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村發展創新 聚焦農民增收致富
——江蘇省委一號文件部署“三農”工作
近日,江蘇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江蘇連續發出的第十三個指導“三農”工作的省委一號文件。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結合江蘇實際,突出強調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任務,對做好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全省農業農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省委一號文件圍繞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對我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強調兩個方面工作。一個方面是抓好結構調整,既要圍繞提質增效,調優調綠調強農業生產結構;又要圍繞增收致富,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優化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另一個方面是抓好改革創新,努力通過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業科技創新、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等,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檢驗“三農”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農民就業創業空間收窄,農產品消費需求增長放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在增大。針對這一情況,省委一號文件明確,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對拓寬農業內部增收空間、推動農民就業創業、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挖掘農村資源資產資金增收潛力、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今年一號文件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堅持穩中求進,既強調重農強農調子沒有變、力度沒有減,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又著眼于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加快農村經濟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創新。二是立足省情實際,從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準確把握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要義、重點任務,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舉措。三是突出問題導向,圍繞工作主線和中心任務,回應農業農村發展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四是注重統籌協調,既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注重發揮政府的作用,既注重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又注重兼顧一般農戶的利益,既注重農村改革發展的綜合設計,又注重激發基層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今年省委一號文件,再度釋放出強烈的重農強農政策信號,亮點很多。例如,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難題,明確提出落實和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加快開發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需求的險種。針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問題,明確提出建設農業科技成果網上交易公共平臺,加快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建設,推動農業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對接。針對我省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不強的情況,明確提出重點建設規模適度、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對糧油等農產品初加工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政策。針對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任務,明確提出繼續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支持規模畜禽養殖場與規模種植主體對接,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針對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的趨勢,明確提出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確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允許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針對農村改革需要突破的關鍵領域,明確提出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推進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動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