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世杰
摘要:在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背景之下,開展循環經濟可以有效的提高社會經濟質量與整體的生態效益。循環經濟發展理念本質就是一種生態經濟形勢,是基于傳統線性經濟的完善。循環經濟發展是資源節約型社會發展的根本途徑與方式。對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基于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背景下的循環經濟發展相關問題。
關鍵詞: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循環經濟發展
循環經濟的發展與建設就是基于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的基礎開展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有效的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全面的促進社會生產的整體發展。對此下面就對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背景之下的循環經濟發展進行簡單的探究分析。
一、長期規劃,完善機制
第一,通過長期規劃,倡導節約經濟發展。政府要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在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中,全面貫徹執行循環經濟的發展,全面促進節約型社會的構建,通過對具體的區域、項目規范明確城市發展的指導方向。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要提高對資源開發以及資源節約的重視,要始終將資源節約放在首位,監測資源使用節約性、高效性以及循環使用性。要通過各種資源的節約與利用作為工作的關鍵,全面的改變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粗放型形式,進而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
第二,完善相關激勵制度,構建長效機制。現階段我國資源價格管理只是單純的反應資源的開發投入整編,對于勞動人員成本、安全成本以及環境污染等成本沒有起到足夠的重視,尚未構建一個可以反映市場供求關系以及資源緊缺問題的價格成本。對此銜接的首要任務就是全面促進資源的價格制度改善,構建符合現階段資源進行缺乏程度的機制,要全面涵蓋資源的投入成本、環境以及破壞等整體成本,要提高對資源開采以及相關資源的利用收益性、緊缺性以及相關因素等,要充分的彰顯市場作用,進而構建一個統一性、開放性以及競爭性以及有序性的資源系統,制定并實施各種鼓勵生產、資源節約以及相關降低能耗的政策制度,要充分的完善現有資源稅收政策,加強對高耗能產品應用與發展的重視。
第三,加強環節重視,增強整體資源利用率。要想有效的促進資源利用率,提高資源的節約程度,全面的促進經濟的整體發展,對此要做到以下相關工作:
要做好相關資源的開采與消耗環節的重視,完善優化我國相關資源的開采、以及冶煉工藝的創新與優化,在根本上增強資源的整體開發與利用的效率,盡可能的延長研究周期;增強資源的整體利用率,進而全面實現各種能量、資源的循環利用,創新經濟效益。
二、強化監督管理,優化經濟結構
首先,健全相關法規標準。在資源節約型社會構建基礎之上,要想全面的踐行循環經濟的發展就要制定以及完善相關資源利用的法律與法規,通過各種政府策略與方式,保障相關工作的開展有法可依,明確相關高消耗與污染項目的準入標準,要對生產者以及消費者自身的責任與義務進行明確,規范行業標準,在法制領域中融入循環經濟以及節能觀念,進而通過強制方式增強資源的整體利用率,全面的促進資源節約以及各種再生資源的利用。同時,通過資源優化等形式,構建綠色的發展系統,增強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增強執法水平,全面有效的構建節約型社會的發展。
其次,發展服務產業。
在現代服務業的整體發展過程中,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制造業的整體附加值、降低相關資源的整體消耗、增強整體的生態效益。對此要通過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促進工業化發展的精細化趨勢,進而提高對一些物質消耗相對較低,附加產值相對較高的服務行業發展,可以有效的緩解經濟增長以及資源約束的內在問題,這對于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構建奠定夯實的基礎。
再次,重視技術創新。要提高對循環經濟的重視,是構建資源節約形式的重要內容,要通過技術的創新促進企業的發展。對此政府要提高對各種循環經濟以及各種綠色能源技術的重視,提高相關循環經濟的技術科研,進而有效的促進相關科技的轉化,在傳統產業中應用高新技術,通過各種綠色科技的開發,提高對資源化發展、減量化發展以及清潔生產等相關技術的重視,要全面的降低生產以及資源能源的排放,要全面的發展各種低資金投入、低消耗產業、低排污項目的投入,要提高對各種高產出、高效益產業的重視。
最后,加強宣傳,強化意識。
循環經濟發展以及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發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在開展過程中要通過政府、企業以及相關社會資源的重視,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樹立節約環保意識。對此我國可以通過各種有效的宣傳手段,提高對社會公眾的循環經濟發展以及節約資源的重視,通過各種資源以及環境教育優化,提高整體公眾的自身生態、資源以及環境保護意識,腸道綠色消費,鼓勵引資源節約、資源循環,讓生態環保以及資源節約成為社會公眾的自覺行為。
結束語:在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背景之下,開展循環經濟可以有效的提高社會經濟質量與整體的生態效益。循環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使得我國經濟在傳統經濟模式中逐漸的呈現了經濟發展趨勢,為其奠定了夯實的理論基礎。我國在進行循環經濟的過程中,要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構建符合我國發展趨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也是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曹旭,張夫玲. 運用循環經濟理念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J]. 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379-384.
[2]李文君. 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J]. 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0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