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急診科教授 羅學宏
長期酗酒可致股骨頭壞死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急診科教授 羅學宏
某公司35歲的銷售員董先生,從18歲就開始喝酒,練就了一身喝酒的好本領。5年前開始,董先生自覺腹部脹痛,雙下肢浮腫,被診斷為“酒精性肝硬化”,但能堅持工作,未加介意,仍照常應酬于各種酒局。近年來,他總感覺髖部隱隱作痛,繼而行走困難,送到醫院急診科,經影像檢查,發現雙股骨頭已經出現壞死。至此,他疑慮眾生:酒精傷肝我知道,可怎么會傷及股骨頭導致壞死?
自1888年醫學界首次認識股骨頭壞死這一疾病至今,股骨頭壞死已由少見病轉變為多發病、常見病。導致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有很多,如髖部外傷、風濕病、血液病、長期使用激素等,但喝酒引起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也很常見。
過度飲酒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發生率為5.1%,酒精性股骨頭壞死患者一般都有10年以上酗酒史,約70%伴有脂肪肝和血脂異常。近年來,喝酒引發的股骨頭壞死的病例呈直線上升趨勢,且絕大多數是男性。
人體髖部的供血系統比較特殊,流經股骨頭的血液供給本就薄弱,酒精進入人體可以導致血管缺血痙攣,向股骨頭供血的血管出現長時間的周而復始的痙攣,就會導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長期酗酒可以導致肝功能受損、血脂異常和血凝狀態的改變,血液中的脂肪粒堵塞毛細血管后,血液進得去卻流不出來,以致積血造成骨內壓力升高,引起骨組織微循環代謝異常。
長期酗酒可引起骨細胞凋亡增加,加重骨組織的破壞。同時,長期酗酒還可導致體內鈣的流失以及維生素D代謝紊亂,甲狀旁腺機能減退,骨細胞代謝降低,成骨能力減低,發生骨質疏松,骨細胞破壞,軟骨下出現微小骨折,引起局部骨內壓升高和出血,導致骨壞死。還有學者認為,過量飲酒會造成血脂異常的同時容易導致血液凝固性發生改變,繼而容易使得血管出血、堵塞進而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酗酒還會促使局部組織發生血管炎癥,使得前列腺素升高,在股骨頭微血管存在病變的情況下局部形成血栓。
股骨頭壞死基本可以分為四期,分別是軟骨下溶解期、軟骨頭修復期、股骨頭塌陷期、股骨頭脫位期。其主要癥狀從間斷性疼痛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再由疼痛引發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最后常因髖關節功能障礙而致殘致癱。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目前仍是一個世界難題。通常認為,壞死的股骨頭無法恢復正常骨結構,所有的治療只能是設法延緩病程的發展速度。
該病治療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早治療可延緩骨壞死的發展,防止股骨頭塌陷和變形。不過,股骨頭壞死早期很難診斷,早期雖有癥狀如疼痛等,但X線片往往沒有顯示,患者常被誤診為腰腿痛或風濕病,以至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一問腰腿痛癥狀。早期股骨頭壞死常局限于腹股溝區或髖關節,也有患者表現為膝關節痛而被誤診。痛疼發作時有跛行,勞累、步行過久后癥狀加重,臥床休息后多可緩解。
二問年齡。喝酒引發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年齡多在30~50歲。
三問有無長期飲白酒史。
如果患者這三點都符合,可做CT(或核磁共振)檢查幫助確診。
患者一旦確診要下決心戒酒,不然會加快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變進程;另外,注意患肢避免負重,可拄拐行走,必要時臥床。治療方法根據患者詳細情況制定。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有非手術療法(如體外沖擊波配合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療法及下肢牽引的康復理療)、介入療法(微創介入治療)及手術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