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為了實現這一總目標,光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遠遠達不到的,所以科學作業的布置與實施勢在必行。
一、科學作業布置的內容
(一)課前準備性作業
1.課前資料信息搜集
在科學課程標準中,收集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項重要教學目標。在科學教材的編排上,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滲透在教材的方方面面。比如五年級“我們的身體”這一單元,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航海家的發現》《地球上有什么》兩課內容,搜集資料輔助學習就非常有必要。
由于收集資料所需的時間多,收集的手段復雜,渠道分散,不宜安排在課堂內進行??梢酝ㄟ^發放課前資料卡,讓學生課下進行搜集、整理相關信息,下一節課帶到課堂上進行交流匯報。
2.課前材料的準備
科學來自于生活,一些科學實驗教學,把學生身邊的材料拿到課堂上進行研究更有意義。學習《聲音的產生》一課,課前讓學生搜集身邊能發聲的物品并帶到學校里來,如玩具搖鈴、哨子、尺子,裝水的瓶子,到課堂上感受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學習《種子發芽了》一課,讓學生回家自己泡黃豆、玉米粒,帶回學校解剖,研究學習種子的內部結構。學習《玩鏡子》一課,帶勺子、小鏡子探究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的成像特點。這樣讓學生認識到身邊處處有科學,提高了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二)課中實踐性作業
有些科學現象通過一節課無法呈現完整的實驗過程,需要師生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實踐觀察,才能得出結論。在《種子發芽了》這一課探究“種子發芽的外部條件”時,我是這樣安排作業的,讓學生課前泡豆子,分別把豆子放在冰箱冷藏室、無水、密閉空間進行發芽實驗,通過多日對比實驗,從而得出種子發芽需要水、溫度、空氣必需條件的結論。
(三)課后綜合性作業
這也是最主要的科學作業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制作類作業
凡是能夠根據本課知識點進行小制作的課題,都安排制作類作業。例如:學完《有趣的不倒翁》做不倒翁,完《簡單的計時工具》自己制作沙漏,學完《小火箭》利用反沖原理制作氣球小車,學習《凸透鏡》自制照相機,學完《玩鏡子》自制萬花筒,盡管作品非常簡單、但透著學生對科學濃濃的愛。
2.實踐類作業
學完《種辣椒》,到爺爺奶奶的小菜園里體驗如何移栽辣椒。鼓勵學生閱讀科普類的書籍報刊。比如《我們愛科學》《十萬個為什么》《昆蟲記》《森林報》等等。
3.藝術創作作業
學完《植物的葉》,進行葉畫粘貼的手工活動。
4.單元專題綜合性作業
每學完一個單元,安排學生做一期手抄報,作為綜合性學習,內容可以是本單元知識的積累,也可以是知識的拓展,可以在周末完成,也可以在科學課上完成。
(四)積極開展落實科學競賽活動
每年上級部門都會舉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等賽。科學教師要積極落實上交要求,并制定適合本校的競賽活動方案。
二、科學作業布置策略
科學作業如何科學的布置,才能有效地完成,將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高學生探究興趣落到實處,是每個科學教師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計劃引領
學期初就把本學期需要布置的各類作業進行規劃,這樣在哪課需要布置什么作業提前知道,不會臨時忘記。
(二)時間得當
部分需要耗時很長的科學作業安排到周末完成。特別是制作類作業、綜合性作業等需要耗費時間較長的作業,這樣不占用孩子的休息時間,而且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探究和創造。
(三)家校配合
因為科學學科在小學階段不作為期末考試的主要科目,很多家長認識不到科學的重要性。但科學老師最清楚,對于未來而言,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是工具性更實用的學科,科學才是真正培養學生創新、探究等綜合能力的學科,是真正能啟蒙孩子成為科學家的學科?,F在家校聯系非常緊密,教師可以通過QQ群等聯系工具告知家長科學作業,以及做科學作業的重要性,爭取得到家長的關注與支持,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教師配合
科學教師和語文教師合作,讓學生將自己的觀察或制作整理成日記或作文,就是一篇小科學論文??茖W教師和美術教師合作,比如學完《植物的葉》,讓美術老師教孩子用樹葉粘貼畫。
(五)加強課中指導、課后跟蹤
對于正在實踐觀察中作業,教師要在課堂上調查詢問進度,課后及時跟蹤,及時檢查學生的記錄單并對學生的疑問進行答疑。
(六)強化檢查評價,提倡榜樣示范
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正面評價,鼓勵學生,制作類、手抄報等作品要進行全班展示,熱情表揚已經做了的、做得好的,這樣學生將會越來越愛上科學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丁向華.構建魅力小學科學課堂的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16(18).
[2]郝成三.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16(29).
?誗編輯 趙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