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毳
摘 要:在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中,逆反心理是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尤其是現代社會,孩子們的獨立人格意識和逆向思維意識擴展,他們叛逆期來得更早,逆反心理的程度更深。要想教育好青少年,就必須直面逆反心理問題,找到根源,找出對策。
關鍵詞:青少年;逆反心理;叛逆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實際上是其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特殊反對心態,這與其認知、情感和行為等密切相關。當他接受的教育或者指導與他的認知相悖時,就會觸發疑惑或者反感等情感因素,從而做出一些怠慢甚至是作對的行為。有時候對于這種對立的情緒和行為處理不好的話,就容易造成教育傷害。
一、青少年產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觀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生,既有主觀的因素,如生理和心理因素;也有客觀的因素,如家庭、社會、同齡人和社會大眾文化等。了解這些因素,有利于更好地了解逆反心理。
(一)青少年產生逆反心理的主觀因素
1.青少年的大腦發育逐步健全,其思維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穩定提高,已經具備抽象思維的能力,對于一些事情,能夠從自己獨特的視角去進行分析和解讀,甚至還學會了逆向思維的方式,這就為其產生逆反心理提供了心理基礎。
2.青少年的性意識和性特征慢慢成熟,這種成熟又會導致其獨立人格意識發展,他們渴望展示自己的個性,希望從心理上更加獨立,而不是完全被家長和老師牽著走。面對家長和教師的管理,他們很容易產生一種由壓抑轉而反抗的情緒,這就是逆反心理。
3.青少年雖然身心已經開始成熟,但是其身心成熟度還遠遠不夠,加上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他們認知和思維能力的局限性,很容易對事物產生偏激和固執的看法,在這種狀態下,他們很難聽進勸告,過度強調自尊和個性而忽視了理性要求。
(二)青少年產生逆反心理的客觀因素
1.不良的家庭因素可能會導致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家庭作為青少年最重要的生活空間,其不良因素對其逆反心理的產生有著非常直接的作用。比如說,若是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忽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能力水平,一味要求孩子搞好學習,取得好成績,自然就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當這種壓力無法排遣并過度積壓時,就很容易轉化為不滿情緒,久而久之就形成逆反心理。
2.不良的校園因素可能會造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青少年基本上都在學校里接受教育,然而由于一些學校和教師過于追求成績,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不少問題,不考慮學生的個性與實際水平,一味提高要求,過于嚴格。對學生的心理關懷不夠,導致學生很容易在情感與心理上與教師甚至學校對立,這也是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3.社會大眾文化和同齡人的不良因素也會造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現在社會大眾文化傳播時,一些關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現象被美化,使一些本來就有逆反心理苗頭的青少年就被這些大眾文化所影響,從而以逆反為榮。至于同齡人因素,那就更直接了,青少年天天與同齡人一起學習生活,其影響是最直接的,若是周圍同齡人有逆反心理的人多,長期在一起玩的話,即使沒有逆反心理,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4.心理上的需要
孩子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越是不讓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這是人們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較差,這種欲望也更強烈。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藝作品,越是受批評,人們越是想看,想方設法要弄到手,一睹為快。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緣故。任憑你苦口婆心,千言萬語,他卻無動于衷,認為你是虛情假意,吹毛求疵。
二、解決青少年逆反心理問題的對策
在分析和認識青少年逆反心理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教育者要敢于面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并且積極探索,找到對策,幫助青少年解決逆反心理問題,使其身心健康成長。
(一)尊重
對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被尊重,這會讓他們感受到一種獨立性得到承認的體驗。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抑或是社會上的人,對于青少年都應該具備基本的尊重意識,讓他們在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敢于承擔責任,勇于反省。若是一味訓斥加強制,肯定是無法消除逆反心理的,甚至還有可能逆向加強其逆反心理,某些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惡劣后果。孩子逐漸長大,需要獨立的判斷和思維,教師要給孩子一片天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保護其自我意識,相信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并盡力提供幫助和支持。
(二)愛
任何時候都不要忽視愛的力量。不少青少年之所以產生逆反心理,就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愛,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與重視。在教育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學生再有逆反心理,只要是面對自己喜歡的老師,或者是對他特別好的老師,都會更加熱情,而不會非得故意擰著性子對著干。當然,這種愛,可以簡單,但是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和感受,不能把自己認為的所謂的“愛”用一種粗暴的方式強加于青少年,那樣的話,不僅起不到好效果,反而會起到惡化作用。父母不僅要從成人的視角,更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培養與孩子的“同理心”。遇到分歧,父母要多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多參與孩子的各項活動,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人際交流活動,讓孩子體驗成長快樂,感悟人生真諦。
(三)文化引導
既然青少年喜歡模仿社會大眾流行文化,那就應該從文化的角度來予以引導,多引導青少年看一些正能量的書籍和影視劇,幫助他們建立基本的是非意識,協助他們構建一個相對完整和正確的世界觀。尤其是對于他們的同齡人圈子,一定要給予高度關注,發現不良文化現象要及時制止,對于好的文化現象則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做好了這件工作的話,其逆反心理就會消除不少。我們要相信世上沒有溝通不了的事。形成民主和諧的家風是有效溝通的前提,父母要創設情境,打開孩子的心門,陪伴孩子成長,多鼓勵多欣賞,分享他們的快樂,分擔他們的憂愁。
(四)敢于直面但講究策略
對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很多人都采取回避的態度,認為把一切交給時間,隨著青少年的逐步成長,這種逆反心理自然會消失。這種態度是不對的,因為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并且隨時可能帶來一些不良后果。面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應該敢于直面,但并非說是要硬碰硬去強制解決,那樣的話,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導致逆反心理更加惡化,一定要講究策略,采用柔性和理性的手段,逐步化解對立情緒,從而慢慢消除逆反心理產生的基礎。父母要鼓勵孩子結交正能量的朋友,借助小伙伴現身說法、旁側導引。但切記不要拿孩子的弱項與伙伴比較、在孩子“傷口”上撒鹽,否則可能會導致孩子疏遠玩伴。獨生子女相對封閉,喜歡面對虛擬。當孩子非常激動暴躁時,父母要學會“冷處理”,放一放,讓時間淡化沖突,平緩情緒,隨后再用一封信、一張紙條等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與孩子講道理談建議,還可以要求回信,鍛煉孩子的寫作能力。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很常見,這是這個特殊的年齡階段有一種心理特征,通常情況下并不會直接產生惡劣影響,但是任其發展的話,則有可能造成一些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隱患。面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應該找出原因,對癥下藥,調適他們的心態,讓他們呈現一種身心健康成長的狀態。逆反是青少年成長的一個重要心理過程,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正確疏導、及時調適,給予孩子更多的心理關懷和成長指導,努力做好孩子成長的心理保健醫生。
參考文獻:
[1]方華.學生逆反心理表現與疏導例談[J].河北教育(綜合版),2007(1).
[2]劉倩倩.淺談青春期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類型、產生原因和化解對策[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7(2).
[3]丁文華.利用逆反心理規范學生行為[J].班主任之友,2007(4).
[4]馮文.分析研究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與消除[J].成才之路,2007(9).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