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農業委員會
打造創意休閑農業的“常州名片”
江蘇省常州市農業委員會
創意休閑農業是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融合體,在助推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村文明程度高起來的進程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江蘇省常州市以發展創意休閑農業為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堅持以規劃為導向,充分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悠久的農耕文化、多彩的風俗民情,積極拓展農業的產業功能和經營領域,持續推進農業由一產向三產發展。去年,全市休閑農業點共接待游客710萬人次,實現農業旅游收入約22.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7.57%和5.26%。
(一)規劃布局共謀發展。重點打造“一江兩區三山四湖”(一江指長江,兩區指鐘樓鄒區和天寧鄭陸兩個片區,三山指金壇茅山、溧陽南山和北山,四湖指太湖、滆湖、長蕩湖和天目湖)十大休閑農業集聚板塊。另外,根據不同的農業發展形態和地緣特點,形成環城、繞水、依山三大休閑農業產業分區,建設城郊型觀光農業基地、濱水農漁體驗基地以及臨山生態觀光勝地,構建功能銜接和特色互補的發展格局。繞城(常州、溧陽、金壇)區域依托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產業,大力發展都市近郊型休閑農業;環湖(滆湖、長蕩湖、天目湖、太湖灣)區域依托各類湖泊,發展漁趣垂釣捕撈、湖鮮美味品嘗、湖景游覽觀光、湖灣生態度假等休閑漁業業態;依山(茅山、南山、北山)區域利用金壇、溧陽丘陵山地生態風光,培育以山區農耕文化、茅山道家養生文化為內涵的茅山論道、竹海問茶、農史博覽、山居度假等農耕休閑游憩產品。
(二)示范創建協同推進。一是國家榮譽。去年共組織1個轄市(區)及6個行政村申報了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經國家評審,天寧區鄭陸鎮牟家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金壇區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還推薦了7家企業申報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示范企業,溧陽市大石山旅游農莊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獲得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四星級示范企業,江蘇一號農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獲得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三星級示范企業。二是省級稱號。去年組織8個行政村申報了省級休閑農業示范村,經評審,溧陽市戴埠鎮李家園村等6個行政村獲得省級休閑農業示范村稱號;共推薦“到農家過大年” “早春踏青游”“端午到農家品美食” “仲秋到田間去采摘”等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5條,精品點39個,省農委公示精品線路14條,精品點38個,其中,溧陽的“早春到鄉村去踏青”線路被評為全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十大精品線路之一。
(三)展會推介豐富多彩。去年9月,組織常州久紅生態農業觀光園、長蕩湖水莊、一號農場等單位參加了2016年長三角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博覽會,發放的《常州市休閑觀光農業導覽手冊》受到了一致好評,常州市展區榮獲博覽會優秀設計獎、金壇區農林局榮獲博覽會優秀組織獎、常州久紅生態農業觀光園獲得“我喜愛的2016年長三角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稱號、長蕩湖水莊獲得博覽會推薦景點、一號農場獲得博覽會優秀參與獎。今年初,舉辦了“常州第四屆鄉村年貨大街”,16家休閑農業企業做了重點專場推介;“2016年常州市休閑農業體驗惠民卡”也正式啟動發放,溧陽市天淼山莊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8家惠民卡企業負責人登臺亮相;5天時間進館參觀市民達3.5萬人次,共向市民發放12萬元電子惠民卡,社會關注度和市民參與度雙創新高。
(四)創意農業風生水起。開展“常州休閑農業體驗惠民卡活動”,由市農委和企業按照1:1比例配套,匯集資金200萬元,以搖一搖微信端互動抽獎方式,向市民發放惠民卡電子卡券。活動共吸引80余萬人次參加線上抽獎,發放電子卡券27051張,活動企業共接待惠民卡消費224萬元,直接帶動增加消費額315萬元,營業總收入達5390萬元,同比增加22%,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
