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聞名天下的“犀利哥”
濟公俗名姓李。用現(xiàn)在的說法,他是八百多年前聞名天下的“犀利哥”,一線“網(wǎng)紅”。
南宋的時候,濟公還只是一凡僧,而像眾多歷史人物一樣,在民間流傳的時候被賦予了神奇的色彩,到了清代,就演繹成了神通廣大的羅漢,從而成了話本、小說等各類文學(xué)作品、評書藝術(shù)的寵兒。
傳說“濟公前世為西天的金身降龍羅漢,轉(zhuǎn)世投胎到京營節(jié)度使李茂春家,原名李修緣,十八歲時雙親繼喪,后在杭州靈隱寺出家,拜高僧遠瞎堂為師,法號道濟”。傳說至少說對了幾件事——李茂春是他爹、在靈隱寺出了家、法號叫道濟。
濟公確實叫李修緣,浙江臺州人,天臺人李茂春的兒子,是當(dāng)時天臺臨海都尉李文和的遠房孫。據(jù)說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李家世代信佛,李修緣這個名字是國清寺方丈給起的,家門可謂佛緣深甚。
真實的濟公有兩大亮點:擅長詩文,醫(yī)術(shù)高明。另外還有點微胖,當(dāng)然我是看畫像得出的結(jié)論,濟公故居的人信誓旦旦告訴我,濟公就這個樣子,仿佛自己見過一般,也是可愛。南懷瑾曾評價濟公的詩作:“若以詩境而論詩格,他與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陸放翁相較,并無遜色。”——能看病,會寫詩,換個文詞兒就是才華橫溢,樂善好施,偏巧濟公雖然是方外大德,卻又飲酒食肉,在杭州一喝成名。杭州是什么地方,那是彼時堪稱全世界最繁華的都市,說甩歐羅巴幾條街都不過。文人匯聚,還凈是一線作家,集體炒紅一個故事一個人還不是分分鐘的事。于是濟公就紅了。一紅就是八百多年。
《濟公傳》中說,宋嘉定二年,陸游寫“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時,道濟和尚在虎跑寺坐化,壽六十又二。
濟公大和尚紅了這么多年,是因為老百姓喜歡他。他比任何一個傳奇的高僧都更像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神。你我皆凡人,都能從濟公身上看到與自身共通的人性。
(摘自《中國國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