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東京申奧過程并不簡單”,在近期的一個沙龍上,國際頂級演講導師,同時也是作為日本東京申奧演講教練,Martin Newman談起往事,認為當初日本的奧運會競選陳述,為其贏得最終的奧運會舉辦權,加分不少:“競爭過程中,伊斯坦布爾以及馬德里競爭的人氣要高于東京,主要原因為是伊斯坦布爾具有歷史意義的城市,而馬德里也是個熱情洋溢的地方,東京雖然是個富有、低風險的國家,但無趣的日本印象削弱了其競爭優勢。”
日本在人們的印象中比較刻板、僵硬,但是很顯然,在Martin Newman的指導下,他們成功地在競選陳述時,感染了評委,最終獲得了舉辦權。Martin Newman認為,在那場重量級的演講中,演講者充分運用了3V理論:從改變形象出發,通過訓練,消除了障礙,成功地表現出想要表達的情緒,消除了形象和情緒的鴻溝。
演講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往往都是站在臺子上拿著麥克風的陳述,但是如果無法吸引到聽眾的話,雖然也可以勉強稱之為演講,但卻是一次失敗的演講。對于多數人士來說,演講可能是一種會談、交流的方式,但是更廣泛的意義上,如何通過演講讓聽眾獲取演講者所傳達的信息,才是演講最本質的價值。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阿爾伯特·梅拉賓博士認為,一個人對他人的印象中,只有7%取決于談話的語言和內容,38% 取決于音量、音質、語速等聲音,剩下的55%,則取決于眼神、表情和動作等形象因素——這是Martin Newman創建演講3V理論的基礎。
在Martin看來,演講中的文字和內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演講過程中發揮了難以想象的魔力。而和聽眾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是演講很重要的部分,不過在建立關系前需要信任,讓聽眾信任你,關系才能夠建立,若沒有信任,關系也不存在。
在此次沙龍現場,3V理論的另一位推廣者,電通公關CEO鄭燕現場做了一個試驗:經過Martin的指導,以往觀眾能夠明顯感受到緊張和不自然的演講者,在注意了手勢的運用,站姿的調整后,聽眾明顯能感受到其演講的過程更加自信、自然,其演講中傳遞的信息也更容易被接受。
不能否認的一點是,我國其實是演講活動最早的國家之一,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例子,比如毛遂自薦,曹劌論戰都是演講的經典例子。時至今日,演講已經不僅僅是辯論的手段,在商業環境當中,更是廠商傳遞產品價值、品牌理念的重要手段,因此一個有效的演講,對于任何一個尋找商機的公司來講,價值都不容小覷。而對于那些亟需提高演講能力的企業管理者來講,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作為是提高自身價值的自我修養——愿中國的企業家都可以“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