公共設施,處處體現出別樣的異域風情。與早期的銷品茂或是步行街不同,伴有景觀主題的LSC會帶給消費者有故事的、可停留的外部空間,與自然接觸。
3.2 入口空間。藍色港灣的主入口由北側的銅球廣場構成。廣場的中心為銅球造型的圓形噴水池,環形水池邊可坐可倚靠。空間呈現凹形圍合之勢,噴泉水池正好與建筑空間在平面上呈現嵌入姿態,形成較好的圍合、聚集、吸引人群的功能。地面鋪裝也呈弧形環繞,限定、引導入口廣場的入口,引導人們進入廣場的玻璃走廊。
3.3水平游線。從入口沿著玻璃走廊進入即可看到大片開敞的公共空間。水平游線由鋪裝、標志標識、燈具等引導,并由尺度適宜的道路組成。水平游線或穿過玻璃走廊或是跨過天橋平臺,給人多樣的空間體驗感受。精心的水平游線設計可便捷穿過中心廣場至任意的購物區域或是到達相鄰的酒吧街或是餐飲街。
3.4 垂直交通。垂直交通由坡道、樓梯、電梯以及天階連廊構成。多樣的垂直交通帶給消費者不同的選擇。觀察發現多數人傾向于選擇和緩的坡道,少數選擇扶梯來往,極少數選擇樓梯。天階連廊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視覺感受,同時在天階上的視野也讓消費者對于藍色港灣的整體印象再次加深。
3.5 景觀小品。場地內部的景觀小品主要有座椅以及樹池。由草坪或是小喬木組合的種植池結合寬距邊就形成了各式的座椅。不同種類和風格的座椅增加了人們在外部的停留和休息時間,給人們時間和機會產生交流的可能;同時座椅也增加了場地的趣味性。與整體環境和諧統一。
結論:LSC與以往銷品茂的區別在于中庭的休息空間轉移到外部。對外部空間的景觀積極營造,使其與整個購物中心和建筑成為整體,構成統一的主題。增加多樣可親近的景觀小品吸引同樣愛好的人們駐足,給人們的歸屬感。無論是樹池座椅、噴泉可依靠的寬邊或是各樣靈活裝飾的座椅,都為人們提供了休息的空間,同時促進進一步的交流。而這都是電商所不能滿足的。LSC提供的戶外空間是真實的、體驗的、放松的。
同時外部空間設計時考慮了不同年齡層的需求,會單獨特設兒童活動區域,滿足親子的需求。會考慮不方便行走的老人、殘疾人士的需求。多數LSC會將坡道和平地作為主要的行走道路,附加直梯,避免了樓梯的尷尬。不同節日下的展示展覽活動也可同時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以人為本放在規劃設計的第一位。
參考文獻
[1]B·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爾摩、夏業良,體驗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Orth U R,Chameeva T B,Brand K.Trust during retail encounters:A touchy proposition[J].Journal of Retailing,2013,89(3):3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