此外,全市休閑農業企業主體創意熱情也非常高漲,溧陽日日春、大石山以及武進薰衣草莊園、新北壕熊莊園景區坐擁成片的花海,打造景觀創意亮點;金壇久紅生態園在久紅龍蝦垂釣節基礎上,開發了龍蝦、捕魚、捉雞等一批活動創意亮點;幽香蘇茶依靠令人眼前一亮的包裝,一舉獲得全國休閑農業創意精品大賽華東賽區創意金獎;武進牟家村群藝樓的群藝表演、鑫品茶葉有限公司的茶藝表演等一批文化創意,都成為了各自吸引游客的招牌。
常州休閑農業發展雖然起步早,但產品開發深度不足、模式單一,景點吸引力和游客重游率都不容樂觀,與滬寧沿線城市、浙江湖州、杭州、嘉興等城市以及長江以北等城市發展水平相比,缺乏競爭力。客觀而言,常州離上海相對較遠,旅游資源輻射不足,溢出效應受限,但根本在于發展的眼光不夠長遠、眼界不夠寬廣、品位不夠高端,導致雖有先發優勢卻中途乏力。對此,常州將以問題為導向,認真謀劃、努力攻堅,確保在創意休閑農業發展大潮中迎頭而上。
圍繞打造長三角重要的休閑農業旅游勝地定位,常州創意休閑農業發展總體思路為:以特色農業為依,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以創新創造為徑,以古樸村落為形,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改善休閑農業公共基礎設施,重點打造“一江、二區、三山、四湖”十個具有區域特色的休閑農業體驗區,為城鄉居民提供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高品質休閑農業。
一是加強政府引導。修訂完善創意休閑農業發展規劃,把創意融入休閑農業,全面挖掘農業潛能,拓展新的市場空間。完善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政策,對建好的創意休閑農業企業,根據標準和投資、獲得的榮譽檔次給予一定獎補,對創意休閑農業企業實行貸款貼息扶持。聯合教育局、文明辦、旅游局、供銷社、旅行社、學校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進創意休閑農業發展。加強行業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素質。與媒體合作,集中推介、打包營銷,全面推介常州創意休閑農業。
二是加強企業指導。指導企業更新理念、創新發展,注重品相、品位、品質、品牌等“四品”發展,做好設施設備、服務功能的外土內洋文章,做好從單純觀光向休閑度假轉變文章,做好文化項目開發、文化創意、市場營銷、后勤服務、人才培養引進等文章。鼓勵企業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不斷開發創意產品,創造性地為消費者量身打造獨特而系列化的文化、娛樂、體驗項目,豐富農業休閑的新產品,有效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進而刺激游客的消費欲望。針對高端消費群,做好農產品的文化注入,使農產品工藝化,切實提高農產品的觀賞性和附加值。
三是加強創意宣導。把創意休閑農業作為實現三產融合的最佳載體加快提檔升級,大力發展創意農業,讓休閑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做好創意休閑農業需把握好“12345”,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一個發展理念,注入科技與文化兩大元素,整合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資源,推進創意農業與歷史經典產業發展、重要文化遺產傳承、特色小鎮(村)培育、美麗鄉村建設四個結合,培育科技型、文化型、功能型、生態型、服務型創意農業五種模式。具體做好三個一:創建一批示范典型。繼續落實獎補政策,在今年創建基礎上,新創建1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8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示范企業,1個省級休閑創意農業特色小鎮、1個省級“創意主題農園”、6個省級休閑創意農業特色村。組織一系列比賽活動。注入文化元素、科技元素,圍繞生產、生活、生態,以培育一批創意農產品、創意農田景觀、創意體驗參與活動、創意農產品包裝等為目標,組織好創意休閑農業宣傳口號征集比賽、創意休閑農業講故事大賽、最美創意評選活動、最美家庭園藝大賽等一系列比賽活動。培育一批宣傳推介品牌。新認定一批創意休閑農業教育培訓基地,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基地影響力和吸引力。進一步深化創意休閑農業體驗惠民卡活動,與農游節慶活動相結合,開展惠民卡消費專場活動,實現三個翻番,財政資金由100萬元增加到200萬元、常州創意休閑農業微信號關注由近5萬人左右增長到10萬人左右、惠民卡參與企業由20家增加到40~50家,著力把休閑農業體驗惠民卡打造成家喻戶曉的知名宣傳品牌,全方面宣傳常州現代農業發展成果。加強指導,提升標準,努力打造十大創意特色明顯、舉辦效果好、影響力較強、公眾參與度高的創意休閑農業節慶活動。