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夢婷
年級組作為學校管理組織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和培養優秀教師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努力學習、逐步理解、大膽實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礎上,在借鑒國內外先進教育思想和辦園理念結合級組年輕教師多、人員交替頻繁的實際情況下,筆者鉆研摸索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創新管理之路。
一、主題課程活動新
1.班級環境創設新
和教師探討如何圍繞主題活動創設有內容的環境墻,要求教師與幼兒一起創設有活動背景、活動實踐、活動思考、幼兒參與、后續思考的有生命力的主題墻。
2.實踐活動新
(1)打破陳舊模式
打破陳舊的看看、玩玩、聽聽的實踐活動模式,商討開展以幼兒參與為主、關注幼兒良好品質發展的實踐活動。在《親親熱熱一家人》主題活動中,我們邀請媽媽們來園和我們一起制作冰糖葫蘆,大家在動手做一做、一起試一試、互相夸一夸的實踐中感恩、感謝偉大的母愛。
(2)以活動帶活動
在《美麗的春天》主題活動中,為了將幼兒園課程和家園工作進行更好的聯動,我們將幼兒園第一屆美食節活動融入“青楓公園踏春實踐活動”中來,依托實踐活動進行美食節家庭便當比賽,同時也通過踏春實踐活動圓滿完成美食節有趣的品嘗分享環節。同時充分發揮家長義工的作用,協助教師完成幼兒的看護和教養工作,使得活動圓滿完成。
(3)提前預告活動
對于需要長期堅持、準備的活動,我們有提前預告活動提醒的習慣。家長會預告活動內容,給家長安排小任務;運動會提前發動家長帶領孩子參與項目鍛煉;實踐活動預告家長活動安排和活動意義,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等等。
3.隨機教育新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指出:“一日生活皆課程”。本學期的主題課程實施中,我們關注幼兒的經驗、興趣,生成了很多有趣的活動。例如,利用一次性臺布進行的“下雨的體驗活動”;生成《糖果王國》主題活動;由晨間活動引發了一周“蝸牛”談話活動等,孩子們在這些他們喜歡的活動中獲得了豐富的知識。
二、專業教研方法新
1.堅持完成指南學習
期初制定學習計劃,讓年輕教師學做學習活動的主持人。每周游戲審議時,教師帶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參與學習,學習結束結合班級案例進行兩分鐘案例書寫,上傳至qq群,并互相進行診斷、提出建議。期末,組內老師在案例書寫、觀察幼兒等能力上均得到了鍛煉。而且,我們還形成了小班組五大領域的指南案例集。
2.自主游戲實驗試點的研究
在平衡班確定一個實驗班,在班級進行區域逐個突破的研究,取得成效后把自己的經驗與平衡班共享。除此以外,要求組內教師每周游戲時積極觀察和記錄,主題結束后做好游戲反思和總結。將此項工作納入級組考評,考評優秀的組員將有機會被推薦至園部參與“綠色教師”的評選。
3.扎實推進微課題成立
積極呼應園部新三年規劃中對課題承擔的要求,成立微課題。微課題的加入實行自主申報原則。組內自主申報進入微課題。選題經過了由組長提出建議和方向,到成員認可,再到選題的最終定位,開展多次臨時會議。
4.鼓勵新教師主動成長
(1)活動設計鉆研新
老教師退后,鼓勵教師創新活動,獨立設計教案,把有效的教學活動充實到園本課程中;除了按園務計劃開展平衡班聽課活動外,要求組內教師根據自己對教案的理解和內化經常主動進平衡班學習聽課;鼓勵新教師聽課后對教案進行再次整改和設計。
(2)面對考核態度新
考題公布后,不立刻對參與考核的老師實施幫助,而是先讓老師獨立思考,做好領域、年齡段的決定后我們再實施幫助。期間,為了克服助考人數少于應考人數的困難,我們采取“游擊隊”式幫助的形式為備考老師出謀劃策,做到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既彌補了人力資源的不足,也讓時間得到了高效利用。
三、團隊打造計劃新
1.有明確的目標,思想統一
級組在做每項工作時,都會先進行細致的討論,努力做到“溝通要充分,決定要服從”。這樣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2.有細致的計劃和超強的執行力
級組習慣做每周計劃、每日計劃,有了組內計劃,我們還鼓勵老師做班級計劃,根據計劃和行政檢查的匯總情況,督促相關班級在時間節點內務必完成。每周五和每周一我們都會在群討論組發一些計劃,周五多半是本周活動的收尾,周一多半是一周工作的重點安排,在每周的中段我們會進行工作進度的再次提醒。
四、家長工作理念新
在以往的觀念中,家長是幼兒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現在我們提倡讓家長成為幼兒教育的親密合作伙伴。為了支持級組教師推陳出新,我們設置了一些活動獎項和崗位,例如級長護學崗、家長義工的崗位競聘;小喇叭講故事、書香家庭、閱讀之星的評選等均得到家長的支持。
每一個變化都凝聚了我們自己的努力,每一分收獲都付出了我們自己的汗水,每一次成功都包含了我們的微笑和吶喊。在成長的同時,下學期我將更加嚴格管理組成員,優化級組考評制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組織教師繼續打造快樂、和諧的年級組團隊,繼續為幼兒的全面、和諧、健康發展而努力,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宋戈.小組合作競爭機制在班級管理中的實際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9).
[2]李瑞霞.淺議如何加強幼兒園管理[J].新課程學習,2013(8).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