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九醫院主任醫師 宗鼎法
東莨菪堿有妙用
□南昌市第九醫院主任醫師 宗鼎法
39歲的黎老師患緊張性頭痛有幾年了,時輕時重,嚴重時鎮痛藥、鎮靜藥、中藥、針灸等一股腦地上,但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為此痛苦不堪。一天,她慕名走進了一位老主任診室。這位主任簡要問清病史后很快開出東莨菪堿0.3毫克皮下注射。一會兒,她就在診床上沉沉睡去,睡得挺香,足足睡了25分鐘。一覺醒來,黎老師感覺很輕松,說這一針打得真好,好舒服。后來幾次嚴重的頭痛發作,重復注射此藥也取得同樣好的療效。
不過,老主任心里明白,打東莨菪堿針只是權宜之計,不是根本辦法。隨著接觸增多,老主任對黎老師的病情逐漸有了更多了解:她嚴重頭痛已有3年,不僅因為教學工作辛苦,更主要與精神創傷有關。為此,老主任對黎老師進行了有效的心理疏導和生活方式的指導。慢慢的,這位工作兢兢業業的老師終于甩掉了多年的沉重包袱,注意勞逸結合,積極鍛煉身體,睡眠逐漸改善,緊張性頭痛漸漸銷聲匿跡了。
東莨菪堿、山莨菪堿(654-2)、阿托品是3種較常用的抗膽堿藥。它們有共同的解除平滑肌痙攣(包括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抑制腺體分泌、加快心率、興奮呼吸中樞等作用,但作用有強弱區別。在內科臨床上三藥各有千秋。
阿托品主要用于搶救感染性休克(細菌性感染性休克多見,聯合抗菌、輸液擴容是關鍵,擴容充分后血壓不升,末梢循環不良時,常加用阿托品能取得良好效果);與解磷定合用能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及時充分洗胃更重要,洗胃在先);1977年以前,用銻劑治療血吸蟲病患者嚴重心律紊亂(阿-斯綜合癥)的搶救少不了阿托品(后來有了新的副作用很小的治療血吸蟲病新藥,銻劑便不用了);內科病的解痙止痛也常用阿托品,但其有引起口干、腹脹等副作用,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更應避免用之。
山莨菪堿,由于毒性小,對肝腎無實質損害,長期使用不會有蓄積中毒,故常用于腦血栓、腦栓塞、腦血管痙攣、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平滑肌痙攣性腹痛等。山莨菪堿的副作用雖有,但較阿托品小,故解痙止痛常用。
東莨菪堿,臨床一般不如阿托品、山莨菪堿用得多,分析認為,與其有2大特點可能被忽視有關:
1.對呼吸中樞有更強的興奮作用,對大腦皮質卻又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乙型腦炎及其他腦疾病昏迷、抽搐時,既能達到鎮靜安神之效;又不擔心影響呼吸,而卻有利于呼吸。
2.對一些頑固性的內科疾病疼痛,如緊張性頭痛、三叉神經痛、偏頭痛以及嚴重的易激性腹痛(多數易激性腹痛不劇烈、可忍受,但有的患者情緒緊張、心情特別不好睡眠障礙時腹痛常劇烈),因患者情緒緊張加劇疼痛,此時,注射東莨菪堿,不僅發揮其鎮痛作用,更因對大腦皮質的良好抑制作用,能讓患者美美睡上一覺,這對補足睡眠、減輕癥狀很有價值。
筆者認為,東莨菪堿副作用小,短時間抑制大腦皮質興奮作用好,對于診斷清楚或不影響診斷的許多疼痛性癥狀值得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