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娜
口語交際是人們最基本、最經常的社會實踐活動。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在交往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敏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的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既能從語言文字方面訓練學生認字識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潤飾成文,又能從思想認識方面訓練學生的積極思維,加強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理解、感受,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個性品質,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際基礎。為此,怎樣上好口語交際課,使它真正成為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陣地之一呢?
一、情境創設——口語訓練的風帆
所謂創設情境,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基本因素,抓住學生思維活動的關鍵,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引起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然而,情境的創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其中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創設情境要適合于口語交際的內容。我們所創設的情境必須與口語交際的主題有必然的聯系,使它能合理有效地為這節課的內容服務。
其次,創設情境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拿“春游怎么組織”來舉例,一位老師這樣設計的開頭:上課鈴響后,教師故意遲到2分鐘進教室,然后故作神秘地對同學們說:“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剛從校長那回來,校長批準我們這個禮拜六去春游啦!”學生一片歡呼。教師趁勢說:“下面同學們趕緊討論一下我們春游的具體事項……”教師逼真的表演讓學生信以為真,一下子讓學生進入了情境,并使每一個學生都樂于參與,發表自己的觀點。
再次,創設情境還在于營造合適的氛圍。如,一位老師教學《根據音響講故事》一課時,教師先播放一段輕快的音樂,讓學生感受一下,然后播放低沉、舒緩的音樂,讓學生進行對比,體會并說一說音樂的不同,接著再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及風、雨、雷的聲音,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想象的空間,進而有話可說。如果一開始就播放各種聲音,學生可能還不太適應,只會猜測和辨別聲音,而先播放兩段對比鮮明的音樂讓學生適應,營造出根據音樂想象的氛圍,接著再聽各種聲音就更有利于學生的想象和表達,在這種氛圍下學生怎么會不進入情境呢?
總之,情境的創設是上好一堂口語交際課的關鍵之所在,因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別出心裁,創設出有利于學生展開話題的情境,這樣才會啟動學生口語交際的風帆。
二、交際過程——口語訓練的舵手
首先,在口語交際過程的一開始,要讓學生明確目的和要求,即讓學生明白交際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應圍繞什么展開,交際時的語言應符合哪些要求,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即有目的地交流。
其次,在活動過程中要照顧全面,關注個體差異。如,對那些不善言談、性格內向的學生,如在全班學生面前可能不太敢發言,可采取在小組內交流,或同桌交流的方式,使他們也有表現自我的機會,因為在小范圍內交流,學生沒有壓抑感,使他們的膽子變大,這樣也使他們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而不是呆板地做一名旁觀者。
再次,在活動過程中,可多設計一些讓學生表演、實踐的環節,使他們自然地融入其中,既增強趣味性,又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可施展的空間,使他們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從而為口語交際奠定一定的基礎。
三、多元評價——口語訓練的船槳
在口語交際的活動中,評價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使一個膽怯的學生自信百倍,也可以使一個課堂旁觀者變成一個演講者,它可以成功地幫學生邁出第一步,也可以幫學生建立起永久的信心。因此,我們在課堂中要善于使用準確、恰如其分的評價,給學生以鼓舞和力量。
首先,評價要客觀、公正。教師的評價要具有鼓勵性,《成長的故事》一課中老師特別善于進行激勵性評價,甚至用名言警句去引導、去點醒,當學生講自己成長經歷時提到父親的嚴厲,他一句“嚴也是愛”簡潔明快而又及時撫平了學生的心。即使有的學生有說得不妥的地方也要從側面加以引導、幫助,使其發現錯誤,及時更正。
其次,評價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評價學生的觀點,又可以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評價學生本次活動的表現等。如,學生表達過程中一個詞、一句話說得好,或運用了課文語言等都值得老師及時予以肯定。
再次,評價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它既可以是教師評價學生,又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評,還可以自己評價自己,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評價老師。而學生既可以在別人的評價中有所收獲,又可以在評價別人的過程中汲取經驗,同時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膽量也變得更大了。
當然,口語交際課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許多時候,我們還是要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設計口語交際活動的方法與程序。況且,單單憑借幾次口語交際課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注重訓練和引導,使學生養成傾聽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表達能力,讓他們的未來在口語交際課上揚帆遠航!
參考文獻:
[1]付淑杰.開設口語交際課的實踐與思考[J].輔導員,2015.
[2]劉海紅.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J].甘肅教育,2015.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