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金 燕 王明廣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傳統媒體已不能滿足廣大職工的文化需求,新媒體以其即時、交互、海量等特點占領了宣傳主戰場,如何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雙劍合璧、完美結合,是我們要努力探索和研究的。近年來《洛陽公交》通過與新媒體的互通、互動、互促,逐步實現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互補、相互包容、互相推進和共同發展。
互聯網時代,《洛陽公交》作為傳統媒體越來越感到發展進入了瓶頸,要想打破這一瓶頸,必須借助互聯網+來武裝自身,通過轉變宣傳理念和方式方法,實現傳統媒體在新傳播格局下的新發展。
(1)主動適應新常態,實現信息互通。近年來,《洛陽公交》在公司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主動適應新常態,利用洛陽公交官方微博、微信和車載移動電視等新媒體形式參與宣傳,實現了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效果顯著。比如:我們的官方微博、微信能夠第一時間傳達線路信息、第一時間宣傳公交好人好事,弘揚新風尚,這些信息又可以在《洛陽公交》重復使用,進一步增強了宣傳效果;同時《洛陽公交》刊登的一些公司大事要事及一些運營工作側記、通訊又能及時的提供給官方微博、微信,擴大了受眾范圍,使市民群眾更多地了解公交、理解公交,擴大了公交行業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2)擴大宣傳影響力,破解發展瓶頸。《洛陽公交》作為河南省連續性內資,在職工中受到了廣泛關注,但如何借助新媒體擴大自身影響力,努力破解發展瓶頸成為我們宣傳的主攻方向。近年來,我們一方面積極加強與省、市主流媒體的互動合作,進一步加大對公交行業的宣傳力度,將公交職工的聲音持續傳遞出去,將企業的發展現狀全面展示出去,不斷擴大公交宣傳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依托《洛陽公交》的官網、官微公眾平臺等新媒體作為拓展公交宣傳互聯網+的新途徑,及時將《洛陽公交》的相關資訊發布到官網、官微等平臺,使全體干部職工和廣大市民乘客更加快捷地了解企業發展的相關信息和行業權威政策理論,努力破解公交宣傳的發展瓶頸。
傳統媒體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可信性的優勢,對新媒體來說無可比擬;新媒體的普及率、涵蓋率和到達率的優勢,對傳統媒體來說無法逾越,二者如果融合互動,必然能有效規避二者內在的劣勢,實現優勢互補。
(1)傳統媒體強調對內權威發布,和新媒體即時互動。《洛陽公交》作為傳統紙媒在采編隊伍建設和采編業務能力等方面具有鮮明的特點,所以《洛陽公交》側重于對內的權威發布,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公司的重大決策及各項改革舉措及時傳達到職工中去,一方面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另一方面充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我們注重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交匯互動。針對官方微博宣傳的公交正能量,《洛陽公交》即時互動,適時開辟了“公交微鏡頭”板塊,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并通過對公交微鏡頭的微點評,讓公交精神得以升華。
(2)新媒體強調對外輿論宣傳,和傳統媒體融合互動。官網、官微等新媒體具有信息海量化、傳播立體化和交互即時化的時代特征,所以我們的官網、官微側重于對外的輿論宣傳,把企業發展現狀、行業政策理論、線路即時信息等資訊傳遞給廣大市民群眾,一方面樹立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另一方面通過互動交流搭建了和市民乘客的溝通橋梁,規避了輿論風險。在和傳統媒體融合互動方面,針對《洛陽公交》宣傳推介的先進模范人物,利用車載移動電視平臺,拍攝了宣傳短片進行滾動宣傳,使市民群眾目睹一線駕駛員的艱辛,更加了解公交、理解公交,宣傳效果顯著。
《洛陽公交》在傳遞信息、上情下達、鼓舞士氣、培養人才、活躍職工文化生活、增進與同行的友誼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互聯網給紙質媒體帶來的沖擊,《洛陽公交》及時轉變觀念,傳統媒體的擴展創新與新媒體實現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一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拓寬網絡媒體和手機媒體,實現時時交互、即發即收。在《洛陽公交》發布信息的基礎上,建立集團公司基層單位微信群,充分發揮其語音對話、圖片傳輸、消息群發等功能,方便上傳企業信息、事故通報、業務知識等,讓職工隨時隨地打開手機就能學習和交流,解決了公交行業點多、人員分散、制度措施、行業規范不能及時向員工普及的難題,指尖上的溝通構建宣傳工作的新模式,為實現企業安全和諧發展的總體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在新媒體發布信息的基礎上精雕細琢,提煉出精華以饗讀者。在官網、官微中選取公交正能量的題材和一些線路信息,經過《洛陽公交》采編人員的提煉、升華,通過紙媒的方式傳遞給讀者,比如說,我們將選取的題材編排成一個個“公交故事”,用員工的話,講員工的事,將公交職工的節日情節通過小小的報紙口口相傳,塑造良好的企業精神和團隊理念,得到了職工的交口稱贊。
總之,通過不斷探索公交宣傳與互聯網+的創新運用,逐漸形成了公交企業宣傳的新格局,促進了公交企業宣傳的新發展。今后,我們將更好地適應新常態,發揮好公交宣傳的輿論導向作用,為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和公交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